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的能动性

2016-02-26 04:06石破
南风窗 2016年4期
关键词:村干部矛盾村民

石破

把基层问题解决难的原因简单归结为干部“不作为”、“乱作为”,而没有去理解基层“难作为”,没办法去作为,这种认识与实际是有偏差的。

基层治理的动力从哪里来?我认为还是来自基层。但如上级把所有问题裁量权都收在手中,形成不合理的政策框框,既限制了基层的治理能动性,又因基层缺乏政策制订权,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在实际工作中进退失据,左右为难,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受影响。

基层治理包含两大问题,一是治理主体的问题,即“镇治”和“村治”问题,二是对治理主体的治理问题,即“治镇”和“治村”问题。这两个问题缠夹在一起,相互影响,只要一个发生了变化,立刻就会对另一个产生影响。

从后一个问题来看,中央以及省、市、区县对基层社会治理发挥着重要而复杂的作用。

把基层问题解决难的原因简单归结为干部“不作为”、“乱作为”,而没有去理解基层“难作为”,没办法去作为,这种认识与实际是有偏差的。

基层治理最难解决的就是历史遗留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这类问题太多了,环境污染、土地开发、山林保护等都不是一两年的事情。但由于任期限制,下一届干部很少主动积极处理上一届的遗留问题,导致积重难返。

诚然,基层治理问题,有村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不依法作为的问题,而大部分是上面政策和基层实际脱节的问题。如土地乱占、乱用、乱租的“三乱”问题,有些上级部门光顾着堵,没有疏;基层干部是了解实际情况的,他们想去疏却没有政策和权力的支撑,只能按照上面的要求来落实。

只要村民眼前利益和政府长期规划冲突、政府征地价格和市场价格存在着巨大落差,村民就会与上级、干部产生矛盾。村民只在乎实惠。而且村民找干部来解决土地矛盾,干部既不能推开,也不能解决,只能说一些圆场的好话。

农村的村干部三年选举一次,一上任必须马上办事。他如何为百姓办事?如何为上级办事?如何注意政策法律?都是村干部的难题。

村里的日常矛盾与法律纠纷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很多时候,法律倒在其次,重要的是做心理疏导。村民信任你的话,就可以很好沟通。

解决农村矛盾,以往多靠村干部的威望、村规民约等“人治”方式解决,或靠政府“灭火”,用的是行政手段和思维。强势一方凭借势力、话语权平息矛盾的做法,表面上平息了一时纷争,却容易埋下深层的矛盾。

有时,基层干部解决社会矛盾,如采用非正常化手段,可以很快把这些小问题给解决掉,但出了乱子谁来承担?上级领导不管,让你自己承担。因此,有人任职时就默默祈祷:我在任的时候不要出大事!没有过就是功。

村委会出了问题,民政部门没有能力处理,只能依靠县委组织部门,但组织部门又不是执行法律的机构,没法对村主任进行绩效考核,按照罢免程序又几乎不可能罢免他,而乡镇党委、政府对村干部更是只有指导权,而无管理权。出了问题,上边压,下面顶,乡镇一级夹在中间,十分难受。

在基层工作,培养感情很重要,群众理解很重要,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接地气”,这是支持你工作的正能量。

群众对有的地方政府不尊重,相当大的原因是政府形象有问题。行政执法形象代表着政府形象,有些地方行政执法队伍大,成员多,水平低,作风硬,在群众中形象很差。

美国政治学家福山说:“21世纪国家竞赛的主轴是治理能力建设。”地方之间的竞赛亦是如此。一个地方基层社会治理的水平,是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最重要的体现。而如何有效地调动基层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实现治理重心由“上移”向“下沉”的转变,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

猜你喜欢
村干部矛盾村民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