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职业技能大赛的后效应

2016-03-01 15:11李广武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教育

李广武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 300350)



营造职业技能大赛的后效应

李广武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 300350)

摘 要:连续举报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奠定了职业技能大赛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位置,技能大赛在职业教育中的影响力,不断的北延伸和扩展。各职业院校围绕着职业技能大赛做文章,充分挖掘技能大赛的赛前、赛中、赛后的作用,使技能大赛成为带动学校各项工作发展的主要动力。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各职业院校找到了自信也发现了差距,重新定位和明确了发展目标,技能大赛的后效应,对职业教育产生了持续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大赛之后带来的沉淀与反思比大赛本身更耐人寻味。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简称大赛) 技能大赛的后效应 职业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每年一届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举办的轰轰烈烈,大赛受到了各职业院校的高度重视,认真准备积极参与到技能大赛中来,参赛选手的水平也是大幅度提高,从而推高了技能大赛的整体水平。但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确没有大的提高,原因是由于很多职业院校在大赛中更注重学校层面的荣誉和利益,热衷于在大赛中夺锦标、拔头筹,因而对参加技能大赛的选手进行各种非常规的教学方式,如小班教学、精英教育等,忽视了国家举办大赛的初衷,忽视了广大学生的利益。职业技能大赛的氛围也随之忽冷忽热,没能将大赛与职业教育发展、与学校建设和日常教学联系起来,到底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意义何在,值得各高职院校的认真研究。

二、技能大赛成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力工具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不应只是一个职业技能竞技的平台,技能大赛要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有力工具,起到杠杆作用。职业技能大赛赋予职业教育很丰富的内涵,因此各职业院校应该注重技能大赛产生的综合效应,让技能大赛的效应持续发酵,带动职业教育的改革,更新职业教育的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技能大赛能检测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是否正确,是否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否重视职业技能训练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技能大赛是透视镜,能越过个体看整体,穿过外表看本质。技能大赛起到了纠正扶偏的作用,职业技能大赛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参照物和动力源。

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动力,加快推进教学改革步伐。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摆脱学科体系的影响,没能达到向职业教育的转变,例如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还是学校教育的那一套,没能像企业培养员工那样,所以通过目前的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直接上岗,达不到企业用人的标准,但经过职业技能大赛洗礼的选手受到了企业的欢迎,所以可参照培养大赛选手的方式实施教学,教学内容应该与企业的工作任务相结合,教学过程应像企业的生产过程,实现课堂与车间的衔接,教师也应转变身份,要像企业中师傅的角色,在教学工作中增长实践经验,学生应像企业中的徒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企业、教室、实习车间、实训室都应是教学的主战场。

三、通过职业技能大赛重新定位职业教育评估体系

职业教育要培养出企业认为好用、顶用、管用的人才,在技能大赛上涌现出来的人才倍受企业欢迎,这就是对人才最好的评估。我们过去经常从教学常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教师数量、教师学历及科研成果等硬件条件对学校教育进行评估,职业教育要转变观念,应根据培养出的人才是否受企业欢迎和就业率作为评估依据,职业教育就是要看出口。大环境是教育部已启动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深化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每5年进行1次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小环境是各高职院校建立了自己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针对企业要求,实施卓有成效的教学工作,例如校企结合、工学结合、下厂实习等方式,加强学校、教师和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实践的机会,用企业对学员的认可度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估标准,职业教育不能摆花架子凑课程、凑课时,真正的从学生就业的角度实施教学,好学生是学校教育出来的结果,好学生不愁就业。

四、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促进校企合作

教育部提出,通过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把多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步探索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经验和做法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但很多职业院校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仍停留在文字层面上,没有认真的落实,要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促进校企合作。企业对职业技大赛热情很高全程参与,如大赛项目设计、提供大赛用机器设备、大赛的工作人员、大赛的裁判等方面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企业通过大赛与职业教育结缘,企业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也离不开企业。单纯的学校教育是培养不出来合格的企业员工,因而企业可以在很多方面为职业教育提供帮助,如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培训、提供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任教、安排学生实习等方面。

在五六十年代我国有半工半读和企业办校,八十年代又有职工大学等职业教育模式,这些办学模式接地气,毕业生上来就能用,适应能力强。企业改革,校、企剥离,国家实施职业教育,多数职业院校不适应,想当然偏离了职业教育方向,毕业生不对路社会不吸收,但企业又受人力、物力、培养周期、人才流失等方面因素影响,不可能直接办学,企业面临用人难,学生面临就业难,校企合作是双赢的选择,在职业技能大赛上企业表现出参与职业教育的高度热情,学校教育与企业自己培养员工相比的优势是,有国家投入的教育资金、有场地、有庞大的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更系统,不足的是学校与生产实践相脱节。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与企业间的重要衔接,企业与学校之间有多方面的合作空间,校企合作是中国特色。

五、职业技能大赛要鼓励先进带动发展

职业技能大赛就是公平秤和试金石,通过历年职业技能大赛成绩榜单,不难发现职业教育发达地区和职业教育先进校,技能大赛让先进冒尖显现,大赛的另一个作用就是鼓励先进,营造职业教育良性竞争氛围,使技能大赛成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鼓励先进的方式树立职业教育的标杆、榜样和领头羊,带领职业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为其他院校指明努力方向,形成你追我赶的整体发力的局面。可通过政策倾斜和资金援助等多种形式,帮助职业教育先进校做大做强,为国家多培养人才,只要制定出合理的鼓励政策,就能充分调动各职业院校的积极性。通过评选工作不仅可以评定职业教育先进校,还可以发现业务过硬、职业素质高的先进教师,教师是职业教育的主体,只有教师队伍的高水平,才有职业教育的高水平,通过可以对大赛指导教师的评优,鼓励广大教师钻研业务、学习职业技能,提高实践能力,提高教师对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关注,积累教学经验和指导大赛的能力。通过对大赛指导教师的评优,能提高教师参与大赛的热情,从而带动教学能力的增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六、结束语

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做好职业技能大赛

的赛前、赛中、赛后的各项工作,使其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上水平的抓手,将技能大赛与学校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实训条件建设、课程建设等工作联系起来,才是职业技能大赛的真正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钱大庆 业院校实践教学与技能大赛有机衔接的价值意义,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2] 禹晓梅 职业技能大赛的现实意义及积极作用,现代企业教育,2013,(02)

[3] 曾金发 职业技能大赛对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价值研究,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9)

[4] 臧丽英 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中国电子商务,2014(08)

李广武 教授,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及电子商务。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教育
贵州省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调查与分析
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院校教学研究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6.2.1”教学模式下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师生整体素质提升的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