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会议新闻改革

2016-02-28 06:30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6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会议受众

赵 晶

(作者单位:红云红河集团红河卷烟厂)

电视会议新闻改革

赵 晶

(作者单位:红云红河集团红河卷烟厂)

本文针对当前电视会议新闻报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总结出电视会议新闻报道思维固定呆板、新闻重点把握不当、语言严肃性有余,生动性不足三个方面的问题,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以及“三贴近”原则对问题做出分析,得出电视会议新闻改革的五个发展策略:转变思维,勇于尝试;持续转换视角,创新报道方式;体现平民视角,回归受众本位;求活求新,求异求短;发挥电视特点,用镜头表现真实生活。以期对电视会议新闻报道的改革与创新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会议新闻;改革;创新

近年来,电视会议新闻改革的呼声一直很高,很多新闻从业者在会议新闻改革方面上作了不少努力,也确实取得了实际成效,但电视会议新闻改革的程度和力度与其它新闻体裁的改革相比都明显滞后,“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生活”三种现象已经成为各级各类电视会议新闻的顽疾。对于受众来说,满是人头亮相、毫无价值可言的会议报道,不仅容易让人产生反感,甚至还会对制作该新闻的媒体也会产生厌恶的情绪。从而导致新闻舆论的影响力、竞争力及媒体的生存力受到严峻的挑战。

1 电视会议新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报道思维固定呆板

现在电视媒体上所呈现的电视会议新闻报道,往往都有了固定的套路:内容涵盖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参会的领导、会议主持人、会议主题等固定信息,会议内容也大多局限于领导讲话;相配合的电视画面也都集中在人物特写和开会场景,从文字内容和画面表现上都不能向受众传达有价值的信息。甚至无论针对什么内容的会议,都束缚在这个套路的惯性思维里。

受众选择收看电视会议新闻,关注的是新闻中所表现出来的与自己有关系有价值的信息,即新闻的接近性原则。而对于出席会议的人员,领导过多的指示和要求,会场的氛围和场面,都并非是受众最为关心的内容。这就是现在电视会议新闻报道与受众需求的矛盾所在。在做电视会议新闻报道时,模式化地对待会议成为众多记者的弊病。针对不同的会议提前做好功课,在其实际召开过程中,关注那些新的变化,并努力抓住这些变化和特点,这样才能将电视会议新闻做出特色和亮点,这也才是这类会议新闻报道的意义所在。

套路式的电视会议报道和有价值的电视会议新闻报道有着很大差别。套路式的电视会议报道重心在于表达领导指导工作的意图,报道内容也局限于为报道而报道的简单思维上。而有价值的电视会议新闻重点在于传达会议内容中对于普通大众有用的价值信息,是以满足受众需求为第一位的思维。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准确把握这两种报道方式的差别,牢记自己的使命与职责,把握新闻的传播特性,更有效地传播有效信息,提高新闻传播的价值性,是在报道电视会议新闻时应该有的思维。这也就是电视会议新闻改革的思路:摈弃枯燥乏味的套路式报道,挖掘新闻的亮点,充分增强新闻的价值性。

1.2新闻重点把握不当

在电视会议新闻报道中,满篇都是领导讲话的现象比比皆是。对于一场会议而言,领导讲话确实重要,但是讲话对会议的重要性,并不能代表对新闻报道的重要性。新闻报道的目的在于传递有效信息,满足受众对信息的获知需求。在电视会议新闻报道中,领导讲话内容与新闻价值性信息的比重把握就显得很重要。若报道重点局限于突出领导讲话,就可能弱化甚至掩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当受众接收不到所关心的信息时,新闻本身也就无价值性可言,会议新闻报道的宣传目的也就无法实现。

1.3语言严肃性有余,生动性不足

当前,在会议新闻报道中,还有一种情况也比较普遍。很多记者在写作新闻稿时,常常机械化地照搬会议材料及领导的发言稿,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在报道中屡屡出现,且整篇新闻稿中就没有解释性的内容存在,受众接受起来困难无比。这就是另外一种思维的存在,将自己了解的内容默认为受众也同样了解。

相比单纯的会议来说,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会、吐露真情的交流会这类会议题材比较鲜活,此类会议新闻报道应该大有可为,但电视媒体所做的大部分报道仍然拘泥于陈旧的思维和固定的套路,用做单纯会议的思维来做这类报道,把本可以很出彩的新闻仍束缚于套路式的报道模式中。这就导致了这类会议新闻生动性欠缺,而严肃性有余。

在报道会议新闻时,应该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采用大众化的视角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也就是将会议的内容进行加工,极力提高新闻传播的效力。

2 电视会议新闻改革探析

2.1转变思维,勇于尝试

对于媒体的领导而言,要树立会议新闻改革的意识,并积极鼓励新闻采编人员在会议新闻报道方面转变思维,勇于尝试,努力实践。即使改革不尽人意,也应给予宽容和理解。

对于新闻采编人员,更应主动思考,转变会议新闻报道难有作为的思想,努力突破会议新闻的套路式报道方式,认真对待每一次会议报道,前期做足准备,会议进行的时候准备着捕捉新闻点,以挖掘价值性信息作为会议新闻报道的目标。

在新闻采编工作中,还有这样一种情况,做一个行业的报道时间长了,对这个行业的工作熟悉了,就容易对新闻的价值点熟视无睹,很多新闻点在自己眼里不是新闻,要等别人报道出去,才恍然大悟。在新闻采编工作中,要时刻保持一种好奇心态,长期保持对事物的新鲜感、敏锐度,不断转变思维,坚决克服惰性。

2.2持续转换视角,创新报道方式

电视会议新闻的价值性在于传递会议中发布或透露的关键信息,记者在做会议新闻报道前,也应该有所取舍,认真选择那些真正有特色、受众所关心的会议进行报道。在采访中,要练就捕捉新闻点的能力,所谓“沉入会海中捉活鱼”,要有跳出会议报道会议的思维,选择独特的视角,选取有价值的事实,采写出具有价值性、接近性、趣味性的新闻。

对于领导的讲话,也要有所取舍。对选取的有价值的讲话内容也还需要再做精简,从受众的视角来捕捉领导讲话中的亮点。另外,除了关注会议本身外,还要善于挖掘新闻背景材料,增强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新闻报道的厚重感。

2.3体现平民视角,回归受众本位

电视会议新闻之所以不受欢迎,是因为对受众来说,会议新闻与普通大众的生活相距甚远。新闻从业者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回归受众本位,了解受众的诉求,实事求是地走群众路线,选取与群众生活最为贴近的事实,努力将会议新闻报道革新,让广大群众愿意看、看得懂、喜欢看。

新闻采编人员在报道会议电视新闻时,要仔细分析会议新闻报道的初衷是什么。传递政策信息,满足受众的认知需求,方便受众的生活,只有在这样的思维之下,记者才不会将镜头只对准参会领导,只关心领导讲话。要坚决避免以领导为重点的新闻报道,将报道内容转到广大群众最关心的事实上来,以一种平民视角、大众视角完成报道。电视会议新闻只有从受众的本位出发,才可能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2.4求活求新,求异求短

对于电视会议报道的改革与创新,重在求活、求新、求异和求短上有所突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2.4.1求活

会议报道不能一潭死水,要把新闻做活。首先的表现是标题要活,这就要求记者要把信息含量高、有价值的内容提炼出来制作标题,尽量少用“XX会议召开”的形式。其次是笔法要灵活,不落俗套。要打开思维,巧妙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最后是章法要活,力求做到错落有致,活泼别致。

2.4.2求新

电视会议新闻应该格外追求新颖,给人有一种时代感。这就要求记者在报道会议时要不断创新,用新思维挖掘新主题,用新形式表现新内容,给受众以一种清新怡人、赏心悦目的美感享受。

2.4.3求异

会议报道不能千篇一律,要各有特色,避免雷同。这是新闻工作的客观要求,也是受众的主观愿望。

2.4.4求短

会议新闻追求短小精悍,这是新闻界的共识。我国老一辈新闻工作者胡乔木先生曾经说过:“人人要学写短新闻。”且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从受众心理来说,受众更希望用最短的时间了解到更多的新闻信息,这就要求新闻要尽可能地完成“瘦身”。因此,会议新闻要力求达到字字珠玑,用最短的篇幅反映最多的信息。

2.5发挥电视特点,用镜头表现真实生活。

电视新闻报道相较于平面新闻报道,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电视镜头比文字更为生动形象,更具有表现力。电视镜头能让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加直观,也更能让受众获得感知。在做会议新闻报道时,记者应该充分发挥这个优势,多做现场报道,多采用现场同期声。另外,摄影记者还应该下苦功夫提高新闻拍摄的质量。新闻编辑在选取素材时,应尽量采用能说明问题、具有表现力的画面。

3 结语

电视会议新闻的改革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与创新,新闻从业者既需要转变新闻报道的理念,克服惰性思想,也要从采编技术上实现突破。会议新闻报道必须回归受众本位,挖掘新闻亮点,做出让受众喜闻乐见的报道,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会议新闻的改革是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新闻媒体专业化进程中必须迈出的一步。而电视媒体,在互联网信息化浪潮急速冲击下的今天,转变思维,在改革与创新中不断奋发前行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降低视角,立足于广大受众,遵循新闻报道“价值性”“贴近性”“趣味性”的原则,在报道方式上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做出让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既是电视会议新闻的价值体现,也是今后发展的必经之路。

[1]新华社新闻研究所.邓小平论新闻宣传[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2]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3]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赵晶(1987-),女,云南蒙自人,硕士,研究方向:网络新闻与新媒体。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会议受众
《八七会议》
会议通知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会议通知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ISO/TC8/SC8 期间会议在沪召开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