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启做家里的天 做儿女的月亮

2016-02-28 05:41董岩
北广人物 2016年6期
关键词:嬷嬷毛衣李老师

董岩

说起《还珠格格》,你一定忘不了那个阴险狡诈的容嬷嬷;说起《水浒》,那个贪婪邪恶的王婆也让你记忆深刻……这些角色的扮演者李明启,将一个个反面人物成功地推上了荧屏。观众有多恨她,她的演技就有多高!不过,在《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房客》中,她又以热情大妈的形象出现;在《家有九凤》中,她还饰演了独自抚养9个女儿的慈祥寡母。至今她已演了近百个老太太的角色,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称为“百变老太”。因演技精湛,她曾获“文华”和“飞天”两项政府大奖。

小时候的艰难不是苦,是福

李明启是辽宁省丹东人。11岁时,父亲去世,家里没有了生活来源。只念了一年小学的李明启辍学了,挑起了一家八口的生活重担。她当过工人,糊过火柴盒,当过清洁员,去粮库搬过粮食,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童年时的艰苦与辛酸让她记忆犹新。抗美援朝时期,李明启上街做宣传,由于声音悦耳好听,被丹东市铁路业余宣传队选中,成为了一名歌唱演员。1955年因几次会演得奖的李明启被调到了中国铁路文工团。“那时,我的待遇很好,一个月55块钱,比大学生还多1块钱呢!但每个月我只留下很少的一部分作为生活费,其余的都寄回老家养家。”

回首自己的从艺道路,李老师说:“我能塑造不同类型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小时候吃的苦,现在想起来,那不是苦,而是福,是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不能磨灭的“容嬷嬷”印迹

李明启老师出道至今已经五十年了,她饰演了上百个角色,这些角色中最出彩的当数容嬷嬷了。“容嬷嬷”的形象深入人心,无视一切年龄差和代沟。而这个角色的成功与李明启对人物的潜心钻研分不开。当年她为了琢磨这个角色,曾连夜写了一部《容嬷嬷小传》。她一口气读完了本子,觉得容嬷嬷这个人物写得特别好,她是这部戏里的“色彩”人物,在这个戏里是很特别的一环。容嬷嬷太自信了,永远觉得自己倍儿有能力,而且她是个复杂的人物。用李老师的话说,“她那条线演不清楚,不演到极致、不演光亮了,这矛盾出不来。”说到容嬷嬷,李老师从沙发上坐直,挺起上身,眼睛一瞪,声音都变成了当时的腔调,立马“容嬷嬷”上身:“紫薇、小燕子……”一秒过后,她塌下身子,继续慈眉善目:“怎么样,劲儿劲儿的吧?”说罢得意地笑起来。

自从成功地塑造了“容嬷嬷”这个角色后,这个称号也给她带来了不少困扰。出去被人骂,连买菜都有小孩子被吓哭。即使是现在,她坐公交车出行,依然有人对她指指点点。有一次上车,一老太太说,“哟,这死老婆子也坐公交车啊。”李老师还在愣神,那老太自己反应过来是“入戏太深”了,马上自己打嘴:“唉,你看我这嘴。”有时候在街上走,李老师就会听到后面:“哎哎,这不是那死老婆子吗?”

自从演绝了“容嬷嬷”,李明启就没有自己的名字了,到哪儿都被叫“容嬷嬷”。有一次在拍一部新戏时,导演在片场一直指挥她:“容嬷嬷你从那里走到这里。”李明启动也不动,背过身去赌气不说话。导演又说:“容嬷嬷我讲话你听到没有啊?就从这里走到这里啊!”说完之后突然意识到自己叫错了,赶紧改正说:“不好意思,对不起,容老师!”李明启说:“他还是叫我容老师,真是气死我了!我姓李!”最后李明启开玩笑说:“到现在,甭管演了什么,我到哪儿都姓容。”

不光是容嬷嬷,几乎每一个角色,李明启都会琢磨出一点新意来,“接每一部戏,我都是从零开始,重新分析这个角色,生活在这个角色里面。”在她看来,演员就应该是一块橡皮泥,要有可塑性,要创造出不同类型不同身份不同形象的角色。如果每次演的角色都一样,或者演出来都是一个人,那就不是一个好演员。所以在《家有九凤》里,我们一点儿也看不到“容嬷嬷”的痕迹。

热爱生活的善良老太太

别看李明启老师在荧屏上饰演的多半是“凶狠、毒辣”的“恶人”形象,生活中的她却是一个善良朴实的老太太。她非常有爱心,长年喂养流浪猫狗,拍戏时走到哪儿喂到哪儿,二十几年来一直如此。她还是个紧追时尚的老太太,她喜欢玩微博,在她身上你丝毫感觉不到年龄,所以尽管年近八旬,但她的精神状态很难让人把“老太太”三个字和她联系起来,家里人都说李明启的心理年龄比孙子还要小。要问她保持年轻的秘诀是什么,她不加思索地说:“最重要的就是拥有平和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就是说生活应该简单一些,不要有太多的奢望。当有了一定的名利以后,就把这些名和利放下来。”

李明启的老伴曾是一所中学的体育老师,特别喜欢运动。受老伴的影响,她养成了爱运动的习惯。平常她和老伴外出一般是坐公交车,如果路途不是很远,索性就走着去。李明启说:“每次别人夸我身体好时,他就特别有成就感。”虽然岁数大了,但家里一直没有雇保姆。平时她都是自己收拾屋子,做家务活儿,而且还经常动手制作小工艺品、设计衣服。因为拍戏忙,她很少有时间照顾孙子,内心对孙子总有一种愧疚感,所以只要一有时间她就会选些颜色好的毛线,织成各式毛衣送给孙子。“别看我年龄大了,但是我还是很时尚的,毛衣的样式都是我看韩国电视剧时学来的。”孙子穿上奶奶织的毛衣,经常被同学、朋友问道:“你的毛衣什么牌子,在哪儿买的?”每到这时,孙子都自豪地回答:“这是我奶奶织的爱心牌毛衣,哪里也买不到!”

对婚姻,李老师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她认为男人老了,你就得把他当孩子看,觉得这身边又多一孩子,是个老孩子,你就得管着点、忍着点、让着点。比如你有俩孩子,再加上这老头子就仨孩子了。她说,“女人在家里就是天,这个天不是说我跋扈我是天,而是撑着这个家。”李明启只要在家,就亲自下厨给老伴做饭,老头子喜欢吃什么她就做什么。摆饭的时候,她会让老伴坐在主位,把小酒给他倒好,看着老伴喝着小酒,吃着小菜,她心里就高兴。老伴退休以后,两个人形影不离。每到李明启去拍戏,老伴就督促着:“别晚了,快点啊,走了啊!再看看,都准备好了没有,别落东西。”等到播出的时候,老伴就反复看,反复看,反复看,但是什么都不说。老伴虽然不发表意见,却希望李老师接好本子,而好本子的标准就是真实,有意义。他郑重地对李明启说:“乱七八糟的本子不要接。”

老来什么是福——健康

李明启还非常注重健康、养生,最注意饮食的调理。她一直遵循一个原则“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还非常注意营养搭配。李老师的健康秘诀可以用12个字概括:“保胃气、存津液、调情志、适劳逸。”其中,叩齿生津是孙思邈非常推崇的养生方法。它可以促进津液分泌,从而帮助消化吸收,对保胃气起到很好的作用。

李老师的饮食中每天必吃的有几样:早上两个核桃,一片奶酪,晚上用七八种杂粮杂豆熬的粥。二十多年前拍摄的电影,她仍对其中的台词记忆犹新,她八十岁仍保持清晰的思路和绝佳的记忆力,核桃功不可没。她说,老来什么是福?健康。我们健健康康、太太平平的,那么在家里头就是孩子们的后盾,让孩子们放心拼去吧,搏去吧,这样孩子就没压力啊。

演了不同类型的妈妈之后的李明启有了更多感触:“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人,就好像月亮,无所求地挂在天上,不分四季。儿女们高兴了就看看,但是不管他们会不会去看,月亮始终挂在天上。”

猜你喜欢
嬷嬷毛衣李老师
可以听到你心跳的“毛衣”
该得奖的李老师
不要,不要穿这件毛衣
舍不得您,李老师
“李老师是坏人”——对5+2=0教育的思考
白嬷嬷和小常
第一件毛衣
陌生人的嬷嬷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