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目标的精准设计

2016-03-01 10:19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蠡口中学曹红英
新教育 2016年22期
关键词:慈爱背影文本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蠡口中学 曹红英

课堂教学目标的精准设计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蠡口中学 曹红英

一、缘起:两个教学案例

一次教研活动,两位老师分别执教邹韬奋的《我的母亲》和朱自清的《背影》,两篇文章都来自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至爱亲情”单元,两位老师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背影》:课前用制作精美的PPT展示课堂的几个板块:预习展示、课文阅读、文本资料、问题探究、相关链接。铃声响起后,教师首先反馈学生预习时提出的问题,投影出示问得比较集中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以《背影》为课题?老师并追问:换言之,你以为除了《背影》以外还可以用什么题目?并以此为切入点进入教学。接着进行文本探究,要求学生自由读第一段并继续出示预习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为什么不能与父亲相见?文章为什么以《背影》为题?为什么作者见到(想到)父亲的背影都会流泪?(以上三个问题都在PPT括号内注明有此疑问的学生名字)让学生分组分人朗读2~6自然段,要求学生联系相关内容,说说问题的答案,并从“我”的言行中揣摩“我”的心态,分析出我的“伤心”、“感动”、“愧疚”及背影中折射出的两种真情——“爱子之情”、“亲父之情”。整堂课还有相关资料链接。最后总结这类文章的学习方法。

《我的母亲》:首先反馈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将诸多提问筛选重组变成三类:(1)母亲的形象;(2)作者的情感;(3)文章主旨。PPT出示重组的三类问题以后,老师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细读文本理解母亲形象及作者感情,探究文章主旨。接下去要求学生再读文本说说你读到的母亲是怎样一个女子?从“母亲背我巡阅灯盏”和“母亲因‘我’挨打而哭泣”两个片段中感受母亲的慈爱,以及两种“爱”的不同:生活中的母爱更细致、周到,教育子女上的母爱更理智、深沉。从最后一个片段中体会“我”对母亲的感情,并找到文中对母亲形象最直接、最集中表达的一句话(文章最后一段)。PPT展示关键词:可爱的性格、努力的精神、能干的才具。过渡到进一步对母亲感情的领悟上来,并依据疑问:此处为什么用“可爱”而不是同学们之前概括的“慈爱”?引发讨论,“慈爱”是母亲的形象,而“可爱”是把母亲看成一个独立的女性。最后PPT补充介绍作者并补出原文省略的开头、结尾,结合文本中深入理解作者感情、探究文章的主旨。

二、启示:任务要适当、目标要精准

两节课都针对借班上课的情况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并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第一节课从提问最多的一个问题入手,试图解决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尽可能多的问题,有些问题没有什么密切的关联。如第一个,为什么以《背影》为课题?这是很多学生提出的问题,显然这里学生回答不出,即使老师说“换言之,你以为除了《背影》意外还可以用什么题目?”此时,也只有个别学生说还可以用《父亲》为题。几个问题没有比较密切的联系,而且老师接下来还要求学生分组分人朗读2~6段,从我的言行中揣摩我的心态。再回到所要完成的问题中来。这样下来,学生既思考着PPT上的问题,又要从我的言行中揣摩我的心态,而且这问题一下子就是三个,我的言行在2~6段中就有好几处。听课老师都纠结着先完成哪个任务,更别提学生了,所以课堂上时不时地卡壳,老师要再次重复当下的要求。学生完全在老师的引导下往前走,不少问题的答案也是被老师人为牵出来的。

而第二节课将学生的问题进行筛选并重组,层递式的归为三类,将“细读文本分析母亲形象”作为本节课的中心任务,作者在回忆母亲的一系列事件时就是在细化母亲的性格特征,所以在完成这项任务的基础上,顺理成章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探究文章主旨,学生也是渐入佳境。尤其是最后一个过渡问题:此处为什么用“可爱”而不是同学们之前概括的“慈爱”?让学生在沉思之后畅所欲言,老师趁机出示了作者介绍和原文省略的部分,让听课老师也觉得主旨探究水到渠成,也没什么多余的部分,整堂课任务的布置也很容易让学生进入文本。

两堂课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1.教学任务要适宜、学会取舍。两堂课很明显在教学任务的设置上有明显的而不同。《背影》教学任务太繁重,其实这几个问解决1~2个就足够了,45分钟一节课,一篇不算短的文章,交给老师又能完成多少任务呢?何况是初二的学生。其实,45分钟内集中学习2~6段,通过人物的言行揣摩人物的内心就足够了,在这个任务完成的基础上体会“背影”背后所包含的亲子之情、爱父之情,也很好解答了“为什么以《背影》为题”这个很多学生都有疑问的问题。这样既选择了适宜的教学任务,也让学生能集中精力浸入文本、感悟文字。学生在预习时会有很多疑问,但是我们45分钟内不可能一一解决,而且随着学习的深入,还可能有新的问题出现。倒是老师和学生充分弄清楚并解决一两个问题掌握了方法,教会学生如何解决预习中不懂的问题,剩余的问题虽然也很多,完全可以在结束时告诉学生剩下的问题用今天这节课的方法也一定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我想这样处理,课堂也有留白,课堂的学习也延展到了课外。

2.教学目标要明确、集中。说到教学目标,每一节课都需要,也是必须在备课时需要反复考量确定的,而我们很多老师实际上往往是先看看参考书讲了些什么、练习册上有什么练习,再看看课文讲到什么地方了,接下来应该讲什么了,有的老师再查一查老脚本或者别人的教学设计上讲了些什么。没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没有去思考这堂课的内容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学生已经知道,不必再讲,哪些需要作以提示,哪些要花大力气去解决,带领学生进入文本深处,如何切入如何布局整个教学过程。更难得会思考针对这个学段的学生需要掌握些什么及这篇文章可以交给学生什么。而这些恰恰是我们最应该考虑的,忽视了这些,教学目标就会比较模糊、分散。同时,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还要当心教学目标太空泛。

3.围绕目标,问题设计得有主次、有梯度。这两堂课除了上面两点给了我们启示以外,笔者觉得两堂课在问题设计上也值得我们好好琢磨一下。《我的母亲》的第一个问题是:从文章四个片段中你读出母亲是怎样一个女子?这是第一个主要问题,也占了课堂的半壁江山。在逐步分析母亲的形象时,老师还衍生出了一些细化人物形象的次要问题,如一、三两个片段讲到母亲的慈爱,进一步追问:同样是写母亲的慈爱,一、三片段反映出母亲的慈爱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除此之外,在提问的梯度上,《我的母亲》的问题设计能注意到前面的问题为后面的问题作铺垫,注意由浅入深。如在讲到第四个片段分析母亲勤劳、能干的形象特点时,一句简单的过渡提问:四个片段,第一个是“我”两三岁时,第三个是“我”十岁时,怎么第四个又写“我”八岁时?学生思考后知道前面是写母亲的性格特点,最后一个除了写母亲的性格特点以外,还写了我对母亲的感情,由此自然过渡到我对母亲感情的问题上。在课堂进行了大半,同学们也找到了最直接最集中表达母亲形象的一句后,老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对母亲的形象,作者最后用的是“可爱”,为什么不是同学们之前概括的“慈爱”?这个问题有一定深度啊!看似不禁一问,却把文本解读引向纵深处。在前面半个多小时的基础上,这个问题提的时机也很恰当。“慈爱”是母亲对子女和晚辈而言,是依附在和别人的关系中,而“可爱”就是将母亲看成一位独立的女性来看了,接下来补充原文省略的部分探究文章的主旨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在这样一些问题的串联下,一堂课有了重点和主次,也有了难点和深度,而这些问题的设计也都是围绕课堂的核心目标。

猜你喜欢
慈爱背影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两个背影
慈爱的妈妈
灯 塔
你给我留下了背影
背影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慈祥和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