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之我见

2016-02-23 15:27李林罡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8期
关键词: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

李林罡

摘要: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着力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大学生的头脑,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为建设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政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225-02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

1.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统一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空前提高。但是各种西方思想随之传入,有马克思主义思想,有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有无产阶级思想,有非无产阶级思想,社会意识形态呈多元状态。

2.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力地应付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一个国家和民族,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否则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迫在眉睫,这样才能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

3.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国家得以巩固和发展的灵魂工程,是社会主义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习近平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是建设的重点。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不但要靠船坚利炮,更要靠文化软实力。撒切尔夫人曾说过,中国不能算是强国,因为中国只输出产品,没有输出文化。中国儒家提出的“三纲五常”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维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稳定结构,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西方国家“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的核心价值观,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巩固、强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足以证明核心价值观之威力。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强盛,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4.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理论支撑和精神动力。习近平同志对中国梦的实现充满信心:“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途径

1.提高高校思政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的认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首先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业务素质,尤其要提高思政课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功能:主导功能,具有引领和整合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巨大功能;维护功能,具有维护和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功能;保证功能,能够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塑造社会主义新人提供正确的方向、原则和价值基础。

2.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规律。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明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高校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化抽象为具体:富强,就是国家整体实力的富足和强盛,其实质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民主就是少数服从多数的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其实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化被动为主动: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启发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制定大学生涯规划书,明确大学生活的具体目标,制作理想墙,张贴在教室。激励大学生成才成功。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的。从教师一言堂,变成人人参与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寓教于乐,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尽最大可能,让每一位大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有人曾说,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时,人人抬头听课,那就不错了。从实际上看,的确是这样,听课才能交流,交流才能同流,同流才能同心,同心才能同德,同德才能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3.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为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例如运用儒家文化中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教育。利用道家文化中的阴阳鱼、圆缺相扶、阴阳互补、刚柔并济等,对学生进行和谐观念的教育;运用佛教中的“众生平等”——无论贫穷富贵,无论贵贱高下,无论人畜虫蚁,地球上的一切众生一律平等,进行平等观念的教育。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案与课堂。

(1)以“三个倡导”为主旨,吃透中央精神。“三个倡导”凝练着我国各个层面的价值共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表达的是国家意志,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理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表达的是社会秩序,是人民对现实社会的价值诉求和期待;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表达的是社会成员的道德自律,是对全社会成员的道德约束。这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相辅相成,密切联系,形成一体。

(2)以教师为主导,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充实到教学。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根据十八大提出的把“三个倡导”写入党的报告,其中“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可以和“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

(3)以学生为主体,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做法如下:①真学,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手机由学习委员统一收起来,放在事先做好的手机袋,效果好很多。②真懂,通过提问、辩论、写观后感、写调查报告、演讲、出墙报、考试、考查等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③真信,只有相信的理论、观念,才会转化为人们的行动,才有力量。否则,空说无用。如有人认为诚信的人是笨的,其实不是,很多大人物多是靠诚信起家的,李嘉诚就是。④真用,最关键的是学以致用,24字核心价值观用到每个人身上,中国人的素质将大大提高。

(4)以课堂为主阵地,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要做到: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坚定的信仰。教师要讲清三个层面: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如讲和谐,要讲清和谐的含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因等。我国现在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的时期。上述“两个时期”又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由此产生三种情况: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控,人的心理容易失衡。因此这一时期社会问题不是少了反而更多了。所以建设和谐社会刻不容缓。上海交大教授胡伟认为: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相比,和谐社会是更具体,更为现实,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理想。②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的践行者。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课堂是主阵地,绝不容忽视。现在,全国都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学们应积极参与。

5.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机制和保证机制。2009年《人民论坛》杂志社进行了“未来10年十大挑战”的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的受访者认为“主流价值观边缘化危机”是未来十年的严峻挑战。青年是祖国的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机制和保证机制。如何建设呢?尊严认同:56个民族是一家,要团结一起,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做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领导带头履行: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带头和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和践行实践,班干、团干在社会实践课中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激励奖罚机制,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分子、模范人物、优秀工作者给予赞扬、肯定、鼓励、奖赏,发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带动作用,建议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打分,作为评选先进、晋升的依据。群众监督机制:揭露、批评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行举止和消极现象,促进教职工、大学生明辨是非,弘扬真善美,贬抑假丑恶,引导教职工、大学生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导向。

参考文献:

[1]高源.“未来十年十大挑战”调查报告[R].人民论坛,2009,(24).

[2]冯来兴.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文教资料,2009,(27).

猜你喜欢
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