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效体系全价值链的显现

2016-02-24 13:25张弘
军工文化 2015年12期
关键词:洪都教练机工业

张弘

正规化军事飞行训练的发展方逾百年,中航工业洪都承担军事飞行训练装备研发的历史已逾六十载。从仿制雅克18到与世界同步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达到世界级水平的L15高级教练机,从仿制活塞式教练机到能够成体系地研发军事飞行训练集成系统,中航工业洪都已经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军事飞行训练装备产业发展之路,以自己的方式为中国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突破高端:以体系赢竞争

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奠基企业,作为中航工业产业布局中的中国教练机科研生产基地,中航工业洪都在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坚持开放合作、自主创新,已经形成了以初教6和L7为代表的初级教练机、以K8系列为代表的基础教练机、以L15系列为代表的高级教练机的体系化教练机货架产品谱系,并累计交付5千多架飞机、1千万以上飞行小时。

初教6为中航工业洪都成功趟出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子,成为新中国第一型自行设计并大量装备部队的教练机,不仅畅销海内外数十载,更深受欧美国家航空俱乐部的喜爱。

在中国率先走国际化合作道路研制的K8飞机,销往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地区10多个国家,打破了中国出口军机生产线的“零”局面,占世界

中低端喷气式教练机产品市场的80%以上份额;1999年巴黎航展上,K8飞机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航展飞行表演,被誉为“亚洲明星”,创造了中巴和中埃军机项目合作的典范。

L15飞机是中国航空工业有史以来第一次与世界同步研发、同步推出、同台竞技的世界级高端教练机产品,不仅能够满足先进战斗机飞行员的培养需求,更可为不同国家提供教练、作战兼顾的先进任务平台。作为采用目前世界最先进理念设计的中国高端教练机,L15飞机参加了2009年迪拜航展并连续飞行表演,国外媒体报道称“中国新型L15教练机登上了世界舞台”。从2007年起,L15飞机不断参加各国空军下一代高级教练机的项目征询和竞标、试飞评估,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意大利等老牌航空强国的团队竞争,既开拓了眼界,更新了研发理念,又从潜在客户严苛的要求中得到启迪,使得自己的设计更加优化、产品日臻完善。如果说L15飞机“十五”期间“开了窗”,“十一五”期间“开了门”,那么“十二五”期间就是“跨出门”。“十二五”期间,按照教练机体系化和军事飞行训练集成化思维打造的L15飞机及其综合训练系统,终于实现了国际订单“零”的突破,使中国的教练机产品真正实现了从中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的跨越,在真正的激烈竞争中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目前,中航工业洪都还在积极开发新型教练机综合训练系统和军事飞行训练集成系统。常年发展中积累的教练机体系科研和生产团队经验丰富、勤于学习和创新,代表人物就是中国工程院唯一的教练机领域院士——石屏。同时,中航工业洪都在国际化技术合作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内外部资源,奠定了为更广阔的全球市场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基础。

为了“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培养作战能力,各国空军都在根据主战装备能力要求,优化飞行员选择和训练体制,高效低费的新训练需求将对教练机系列化配套、教练机综合训练系统开发和军事飞行训练系统的集成化提出更高的要求。新一轮军事飞行训练装备的体系化、信息化、综合化发展的态势正在展开,国际市场上教练机全价值链产品的竞争日益白热化。教练机,尤其是高端教练机和综合训练系统订单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产品本身,成为国家战略利益的延伸、国际政治经济版图变化,甚至会引发航空军事思想的变革。

世界先进技术发展主流趋势和国际市场竞争新常态逼迫着中航工业洪都必须转变思维、更新观念,善于在世界航空博弈中学习,在学习中进取,在传承中发展,在创新中超越。作为教练机研发的“国家队”,中航工业洪都还勇于引领整个中航工业军事飞行训练装备产业发展,不仅积极为国家制定教练机专业长远发展规划、带动整个行业向世界水平看齐,更在按照未来军事飞行训练装备发展趋势,规划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不久的将来把中航工业洪都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军事飞行训练集成系统供应商。

挖掘价值:以训效强根基

作为我国教练机研制、生产于一体的航空装备企业,按照国家军品科研能力调整的总体思路,中航工业洪都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战略实施步骤,即通过对现有科研试验以及生产能力的逐步完善,最终建成以教练机总体设计、试验、制造、装配、试飞等为重点专业,具备自主设计和自主开发能力的、国际一流的教练机研发、生产基地。

“十二五”期间,在国家专项支持下,中航工业洪都对教练机基础研发条件进行了能力提升建设,重点是提升教练机总体设计和综合开发研制能力,加强关键技术的攻关条件,初步满足我国2020年前初级、基础和高级教练机的技术发展需要。

在中航工业创新发展战略指引下,中航工业洪都积极响应客户的高端军事飞行训练系统和服务需求,与国际接轨,全速推进能力跨越发展。为深入研究军事飞行综合训练系统创新发展理论、方法和技术,中航工业洪都于2010年开始自筹资金、规划建设飞行训练创新与人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为“训效中心”),开展“以人为中心”训练技术研究,推动“人—系统整合”和“人效工程”学科发展,着力打造军事飞行训练理论方法的研究场和训练装备开发的试验场,专业涵盖飞行训练需求、人效工程、综合训练系统、嵌入式训练系统、分布式网络化训练、训练开发等六个领域。

“十二五”期间,教练机基础研发条件建设、训效中心专项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训效中心主试验室已全部完成场馆建设工作,并根据研究需要,逐渐配置各类专业设备和设施。2013年成功申报南昌市“飞行训练创新和人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5年又成功成为江西省级技术中心。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训效中心通过优越的研究条件和开放的研究氛围,不断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和技术专家,加强研究队伍。在人才方面,拥有各专业配套齐全的科研人员队伍,在学历、职称、年龄等方面合理配置,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队。在飞行训练创新和人效工程技术研究专业已经具有国内一流的学术能力。训效中心目前已经形成了初、中、高级教练机体系化训练效能仿真评估环境,可覆盖飞行员培养全体系、全过程,正在按照训效六大专业技术方向开展一系列基础科研工作。

为贯彻落实中航工业发展战略,践行中航工业洪都“引领飞训、军民共进”发展方向,实现“国际一流的飞行训练集成系统供应商”的发展愿景,训效中心与国内外专业研究机构联合开展训练效能研究、飞行训练安全技术研究、训法联合创新研究等。未来,根据新一代装备发展趋势和训练体制优化需求,中航工业洪都还将积极开展新一代综合训练系统前瞻研究工作,用顶层研究牵引高价值产品链开发,将训效中心建设成为开放、一流的国家级训练装备及其使用概念研究机构。

围绕训效的投入不仅打牢了中航工业洪都教练机产品体系化、系列化、集成化发展的基础,更创造了新概念训练产品的商机,契合现在和未来的高端市场需求,全价值链开发恰逢其时。现在,中航工业洪都已经具备为客户提供新质飞行训练产品和全谱训练解决方案咨询的能力,飞行训练体系全价值链创新不仅可为中国教练机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还可为江西省地方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融合军民:以创新促发展

从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中航工业洪都就响应国家号召走军民融合道路,新中国第一辆摩托车“长江-750”就此诞生。“十二五”期间,更是步入了“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速军民结合产业见效”的快车道。军民结合产业体现着国防科技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加快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

中航工业洪都正在借助航空城的建设,努力打造军民结合特色航空产业。即,利用军机研发制造优势,巩固教练机研制生产核心基地地位,努力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产业集群,建成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

中航工业洪都还在大力推进军民协同创新,高质量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完善以总体和集成为龙头、核心系统和关键设备专业化研制为骨干、社会化协作配套为依托的训效产品研制创新体系。与高校、国内顶尖科研院所、国外一流研究和试飞机构加强合作,积极推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建设,并灵活采用多种创新模式、发挥“训效中心”创新平台作用,形成军民融合训效技术创新联盟,加大训效高技术研发投入,努力早日创建成功国家级训效工程(技术)中心。

中航工业洪都在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产业协作,统筹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发展,以及制定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等规划的同时,充分考虑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需求,瞄准国际行业发展标杆和一流水平,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跨行业、跨地区的战略合作,着力引智,布局军民结合产业项目,并利用开拓高级教练机等产品国际市场的战略机遇,深化海外产权合作与产业链开发,提升对外合作规模及水平。

中航工业洪都力图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现训效产业报国强军,打造有训效产业特色的军民融合中心既是关键要素又有核心价值。军民融合的不断深入发展必将不断扩展和壮大航空产业基础及其产品体系,必将为横向拓展产业链、纵向延伸价值链、实现多元化发展方面创造重要的历史机遇。中航工业洪都正在实现从飞行训练装备和综合系统供应商向飞行训练集成系统供应商的转型,以“两融、三新”为手段,塑造品牌价值、创新商业模式、构建集成网络,变传统的组装产品为现代网络环境下的整合资源,提高核心竞争力,快速抢占发展先机,切实促进可持续健康发展,努力打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训效产业体系,在与世界知名航空企业的竞争中赢得更多的“话语权”,实现从“中国第一”到“世界一流”的跨越式发展。

猜你喜欢
洪都教练机工业
翱翔全球的K8教练机
李克强考察航空工业洪都
以色列计划对M—346教练机进行升级
眷看洪都
转型升级 砥砺“洪都心”
打造中航工业学习样板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