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

2016-03-01 15:11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

李 慧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

李慧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摘 要: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课程,在本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同专业教学内容无差别、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教学,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我们要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从而让学生学到有利于专业发展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更好的适应现代企业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计算机基础 教学改革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和行业,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所必备的一种重要智能通用工具,因此掌握较好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也是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应用型本科就是要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更应具备使用计算机处理业务工作的能力。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应用型本科必修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学生将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1]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

到目前为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目前,应用型本科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是指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但是实际教学中出现了偏差,以学生是否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来评价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相同的教材、大纲、教学方法也一致,这样就导致课程教授的知识和实践技能比较单一,教学内容知识面较窄、不能紧随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形势。所以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应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基准,从而选择比较的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

2.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仍然存在差异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就会发现,大部分学生由于在中小学已经接受了计算机基础的学习,同时大多数家庭拥有电脑,所以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 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使用能力。但是由于发达城市、偏远地区教学资源水平还是有很大差异,这样学生计算机基础的水平就存在一定差距。为了更好的让基础不同的同学更好的学好计算机基础课程,要从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个人爱好因材施教。

3.不同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无区别

目前,为了让应用型本科学生适应现代工作和生活,几乎所有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但是几乎所有专业该课程都毫无区别,课程定制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考核大纲、授课计划、甚至教学内容都是一致的。但是对于不同的专业尤其是非计算机专业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除了要学习通用的电脑基本操作、Offi ce办公软件等,还要学习专业的与计算机基础相关的课程,比如图像处理软件,视频编辑软件等。

二、解决方法

针对以上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1.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个性定制

结合应用型本科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确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就是要以专业为主,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与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从而每个专业的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相差不会太大,基本处于同一水准,为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生层次的不同,采用不同教学方法

由于学生步入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水平不同,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学习本门课程,这就要求计算机教育应该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应该采取等级教学。那么如何进行等级教学?在学生入学后进行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核,考核的内容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涉及到的所有内容,尽可能全面,通过这样的一个考试就可以把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区分开来。水平层次较高的同学可以利用尽可能少的课时学习本门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巩固掌握的技能,同时学习与未来课程和工作相关的计算机技能;水平层次中等的同学可以利用正常的课时进行课程学习,进行较多的实践练习并进行相应的考核,考核合格后就可以进行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水平较低或者零起点的学生除了要按照课程正常的学时安排进行,还要进行更多的课后辅导及实践训练,同时给出课程视频供学生课后学习。[3]

3.教学内容要随专业而定

目前大多数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都是相同的,没有差异。为了让不同专业学到对本专业学习有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可以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成几个模块,基础模块和可选专业模块。基础模块应包括计算机初识、Windows (win8、Win10)操作系统、与日常学习、工作相关的计算机网络知识、Offi ce 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计算机安全与维护,常用工具软件等。可选专业模块包括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视频音频剪辑软件,网页设计软件等,这样课程内容可以适应不同专业。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与各个专业共同商量决定。

4.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

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所以课程授课主要采取边讲边练的方式教学,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室或者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动态教学。多媒体教室能够实现授课教室实际操作任务或者项目,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完成,这样就可以讲解和演示同步,演示和练习统一,适应这种操作性要求高的课程。此门课程还可以建立网络教学平台,一方面授课教师可以上传教学资料、辅导资料、训练案例或者任务、教学视频、课后作业,以备学生课后使用;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下载需要的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在线看视频,进行复习或预习,上课未掌握的可以通过视频学习完成,这样为课程的学习提供了更好的交流平台,大大的提高了课程教学效率。

三、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具备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是现在企业和公司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而且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以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十分重要,所以我们要在现在的教学基础之上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使学生们掌握更全面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更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 胡绪英,何明瑞.大学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0,8.

[2] 李斌.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08.

[3] 张小巧,郭根生.浅析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互补关系[J].电化教育研究, 2008.

李慧(1981—),女,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思索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