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2016-02-28 22:35杨晨晨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传统媒体融合

杨晨晨

(新疆医科大学 学报编辑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杨晨晨

(新疆医科大学 学报编辑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目的:探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趋势及路径。方法: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互动和共同发展很有必要,本文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相关概念进行描述与讨论,探索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趋势与路径,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目前人们普遍认可的媒体融合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当前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方法有:加强媒体融合人才的培养;建立新媒体产业联盟,加速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间的融合;完善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法律法规,在政策上保证媒体融合发展的顺利实施;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宏观调控,加大对媒体融合的支持。结论: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很有必要,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转型的必经之路,两者融合才能共赢,以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方法越来越多,面对呈几何倍增长的海量信息,传统媒体的覆盖面越来越少,新媒体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的生活不单单受到报纸、期刊以及电视的影响,网络、微信、微博以及各种客户端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某种程度来说,新媒体有占据主导地位的趋势。两者有竞争关系,同时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存在一定的交互性与联系。为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互动与共同发展很有必要。[1,2]本文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相关概念进行描述与讨论,探索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趋势与路径,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新媒体的相关概念

新媒体(New media)在1967年美国CBS技术研究所发表开发电视录像(EVR)商品的计划时第一次提出。也就是说,新媒体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四十几年前。目前学术界对新媒体的定义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伴随新技术、新信息、新网络发展起来的媒体形式。也就是说,相对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而言,电脑、智能手机、数字电视等属于新媒体。

目前,人们普遍认可的媒体融合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3]吉海涛等认为广义的媒体融合包括一切媒体及某有关要素的相互渗透及融合。狭义的媒体融合则是指将不同形态的媒体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媒体形态。[4]按照此种媒体融合的概念,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电视、电影、手机报等属于媒体融合的狭义概念,类似于新媒体产业联盟则属于广义新媒体的范畴。

二、传统媒体

所谓的传统媒体,主要是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方式。报纸、期刊属于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属于流媒体。报纸携带方便,便于存放,方便阅读,期刊内容相对专业。报纸和期刊是最常见的传统媒体,其信息有真实性、可靠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受众容易接受,但其缺点是传播形式单一,不能得到受众持久性的关注。而广播电视弥补了报刊形式单一的问题,可以进行文字、音乐、图像、声音的传播,人们更容易接受,但受众接受比较被动,缺乏信息的选择性,传播形态完全属于“我说、你听”的状态,人们不能自主地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新媒体的到来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改变了以往的媒体传播规律,传统媒体如果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必将面临淘汰。

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几个误区分析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5]《指导意见》提出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推进宣传文化领域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适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举措。媒体融合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形式,新媒体不断出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界限越来越不分明,媒体融合已经成为现代媒体发展的必然选择。《指导意见》出台后,有人认为国家通过行政力量干预融合,而不是以市场机制为原则客观地对待融合。笔者看来,这是对融合的错误认识,《指导意见》是在助推媒体融合,并不是法定的硬性规定与规范,我们对此应有清晰理性的认识。融合从根本上讲是市场行为,组织或行政力量的干涉不能保证其长期维持,融合的主要推动力是市场意识。

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另一误区:有人认为新媒体发展迅速,人们的使用也很方便,新媒体以最快的速度方便人们获取信息,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手机用户、网络用户正在迅速增长,新媒体已经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可以放弃传统媒体。这种认识也是不全面的,虽然新媒体能讯速地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但其信息复杂,真实性、可靠性不强,信息“海量”,少有人对信息质量进行把关,缺乏保障,有的错误信息极易误导读者。例如,微信中传播着大量信息,但真实可靠度不能保证,对错误信息人们往往也容易信以为真。而传统媒体在权威性方面是新媒体无可比拟的,其信息有保障,针对性和权威性高,是新媒体无可替代的。这两种媒体形式各自具有优点,不存在哪个替代哪个,而应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互为补充。

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新媒体是近几十年来出现的新生媒体形式,传统媒体是电视、广播等以传统形式传播信息的媒体工具。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还会有更多、更为先进的新媒体工具应运而生。两种媒体形式各具优点,不能相互替代,融合、互补才是当今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媒体的地位不会被新媒体取代,其内容优势是无法代替的。

朗欣怡介绍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概念,提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才能共同发展。[6]齐峰认为媒体融合带来的新传播也尚在探索中,机制创新是行业发展的推动力,媒体融合旨在打破原有的体制机制、弊端。打破体制内外束缚,实现新旧媒体之深层融合。[7]郭晓亮从期刊的角度提出了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在政策环境下的发展路径,如相关组织出台引导学术期刊参与媒体融合的纲领性文件,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学术期刊参与媒体融合的扶持力度等。[4]朱春阳等对当前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的方式:第一,传统媒体集团内部的体制外转型;第二,传统媒体集团与新媒体集团的合作创新。[8]

社会的主要媒体是社会大部分人都能接受的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补性很强,两者应融合发展,以达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状态,达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赢的状态。

五、当前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路径探析

媒体融合重在“融合”二字,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

(一)加强对媒体融合人才的大力培养

传统媒体有多年的培养与经营经验,有专业的出版人才。例如,报纸、电视等媒体,不乏专业训练与培养的新闻人才,对新闻的采编、开播等业务都很熟悉;期刊编辑对期刊的各种规范掌握较好,审稿、编辑、校对过程中,编辑都能胜任工作。但是,传播媒体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对新媒体技术的认知和把握滞后,对于新媒体的掌握并不令人满意。新闻采编人员有的不会网络采编工作,有的资深编辑只会在纸质版上处理稿件,文字功底扎实可靠,但不会利用计算机处理稿件,不会利用网站送审稿件。目前的状况是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不能顺应媒体融合的实际需要,具有新媒体知识和技能的人对传统媒体的相关知识把握欠佳。[9]相关媒体应进行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储备人力资源,积极组织人员参加新媒体技术的培训班,提高网络新闻采编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

(二)建立新媒体产业联盟,加速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间的融合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进行新媒体产业联盟,是媒体融合的新思路与方法。应对媒体融合的冲击,传统媒体应充分发扬自身在内容、资源以及平台方面的优势,成立新媒体产业联盟。例如,学术期刊的学术性较强,要想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可成立学术期刊新媒体联盟,由内容提供方、技术提供方和网络运营商共同组成联盟的主体,以上三者可结成一定的联盟关系。[10]学术期刊内容提供方即为期刊社。目前,大多数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技术方为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等运营商,学术期刊自身缺乏媒介技术融合能力,与技术提供方是合作关系,双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风险共担。网络运营商负责将技术运营方形成的数字内容产品通过网络传递至终端用户的手中。学术期刊新媒体产业联盟的三大要素之间紧密合作,有利于学术期刊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三)完善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法律法规,在政策上保证媒体融合的顺利发展

版权保护是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问题。原有的版权保护技术已远远不能满足媒体融合的需要,媒体融合使知识产权的保护难度加大。在媒体融合时代,人们还要保护互联网出版的著作权,面对怎样处理数字版权的转让和授权使用等问题。国家应组织力量了解媒体融合时代版权保护的特点,制定相关版权政策,促进新版权保护技术措施的推出。只有明确相关权利的具体归属,形成法律效力的保护,才能满足媒体融合的需要。

(四)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宏观调控,加大对媒体融合的支持

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应发挥积极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可采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新媒体市场的发展,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制定相应的数字出版准入政策,保障内容的准确性、学术价值的可靠性,确保出版市场的数字产品内容符合国家各项出版法规与政策的要求。[11]

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很有必要。目前,媒体融合本身就处于探索阶段,从世界范围来看仍没有固定的模式可言,媒体融合的过程任重道远,不是通过某些措施能立即实现的事情。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转型的必经之路,两者融合才能实现共赢,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1]刘珊,黄升民.解读中国式媒体融合[J].现代传播,2015,37(7):1-5.

[2]李述永.当前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记者,2016(5):19-23.

[3]刘结玲.媒介融合研究新进展综述[J].中国传媒科技,2013(4):1-2.

[4]吉海涛,郭雨梅,郭晓亮,等.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发展新模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60-64.

[5]2014十大新政[J].传媒,2015(3):12-15.

[6]阚欣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趋势之探索[J].新闻研究导刊,2015(1):32.

[7]齐峰.媒体融合认识误区与路径选择[J].中国出版,2015 (2):3-9.

[8]朱春阳,张亮宇,杨海.当前我国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问题尧目标与路径[J].新闻爱好者,2014(10):25-30.

[9]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需要怎样的新媒体人才[J].新闻与写作,2015(3):8-10.

[10]吉海涛,郭雨梅,郭晓亮.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机遇·挑战·对策[J].编辑学报,2015,27(5):412-415.

[11]郭晓亮,郭雨梅,吉海涛.媒体融合背景下优化学术期刊政策环境的路径选择[J].出版发行研究,2014(11):51-54.

G206.2

A

1674-8883(2016)16-0023-02

本论文为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2015年专项课题资助项目(CUJS2015-001)

杨晨晨(1980—),女,博士,副编审,研究方向:编辑出版。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传统媒体融合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