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务航空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6-02-27 18:58冯军红
西部交通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对策

冯军红,赵 亮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四川 广汉 618307)



我国公务航空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

冯军红,赵亮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四川广汉618307)

冯军红(1981—),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通用航空,空中领航;

赵亮(1982—),工程师,研究方向:民航气象数据。

摘要:公务航空作为新兴的航空产业,其发展速度、产业规模正逐步扩大,已成为民航业重要增长领域之一。文章根据公务航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公务航空面临的问题,从法规政策、空域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对策,为我国公务航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公务航空;空域管理;配套设施;对策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间的商务活动日趋频繁,公务航空速度快、效率高的优势吸引了众多企业将其作为战略交通工具。公务航空是企业、政府、社会团体、个人等通过自己或租赁的飞机提供商务旅行的航空服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制定飞行时间和航线,到达机场即可起飞,在节约了大量候机时间的同时还保证了乘坐的私密性。目前进驻我国的全球500强企业有400多家,迅猛的商贸活动将大大推动公务航空在我国航空运输市场的发展,市场潜力巨大。中国民航鼓励地方政府、大型国企、民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等参与

到公务航空产业的各个投资环节[1,2],但是公务航空的具体发展还应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与之适应的发展政策,以便更好地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1公务航空国内外发展现状

作为通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务航空在欧美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以及衍生的服务业已十分成熟,在公务机的机组人员以及维护管理、销售和租赁等方面市场资源丰富。其中,美国为公务航空市场最发达的国家。据相关统计,全球正在运营的公务机约有3万余架,美国占70%,欧洲占15%,新兴经济体巴西公务机的拥有量也接近2 000架,并且公务航空业还为美国创造了200万个工作岗位,每年经济贡献1 700亿美元。从全球角度看,在1 500余家公务机运营商中,各国计划在未来五年采购新公务机的占28%,在未来10年,全球预计新增9 000余家公务机,总值超过2 500亿美元。

我国公务航空的发展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3],2005年以前,成立较早的金鹿公务航空、亚联公务机公司等为我国公务航空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2005-2013年我国公务航空经历了井喷式发展历程,期间成立了南山公务机公司、北京航空、汉能公务航空公司等15家企业,另外还有40余家正在筹建,这些企业结合我国国情探索了公务航空的管理运营模式,为公务航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3-2015年,受到经济发展和相关政策的限制,公务航空的发展势头呈平稳趋势,人们对公务航空的认知也趋于理性。截至目前,我国有400多架公务机,适合公务机降落的机场有200个左右,并且大多数分布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和渤海湾[4]。预测未来10年,我国公务机市场规模将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到2025年,我国将拥有约3 000架公务机,提供150万个就业岗位,市场潜力巨大。

2我国公务航空面临的问题

2.1空域限制

目前我国80%的空域处于军方的直接管制之下[5],对于公务航空而言,每一次飞行都需要申请飞行计划许可,起飞、降落及飞行经过的空域需要调控,大大制约了公务航空飞行灵活、快捷的独特优势。目前我国公务航空最为活跃的地区为上海、北京、珠海等地区,同时这些地区的民用运输航空也最为繁忙,空域资源十分紧张,无法满足公务航空对空域的需求。

2.2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目前我国机场数量不足,大多数是运营大型民机的大机场,还没有专门用于公务机运营的机场,并且公务机在一些繁忙的机场很难获取临时起降的时刻。同时,国内固定基地运营(FBO)配套设施有限[6],不能为公务机运行提供停场、检修、签派、加油、休息等便利服务,没有将空中服务和地面服务有效衔接起来。目前,仅有北京、上海和深圳等机场能提供FBO服务,公务机候机楼、停机坪、机库及维修车间等相关配套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2.3公务机飞行员匮乏

与民航客机相比,公务机对飞行员素质要求更高,有时还要求执行签派、气象等代理工作。目前国内民用飞行员培训机构主要是针对民用运输航空,国内运输航空飞行员近4万名,而通用航空飞行员仅有4 500余人,真正执行通用业务飞行的飞行员还不足1 000人,预测到2025年我国通用航空飞行员缺口近1.5万名,其中公务机飞行员匮乏的问题就更为凸显。如果聘请外籍飞行员执行公务飞行,国内审批程序十分繁琐,并且成本较高。因此,对国内公务机飞行员的培养模式还需进一步改革和探索。

2.4公务机购置税收和运营成本过高

按照我国目前的税收政策,从国外引进公务机需缴纳增值税和进口关税高达21%,而引进普通客机为5%,在新加坡等国家实行的却是零关税政策。高额的税收直接导致了我国公务机的采购成本大幅提升。公务机的运营费用主要包括:飞行员、机务人员和乘务人员的工资以及复训费用;机场起降费用,该费用根据公务机的重量收取(一次约2 000元);托管费用,比如在北京首都机场公务机专用机库的停放费用为每年约70万元;维护成本,公务机是根据一定的小时数和年限进行定检定修,使用年限越长,维护成本则越高。另外,还有燃油费、保险等,这些过高的运营费用给公务航空企业带来了很大压力。

3建议

3.1制定鼓励公务航空发展的政策法规

我国公务航空发展受政策约束过紧,针对公务航空企业的运行与管理方面的相关规章制度还不完善。建议在飞机购买、飞行审批和适航审定、空管标准体系、机场建设等方面制定出专门针对公务航空的鼓励政策和法规体系。比如针对公务机进口涉及的关税和各种运营费用出台减免鼓励政策,简化公务机购租审批程序,制定公务机运行详细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空域时刻资源配置,在油料保障、机场收费等方面予以优惠等等。

3.2减少限制,逐步开放空域

建议国家放松低空管制,配合低空空域改革,简化审批环节,出台相应的操作程序和细则。根据我国在低空空域改革试点的运行经验以及公务航空飞行的特点,建议在长三角、珠三角等飞行繁忙地区,对于轻型公务机可以在1 000 m以下实施低空自由飞行,并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低空空域的开放,未来4 000 m以下的低空飞行应实现无需报批只需报备的管理方式。

3.3加强公务航空专业人才培养

目前公务航空飞行员、机务、签派和地面服务人员等专业人才严重紧缺,我国应加快改革航空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出台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承办飞行学校,降低承办门槛,简化申办飞行培训学校的程序,支持飞行培训学校的建设,并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和补贴。这样才可以拓展航空专业人才的培养渠道,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来解决人员短缺的问题。

3.4加强公务机场建设

政府和相关单位应高度重视公务机场的建设,制定切合实际的公务机场建设标准,在政府投资的同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兴建公务机场,并出台促进机场及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的优惠政策。建议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周边设立专用的公务机场,逐步形成合理的公务机场布局网络,充分发挥公务机运营灵活自由的特点,使公务机在短时间内到达更多地点。

3.5建立基于FBO的保障服务

目前我国服务于公务航空的固定基地运营FBO很少,建议规划与建设停机坪、机库、航站楼以及维修车间等基础设施,提供公务机停机场以及维护与保养等地面保障服务,提供机库短长期出租业务,完善地面代理服务流程及服务体系。还可以为过站的公务机提供飞行航线选择、落地许可申请、燃油加注、配餐等基础服务,提供飞行员培训、驾照考核以及航空摄影、空中广告等商业性质的飞行服务,通过吸引酒店、电影院等相配套行业的加入,大大增强FBO的保障服务。

4结语

我国对公务航空的认识程度相对于运输航空相差较远,对公务机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目前国内公务航空服务的对象主要针对与中国有业务往来的国外企业,国内企业包括一些大型企业的CEO并未完全从观念上接受公务航空的服务,还没有把公司的业务及需求与公务机相互联系起来。因此,民航局等相关部门应积极宣传公务航空,科学合理地定位公务航空的发展,在法律法规体系、空域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建设、地面服务保障、飞行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以推动我国公务航空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的措施[R].北京:中国民用航空局,2009.12.

[2]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民航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EB].(2011-5-9)[2011-10-8].http://news.carnoc.com/list/190/190498.html.

[3]康永,周建民.通用航空发展现状、趋势和对策分析[J].现代导航,2012,3(5):360-366.

[4]中国民用航空局.2014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R].北京:中国民用航空局,2015.

[5]国务院.《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EB].(2011-11-14)[2012-3-6].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11/14/c_12772232.htm.

[6]吴宏云,于洪峰.通用航空FBO经营发展的基本模式[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28(6):29-32.

Analysis on Business Aviation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China

FENG Jun-hong,ZHAO Liang

(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Guanghan,Sichuan,618307)

Abstract:As the new aviation industry,the development speed and industrial scale of business aviation industry are gradually expanding,whi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growth area of civil aviation industry.Based on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business aviation,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problems faced by business aviation in China,and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suitable for China’s situa-tion in terms of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airspace management,an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thereby providing the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vil aviation in China.

Keywords:Business aviation;Airspace management;Supporting facilities;Countermeasure

收稿日期:2016-01-28

文章编号:1673-4874(2016)02-0105-04

中图分类号:U3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82/j.cnki.wccst.2016.02.024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对策
输变电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常见问题及对策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浮法玻璃气泡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南方小型农机的推广应用对策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住改商”问题与对策之思考
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