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霉心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策略

2016-02-24 05:33闵显宁赵秀萍庞录霞
落叶果树 2016年1期
关键词:防治策略苹果

闵显宁,赵秀萍,庞录霞

(1.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桑果工作站,陕西宝鸡 721300;2.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苹果霉心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策略

闵显宁1,赵秀萍2,庞录霞1

(1.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桑果工作站,陕西宝鸡 721300;2.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摘要:介绍了苹果霉心病的发生情况,分析了发病原因及规律,提出了冬季清除果园枯枝残叶,花期喷药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苹果;霉心病;防治策略

苹果霉心病也称心腐病、霉腐病、果腐病,是一种常发病害,危害果实,造成果实心室发霉或果实腐烂,主要侵染元帅系苹果。世界各苹果产区几乎均有发生,中国的辽宁、山东、山西、陕西、四川、北京等省市都有报道。宝鸡市陈仓区苹果种植面积6806.7hm2,近几年来苹果霉心病成为危害苹果果实的重要病害之一。据调查,一般霉心病病果率为10%~16%,严重时达30%以上。为了有效控制该病危害,笔者自2012年起进行了霉心病发生规律及危害状况的系统观察研究,并进行了防治药剂的筛选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

1苹果霉心病症状

经调查,苹果果实感染霉心病,症状表现从心室开始,有三种类型,即褐变型、霉心型和腐烂型,三种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42%、28%、30%。

褐变型主要特点是心室发生褐变;霉心型是心室发霉,产生绿、灰白、灰黑、粉红等颜色的霉状物,只限于心室,病变不突破心室壁,基本不影响果实的食用;腐烂型是果心区果肉从心室向外腐烂,严重时可烂透至果实表面,腐烂果肉味苦。这三种症状类型在田间发生的时间不同。在果实生长早期,霉心病以褐变型最多,在落果中发现果实心室内有粉红色粉状物,而且果柄中心已经褐色腐烂;在苹果成熟期和贮藏期,霉心病以腐烂型为主,胴部可见水渍状、褐色、形状不规则的湿腐斑块,斑块相联成片,心室组织和部分果肉腐烂。

苹果霉心病病果在树上有果面发黄、未成熟失绿、果形不正或着色较早现象,一般症状不明显而不易被发现。苹果霉心病幼果期会引起大量脱落而减产。

2苹果霉心病的发病规律

苹果霉心病是由多种真菌复合侵染所致,经检测,均为半知菌亚门的十几个属的真菌,主要有链格孢菌、粉红聚端孢菌、镰刀菌、棒盘孢菌、头孢霉菌、交链孢菌、串珠孢等真菌,以链格孢菌占绝对优势,出现率70%以上,主要致霉心症状,粉红聚端孢菌主要致腐烂症状。

病原菌以菌丝寄生在苹果的芽、枝条、僵果、树体、落叶、园中杂草上或以孢子形式潜藏在芽鳞片上越冬。第2年苹果生长前期,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随着花朵开放,病菌从开裂的花瓣、雌雄蕊、花萼侵入,首先在柱头上定殖,落花后病菌从花柱开始向萼心间组织扩展,进入心室,在苹果果实的整个生长期都会繁殖,果实采收和贮藏期发病。一旦真菌进入心室内,条件适宜于真菌的生长,而药剂的防治已不起作用。

苹果霉心病初侵染病原菌难以确定,侵染时间也不确定。开花期和谢花后都可以进入心室内引发霉心病。致霉心病的链格孢属、枝孢属、青霉属、附球菌属、茎点霉属的菌在花芽期已经侵染花;粉红聚端孢菌在谢花后开始侵染果实,它不能侵染活的花组织,却可利用残留花组织行腐生生活,通过萼孔进入心室。病原菌从花期至果实采收前可随时侵染。花期侵染数占全年总侵染率的34.7%。从花期至5月底前的幼果期侵染数占全年总侵染率的80.5%,是重点侵染时期。

苹果花芽各层鳞片都带有链格孢菌,带菌率由外层向内层逐层递减,花原始体不带病菌。从花芽内尚未暴露的花柱上分离不出病菌。一旦花瓣张开,花柱、花药即开始带菌,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带菌率迅速升高,至落花期,100%花柱有多种真菌出现,其中70%被链格孢菌定殖。元帅系萼筒开放式品种易感染霉心病。

3与发病有关的因素

萼心间组织的状态。病菌侵染柱头后,能否进入心室,主要决定于萼心间组织的状态,萼心间组织疏松有孔、维管束组织枯死的果实,病菌可进入心室导致发病。否则病菌不能进入心室引起感染和发病。

品种。不同苹果品种,抗霉心病的能力不同。闭合式萼筒的品种如秦冠,霉心病发生的机率比萼筒开放式及半开放式品种如元帅、红星、北斗和富士都要低。萼筒的长度、果实的大小形状不同也会影响霉心病的发生,果实越大萼筒则越长,霉心病果实也就越多,畸形果的个大时发病重。

环境条件。环境温度、降雨、相对湿度、地理位置等均会影响苹果霉心病的发生。开花前及开花期,阴雨、空气湿度大容易发病且发病较重;降雨早、雨量大、果园地势低、郁闭度大、通风不好等条件均利于霉心病的发生;晚春霜冻会导致霉心病发生率上升;山地果园早晚温差大,易形成露滴,与花器渗出物结合会加快孢子的萌发速度,病原菌侵染率增高;对于一些干气孢子类型,山地干燥的环境有利于其传播,增加了感病发病几率。

4苹果霉心病的防治

铲除病原菌。将树上枯死的枝条、干橛、小僵果等清理干净,携出园外处理,减少菌源数量。苹果花露红期及花序分离期,结合其他病虫害防治,树上、地面仔细喷25%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或40%氟硅唑6000~80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杀灭越冬病原菌。

花期防治。苹果盛花初期是防治苹果霉心病的最佳时期,可选用80%代森锰锌悬浮剂600~800倍液,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3%克菌康1000倍液等,混加80%代森锰锌悬浮剂600~800倍液。发病重的果园谢花后再喷施1次。在药液内加入0.2%硼砂溶液,防治效果较好。开花期喷药会降低坐果率和增加畸形果实率,而使用生物农药会显著低于化学农药。

谢花后防治。谢花后每隔7~10天用药1次,套袋前喷药,药液干后立即套袋,杀菌剂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不含硫)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600液、10%宝丽安1000倍加25%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6000~8000倍液、43%戊唑醇3000倍液等。

贮藏期防治。贮藏的苹果严格剔除病果、残次果、受伤果。低温贮藏保持库内温度1~3℃,可基本控制病菌的生长,避免心腐果的形成。定期检查,合理安排果品贮存和出库计划,分批上市销售,减少损失。

喷药防治霉心病,喷药器械要使用雾化性能好的喷头,最好用弥雾机,尽量不用喷枪,减轻对花器的损伤,减轻对坐果率和果形的影响。以下午4时后喷药为宜。

作者简介:闵显宁(1972-),女,陕西杨凌人,农艺师,长期从事果树技术推广工作。E-mail:mxn721023@163.com

收稿日期:2015-04-04

中图分类号:S6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910(2016)01-0040-02

猜你喜欢
防治策略苹果
第一个大苹果
高速公路桥梁病害的防治策略探讨
工民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策略探讨
关于冷却塔的落水噪声及其防治策略探讨
探析生物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及防治策略
52例眼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收获苹果
建筑施工用电的安全隐患与防治策略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