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及去小学化的策略

2016-03-01 15:11武志芳
关键词:小学化成因学前教育

武志芳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马扎地幼儿园 内蒙古乌兰察布 013750)



论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及去小学化的策略

武志芳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马扎地幼儿园 内蒙古乌兰察布 013750)

摘 要: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以及其对策的研究,对于我国教育领域的整体发展来讲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同时由于家长、幼儿园以及多个方面主体的思想问题,要想很好、很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是很难的。所以,在今后的学前教育领域的发展中,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重视,同时要对家长以及幼儿园普及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的严重性,从而能够从多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解决,进而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探讨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及去小学化的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 小学化 成因 策略

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应该担负起引导幼儿学前教育的重任,不能过度地将小学式的教学模式搬到幼儿的教学上来,应该以幼儿视角整理教材而且与生活结合,通过兴趣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展轻松的教学,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发展。[1]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

1.应试教育深入人心

虽然家长都认识到了素质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但是应试教育的现状让他们必须去面对,并且“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也根深蒂固,因此激发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希望,他们对“小学化”的学前教育并不反对,认为孩子能够认字、背诗和计算是值得骄傲的,也认为孩子此时不学,就会落后于其他的同龄孩子。即使个别家长不赞同“小学化”的学前教育模式,但是面对现实,为了让孩子提高竞争力,也只好默许。

2.学前教育资源不足

很多幼儿园的布局结构很不合理,最重要的是没有足够数量的条件达标的幼儿园,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出现了大量不具备办园条件的幼儿园。这部分幼儿园没有按照幼儿成长规律办园。并且许多公办幼儿园也有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为了扩大自身的影响,努力让本园的幼儿能够出类拔萃。很多幼儿园对有多少幼儿进入名牌小学消息进行渲染,助长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风气。[2]

3.缺乏监督指导力度

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没有对目前存在的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误区进行监督和指导。在面对学前教育呈“小学化”倾向发展时,政府相关部门几乎没有采取干预措施,也没有形成一套完善而行之有效的学前教育指导法规,这样就造成了学前教育如同失去缰绳的野马。并且由于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的监督缺乏力度,学前教育没有受到的舆论压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风气。

4.教育方式存在缺陷

幼儿园在其管理和组织上明显倾向于“小学化”教学模式。一方面,我国很多地区把对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添加给幼儿,让幼儿的行为被过早的定性,让孩子的身心语言与好动好问的特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些与幼儿的生活发展规律极不相符,不利于幼儿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开发。另一方面,幼儿园一味运用小学班级的授课模式,把幼儿们固定在教室与课堂中,大大降低了幼儿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减少了幼儿的户外游戏活动。

二、有效去除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策略

1.提高师资力量

面对过度衔接的问题,其实最好的解决方法是由循环的带班模式转变成固定的呆板模式,不过这一转换并不现实,孩子还太小,本能地会对熟悉的人产生依赖心理。如果采用固定带班模式,会让孩子在面对新的陌生教师时产生惶恐,不安全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从师资途经开始着手比较适合。师资途径最主要的还是通过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为主,学会在大班与小小班的授课当中转换角色,所以幼儿园可以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前往探讨经验,以应对小学化趋势的发展。

2.要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实现家园共育的目的

家园共育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石,同时也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孩子们能否茁壮成长,关键就要看家园配合的默契程度,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也是老师和家长们的共同愿望。正因为如此,家长们的教育观念也会直接影响到幼儿园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地开展。因此,做好家园联系,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对幼儿阶段教育的认识,都能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后盾。

3.要端正教育教学的态度,正确认识幼小的有效衔接

作为家长或者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端正幼儿教育教学的方法,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一些关于幼儿教育的基础知识,主动地去了解幼儿教育的主要发展目标。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要尊重幼儿以“玩”为主的天性,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以及生理发展的特点,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教学。此外,幼儿园也应该遵循学前教育的规律,不要盲目地去追求对儿童的“教学识字和演算”的培养,应该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爱好等方面,拓宽孩子们的兴趣范围,同时还要积极地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主动学习的精神。根据教育部的规定,要想有效地开展学前教育,要严格遵守学前教育绝不能“小学化”,要根据教育教学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孩子们在什么阶段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这也是每一位教育者应尽的义务。[3]

4.按照儿童健康成长规律实施教育活动

学前幼儿教育的特点是具有启蒙性、科学性、丰富性和适当性,为小学教育奠定基础。避免出现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首先应该重视儿童学前教育的特殊性,遵循儿童自身成长发展的规律,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进行教学,符合儿童教育的需求,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同时也应该提高儿童的主观意识,通过开展各项游戏活动,提高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5.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

学前幼儿教育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因此离不开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投入、管理。近年来,由于缺乏政府的有效投入和管理,导致学前幼儿教育出现小学化倾向,为了改善这种现状,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从实际教育情况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规范标准,同时出台学前幼儿教育的相关文件,综合管理学前幼儿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时间等。针对各类违规现象应该采用一定的处罚手段,不断提高学前幼儿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有利于学前幼儿教育的良好发展。

6.加大社会管理力度

随着目前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日趋严重,社会要集中力量

对此进行宣传报道,并且通过宣传报道让整个社会都能够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弊端。从而在全社会形成正确幼儿教育观念,明确幼儿园办学的意义和宗旨。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和形成多标准的评估考核方式,以此督促幼儿园建设得更加规范,对存在的不良现象进行纠正。

综上所述,我们不仅要改变以往的错误观念,正确认识学前教育的意义,幼儿园方面也不断完善教学的内容,让孩子在幼儿园内享受到快乐,在游戏中获取知识,从而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吴玉梅,郝跃. 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成因分析[J]. 学理论. 2014(09)

[2]王缤梅.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分歧与评价[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02)

[3]严仲连,盖笑松. 论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猜你喜欢
小学化成因学前教育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色散的成因和应用
幼儿自信心的缺失成因及培养策略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