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癖背后的正常理由

2016-02-26 22:37晓林
现代家长 2016年2期
关键词:小颖怪癖强迫症

晓林

孩子几乎都有这样那样不被理解的行为特征,比如咬嘴唇、斜眼看人、怕某种动物、考试怯场、厌学等,家长怎么矫正都不管用,于是斥之为“怪癖”。殊不知,任何行为都有原因,只是这些原因比较隐秘。要矫正这些怪癖,必须顺藤摸瓜找到根源,否则这些怪癖有可能成为孩子心理健康的隐患。

这个孩子有点怪

在段女士看来,女儿小颖从小就是一个怪怪的女孩。6岁时,小颖突然怕狗怕得厉害,不仅看到狗就哭、听到犬吠就哭,甚至在电视里、图画书上看到狗的形象也哭。现在,小颖上初二,学习成绩不错,但前一段成绩莫名其妙地下滑了。小颖的班主任反映,小颖现在上课好像魂不守舍,眼神游离,很紧张的样子。班主任找小颖谈了几次话,要求小颖上课用心听讲,思想不能开小差,但效果适得其反,小颖更不安心学习了。班主任对段女士说:“小颖这孩子有点怪,别是有什么心理疾病吧?最好找心理医生看看,别耽误了孩子。”段女士也警觉起来,带着小颖找到我咨询。

小颖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孩,她眼睛大大的,睫毛长长的,很漂亮,但眼神却带有一丝恐惧和疑惑。她不怎么爱说话,总是问一句答一句,回答尽量简短,所以第一次与她单独交流就用了两个小时。或许是急于摆脱困扰,她对我很信任,跟我说了许多心里话。小颖告诉我,她上课听讲不专心,其实也没想什么,只是担心课本掉下去。

我问:“课本很容易掉下去吗?”

小颖说:“其实我知道课本不会掉下去,但我禁不住这样想。我怕课本掉下去,怕得要命,就用双手压住课本,但还是不放心。我好像被什么东西控制住了,所以上课老是分心。”

我问:“你的课本曾经掉下去过,是吗?”

小颖说:“掉下去过。”

我追问:“哪一次印象最深刻?”

小颖想了想,说:“大约两个月前吧,我的英语书不小心掉到地上,前排的同学帮我拾起来,还开玩笑说‘快点说谢谢,不然不还给你。那是上英语课的时候,班主任的课。”

我问:“在那之前,班里发生过什么事吗?”

小颖眨眨眼,想了半天,对我摇摇头。

我转换思路,继续问:“你害怕班主任吗?她是否批评过你?”

小颖眼睛一亮,说:“我想起来了,那之前年级月考,我发挥失常,成绩下滑,名次从班里第9名下滑到第15名,我很羞愧,不知怎么向老师和父母交代。班主任在班会上说了我两句,我更无地自容了。老师说,希望我加把劲儿,努力学习,不能掉队。”

我问:“那次月考发挥失常,有什么特殊原因吗?”

小颖回忆说:“也没什么,就是失常嘛,谁没有考试失常过呢?我只记得数学考试的情景,我对一道大题不放心,反复演算了好几遍,耽误了一些时间。就是这样。”

我问:“一次考试失常,也没什么关系嘛,为什么那么难过?”

小颖用认真的眼神盯住我,说:“怎么没关系呀?每次月考后,班主任都要进行排名,然后按排名先后重新排座位,成绩好的能挑好座位,成绩落后的只好坐后排。我一下子从第二排被挤到了第四排!跟中等生坐在一起,多丢人啊!”

我突然问:“掉队,掉书,你觉得两者有什么联系吗?”

小颖眼神迷茫起来,想否认又好像拿不准,最后说:“我不知道。”

为了缓和气氛,我问小颖小时候怕狗的事:“听说,你小时候特别怕狗,现在还怕吗?”

没想到,闻听此话,小颖顿时警惕起来,但表情不是恐惧,而是努力掩饰着什么秘密,我只好不再追问下去了。

识破怪癖的伪装

与段女士单独交流时,我再次问起小颖怕狗的事:“回忆一下,小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怕狗的?当时发生过什么足以刺激她的事?”

段女士想了好一会儿,说:“记得小颖小时候挺喜欢小动物的,玩具中就有沙皮狗。实在想不起来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怕狗的。只记得有一次,我带她回娘家,当时天已经黑了,小街上没有人,很安静,突然冲出来一条大狗,冲我们母女狂吠,小颖被吓得大哭起来,怎么也哄不住。”

我问:“为什么夜里回娘家?小颖的爸爸为什么不送你们?”

段女士脸一红,不情愿地说:“那天我和他吵架了,两人都扬言要离婚,我一气之下就带小颖回娘家了,他怎么可能送我们呢?”

我接着问:“后来呢?小颖一直哭吗?”

段女士说:“是啊,哭个不停,还一个劲儿地要爸爸。我没办法,只好打电话给老公。老公心疼女儿,马上打车过来了,一把把女儿抱在怀里。很奇怪,小颖马上不哭了,她一手搂着爸爸的脖子,一手死死抓住我,说要回自己的家。”

我插话:“经孩子这么一闹,你不回娘家了,和老公和好如初,是吗?”

段女士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我说:“那我来猜一猜,你们两口子后来经常吵架,还总是把离婚挂在嘴边,是吗?”

段女士惊讶地问:“您怎么知道?”

我说:“因为小颖从那以后一直怕狗,而且怕得厉害。”

段女士不解:“爸妈吵架跟孩子怕狗有联系吗?”

“小颖是在用怕狗这个怪癖维系你们的婚姻,保护这个家。”我解释道,“爸妈吵架和孩子怕狗本来没有联系,但是,一次偶然的经历使两者产生了两个联系:第一,因爸妈要离婚而产生的恐惧和被狗惊吓而产生的恐惧同时发生,两者有内在的相似之处,对小颖来说都是失去安全感;第二,爸爸及时赶来救驾,你们和好如初,还一起回家,使得对狗的恐怕和对爸妈离婚的恐惧形成相克之物,即只要怕狗,爸妈就不会离婚。也就是说,怕狗对小颖来说是有好处的,就是能拥有一个完整的家。以后,只要看到爸妈吵架,她就会紧张、害怕,曾经的惊恐又浮上心头,于是她就使出固定的招数来对付爸妈,渐渐地形成了条件反射,甚至不能看到狗的形象,不能听到犬吠。”

段女士半信半疑:“听着很有道理,但小孩子真有这样的心计吗?”

“这不是心计,而是幼儿普遍的思维方式。”我解释道,“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层次。潜意识是人的深层心理活动,包括原始冲动、本能及意识层面不能接受的思想观念等。由于‘超我的监督,许多潜意识内容不能直接暴露于意识之中,必须经过改头换面的伪装之后才能显现出来。小颖怕狗,其实是怕爸妈离婚,正如她担心课本掉下去,其实是担心自己的成绩掉队一样。说明小颖这孩子有这样的性格特征。”

“原来是这样啊!”段女士如梦初醒,轻松地说,“这么说小颖听讲不专心是学习压力太大造成的?终于找到问题的症结了!”

我点头,说:“孩子几乎都有这样那样不被理解的行为特征,比如咬嘴唇、斜眼看人、怕某种动物、考试怯场、厌学等,家长怎么矫正都不管用,于是斥之为‘怪癖。殊不知,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是有原因的,只是这些原因比较隐秘。要矫正这些怪癖,必须顺藤摸瓜找到根源,否则这些怪癖有可能成为孩子心理健康的隐患。”

本我、自我和超我

段女士问:“您刚才说到‘意识和‘潜意识,还有‘超我,都是什么意思?能解释得通俗些吗?”

我告诉她,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比如饥饿、生气、冲动、性欲等,是人格的生物面,是人格中最早,也是最原始的部分。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它遵循“快乐原则”,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弗洛伊德认为,幼儿的精神人格完全属于本我。幼儿没有羞、恶等观念,其全部生活都受欲望支配,不管条件和社会道德是否允许,处处要求满足自己的愿望,寻求快感,毫不隐蔽地表现出利己主义。但是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教育和习俗的影响,会不再盲目追求满足,渐识时务,从本我中分化出自我。

自我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其作用一方面是使人意识到其认识能力,另一方面是使人为了适应现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超我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其作用是抑制本我中不被社会接受的冲动,特别是性及攻击等,劝自我向善,努力表现成熟卓越,遵循的是“理想原则”。“总之,超我是自我发展的最高阶段,超我是孤独的我、博爱的我、信仰中的我、完善的我。”我总结道。

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不是静止的,而是始终处于冲突、协调的矛盾运动之中。本我在于寻求自身的生存,寻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人的行为的必要原动力;超我在监督、控制自我接受社会道德准则行事,以保证正常的人际关系;而自我既要反映本我的欲望,找到途径满足本我欲望又要接受超我的监督,还有反映客观现实,分析现实的条件和自我的处境,以促使人格内部协调并保证与外界交往活动顺利进行,不平衡时则会产生心理异常。

段女士似有所悟,问:“小颖考试失常,成绩不佳,于是认为自己很有可能掉队,这是自我的评价,但是超我不同意,不允许自我自暴自弃,于是自我和超我形成冲突,小颖就用担心课本掉下去来伪装自己的焦虑。是这样吗?”

“分析得非常正确。”我赞许道,“小颖性格中有追求完美的倾向,使得她不能容忍自己哪怕一次偶然的成绩不佳。也就是说,她的意识中超我太强大,而自我力量不足,所以才出现怪异行为。请不要掉以轻心,小颖的行为表现已经有强迫症倾向,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千万别钻牛角尖

听到“强迫症”三个字,段女士大惊失色,忙问:“未成年的孩子也会得这种病吗?”

我说:“强迫症多在25岁以前发病。近年来,中学生患强迫症的比例持续攀升,与学习压力过大有明显的联系,一定要提防。”

段女士问:“强迫症都有哪些症状?”

我说:“强迫症的症状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两部分。强迫观念是指患者反复思考一些想法,比如怀疑、担心、恐惧、焦虑等;强迫行为是指患者反复做一些没有必要的举动,如反复检查、反复洗手、反复计数以及仪式性动作等。”

段女士拿小颖的表现对号入座,更加不安:“如此看来,小颖既有强迫观念又有强迫行为,一定是患了强迫症!这可怎么办?”

我连忙安慰:“别紧张,小颖表现出的强迫症状尚属轻微,连心理干预都不需要,只要您在家里予以指导,就能使她恢复心理健康。”我告诉段女士,强迫症的形成与家庭教养方式过分严格、刻板有关,尤其与父母追求完美无缺的思维模式有重大关系,所以,矫正小颖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应该从生活细节入手。家庭教育中,应该要求小颖努力上进,但不可过分。

段女士问:“您快教教我,我应该具体怎么做?”

我给她以下5点建议:

1.合理减压 回家与小颖深入交流,告诉她不要过于在乎自己的形象,不要过于追求完美,要把精力用在学习本身,而不是考试成绩上。这样,学习压力就会减轻,学习热情反倒提升了。

2.顺其自然 强迫症患者的特点之一是喜欢琢磨事儿,芝麻大的事情往往会想成天大的事,因此,要引导小颖改变思考方式,学会接纳他人,不要钻牛角尖,学会适应环境而不要刻意改变环境。

3.享受过程 帮助小颖建立享受过程的生活观念,即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不回避、不懈怠,但做任何事都要抱着欣赏、感受、体验快乐的初衷和热情,重视过程,不要过分看重结果。

4.认识自己 引导小颖客观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对学习状况有正确的判断,丢掉精神包袱,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力所能及的学习目标,按部就班地学习,这样,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会给她上进的信心,最终会迎来较大的成功。

5.积极暗示 对小颖的怪癖既不能姑息迁就,也不要矫枉过正,但要多给她积极暗示,比如鼓励她多参加文体活动,能帮助她逐渐从过于自我的狭小天地里走出来。

最后,我提醒段女士:“如果您感觉到这样做不能解决问题,一定要及时联系我。您和丈夫不必焦虑,对付强迫症,现在有行为治疗、认知治疗、精神分析治疗、系统脱敏疗法等,能明显缓解强迫症状,甚至可以治愈。”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小颖怪癖强迫症
你不会是……强迫症吧
小幽默
小幽默
脑筋急转弯
素粉欢型show
脑筋急转弯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两种人
十大天才怪癖
读懂孩子“怪癖”背后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