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如何有效地进行突发事件新闻采访

2016-02-28 22:35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突发事件当事人

黄 晶

(肥西广播电视台,安徽 合肥 231200)

传统媒体如何有效地进行突发事件新闻采访

黄 晶

(肥西广播电视台,安徽 合肥 231200)

突发事件往往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是媒体和受众非常关注的新闻热点。媒体能否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采访,也成为了衡量媒体和采编记者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逐渐融合的今天,传统媒体应该解放思想、创新方式,才能更有效地进行突发事件新闻采访,取得更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传统媒体;突发事件;新闻采访

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式较传统媒体时代有了很大的不同,这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发生之时,如何有效地进行新闻采访,就成为衡量传统媒体和采编记者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当前,传统媒体在突发事件新闻采访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及时加以改进。

一、传统媒体在突发事件新闻采访中的不足

突发事件具有两大特征,一是突发性,二是不确定性,这都是在突发事件新闻采访中所面临的客观因素,给新闻采访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也容易被这两大特征所影响而暴露出不足之处。

(一)新闻采访仓促和盲目

突发事件一旦发生,除非新闻记者恰好在现场或有新闻线人,否则很难拿到第一手的新闻素材。从新闻记者获知新闻线索到奔赴现场再到展开采访,需要一定的时间,往往记者赶到现场,事件过程已经接近尾声。此时新闻记者对事件了解得不全面,就容易出现仓促采访和盲目采访。例如,对新闻事件当事人的采访,可能出现所提问题无法回答、问题设计较为肤浅、获得信息量较少等;或者无法找到当事人时,对于现场其他群众的采访无从下手,出现不知道该采访谁、采访人数众多但回答千篇一律等问题;又或者只对现场情况进行了采访,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处理结果没有进行采访,导致出现“半截子”新闻。采访没有头绪,“眉毛胡子一把抓”,这些都是仓促和盲目采访的具体表现。

(二)新闻采访片面

在突发事件现场,人员组成比较杂乱,新闻记者展开采访时,容易受到现场环境影响而导致采访片面,新闻记者也容易受到自身采访习惯的影响而出现“想当然”的情况。例如,在民生新闻中常见的街头纠纷,往往是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新闻记者在采访时也容易受到当事人情绪影响而不了解事件的真相。同时,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现场获取的消息源可能单一,也可能复杂,还常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这更加影响了新闻记者对事件本身的认识,导致出现片面采访。

(三)新闻采访出现抵触行为

在突发事件中,无论是新闻事件当事人还是处理者,面对采访时常出现抵触行为,这会影响整个新闻采访。这样的抵触行为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常抵触,另一种是非正常抵触。正常抵触多发生于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处理结果尚不明确,突发事件的处理者无法或者不便接受记者采访。这样的抵触对于新闻记者而言比较好处理,可以在后续采访中跟进报道。非正常抵触多发生于当事人或处理者对于新闻采访本就存在的抵触心理,不愿意配合采访。例如,事件的围观者害怕惹祸上身而拒绝接受采访,事件当事人不愿意“丑事外扬”而拒绝接受采访等。另外,也存在被采访者本身的片面认知,接受采访时所表达的态度也是片面的,直接影响了新闻事件的传播效果。

(四)新闻采访滞后

这里所说的“滞后”,并不是指新闻记者收到新闻线索后无法及时赶赴现场进行新闻采访的“滞后”,而是新媒体的出现加速了突发事件的传播,在新闻采访行为开始之前,受众可能已经通过新媒体对突发事件有了大概的了解,记者在新闻采访内容上出现的“滞后”。记者在现场所采访到的内容,有可能已经在新媒体上广泛传播,导致“新闻”变成了“旧闻”,失去了新闻价值。这不仅是传统媒体面临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困境,也是整个传统媒体新闻报道所面临的困境。对于较大的突发事件,新闻媒体尚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在事件报道的权威性上加以深化。但是,对于一般的突发事件,新闻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冲击较大,无论是采访还是报道都出现“滞后”,最终影响媒体自身的发展。

二、传统媒体改进突发事件新闻采访的策略

当今社会信息传播得越来越快,突发事件甚至在几分钟内就能通过新媒体得到广泛传播,这给传统媒体带来了难题,必须尽快改进突发事件新闻采访与新闻报道的策略,才能有效应对新闻报道的市场竞争。但是,相对于新媒体而言,传统媒体也有自身优势,需要扬长避短,创新发展。

(一)利用新媒体,做好充分的采访准备

突发事件通过新媒体广泛传播,受众也越来越习惯于通过新媒体来了解突发事件。新闻记者也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为采访工作做好准备。突发事件发生时,新闻记者在去往新闻事件现场的途中,就应该抓紧时间通过新媒体了解突发事件的大概情况。微博和微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运用较广的新媒体,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新闻记者通过微博和微信,不仅能够对现场情况基本了解,而且还能看到其他人对突发事件的态度与反应。处理好这些基础工作,才能够有效避免采访中的仓促和盲目,能够更有效、更直接地针对采访对象进行采访。例如,某地发生火灾,新闻记者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大概了解火灾的具体地点、现场救火情况、现场群众反映、有无人员伤亡等,有经验的新闻记者还能够根据现场天气情况等初步判断火灾发生的原因与现场趋势,这样在采访时就能够精确定位采访对象和采访问题,避免片面性,更好地展开新闻采访工作。

(二)采访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

突发事件发生后,出现消极影响更为常见,即造成不同程度的人、财、物的损失。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对大概情况已经初步了解的前提下,要更加注重对新闻事件当事人的人文关怀,避免因为新闻采访而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例如,在抗震救灾采访过程中,要多地考虑受灾群众的情绪,避免让受灾群众回忆地震细节,还要控制好采访时长,避免长时间描述而触发不良情绪。另外,人文关怀不仅要具体到个人,还要放大到整个事件现场。同样以地震事件为例,新闻采访不能为了追求新闻点而影响整个救灾工作。汶川地震期间,央视主播李小萌在现场采访时,与摄影师一起站在瓦砾上采访,为的就是将平整道路留出来用于救助伤员和搬运物资之用。这一行为受到了观众的高度评价。注重人文关怀,不仅有利于采访的顺利完成,也能获得更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三)重点加强深度报道的新闻采访

新媒体在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速度上有优势,但是缺乏对突发事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报道,而这正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新媒体所具有的开放性,可以让受众成为新闻事件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但普通受众毕竟不是新闻记者,没有受过专业的新闻采访学习与实践,不能像新闻记者那样完整而全面地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换言之,新媒体能够对突发事件进行广泛报道,但是碎片化严重,权威性不强,全面性不足。因此,传统媒体要扬长避短,就要在深度采访上下功夫。2015年8月12日晚23点30分,天津突发爆炸事件,当晚在微博和微信上就已经进行了广泛传播,但多为现场的图片传播,受众通过微博和微信只能简单了解事件概况。但是《新京报》却及时展开了深度采访报道。《新京报》8月12日晚推翻已计划好的版面,选派记者连夜赶往现场展开采访报道,在8月13日的头版上用一整版的“文字+图片”的方式对天津爆炸事件进行了现场报道——《天津瑞海物流危化品爆炸多人受伤》,并用11个版面对天津爆炸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有现场图集、群众声音、过程描述、官方原因分析、消防官兵主题报道、爆炸原因调查性报道等。这凸显了新闻记者在事发现场展开新闻采访的扎实性和全面性。如果没有新闻记者连夜展开深度采访,是无法进行如此详尽的报道的。

综上所述,传统媒体在进行突发事件新闻采访时,有劣势,更有优势。面对新媒体的强势竞争,传统媒体必须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新媒体,才能更好地进行新闻采访,更好地促进新闻传播,更好地深化传统媒体的整体发展。

[1]李润文,李超.新闻采访中的思维突破与心理突破[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5(1):71-75.

[2]滕少洁.突发新闻采访报道中理性意识的应用及问题应对[J].西部广播电视,2015(11):82.

[3]闫亚琦,王琳琳,曹伟,等.新闻突发现场如何开展有效采访[J].西部广播电视,2015(20):167.

G212.1

A

1674-8883(2016)16-0248-01

本论文为重庆医学知识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专项(一般)cstc2015shmszx120044]

黄晶(1990—),女,安徽人,本科,研究方向:编辑记者。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突发事件当事人
我不喜欢你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什么是当事人质证?
什么是赞扬激励法?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