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

2016-03-01 15:11顾运兰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初中语文

顾运兰

(安徽省怀远县方坝学校 233400)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

顾运兰

(安徽省怀远县方坝学校 233400)

摘 要: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其重要阵地。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需要宽松和谐,充满活力的心理气氛和环境,创造性地运用提问的技艺,重视对创新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精神。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

创新能力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的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可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其重要阵地。课堂教学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能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做探索行为的精神状态。在提倡教育改革的今天,一个思想僵化,创新精神火花黯淡的教师,是不可能去点燃学生创新能力的火炬的。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更新观念,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性设计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才能把课上得“活”、“新”、“实”。比如在教学《狼》的过程中,何不让学生们把它改编成剧本来表演呢?在教学《松鼠》的过程中,可让学生们重新写出一个渗透环境教育的结尾。

二、需要宽松和谐,充满活力的心理气氛和环境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使课堂太安静,而应利用电脑、录像、音乐、幻灯、图表、模型、实物、实验操作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表演、故事等活动,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获得新知识。例如学习《济南的冬天》前,可布置学生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关于济南的图片,举办图片资料展,或组织寻找家乡冬天美的活动,让学生运用自己感悟到的写作方法练习写作。

其次,教师充满激情和爱心地讲解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质疑,大胆争辩,这样的课堂才会为学生敢想、敢说提供心理依据,排除教师与学生的陌生感。只有努力营造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才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才会使学生变得聪明。

三、创造性地运用提问的技艺

陆九渊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课堂教学就是要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是前提,好的提问可起到一石三鸟的效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富有启发性、艺术性的问题,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如《紫藤萝瀑布》的学习目标是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鞭策努力学习,创造美化生活的热情。学习通过讨论提出如下议题﹕这篇文章单纯地是描绘紫藤萝瀑布吗?作者为何要提到紫藤萝的重生,其目的是什么?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通过这些中心议题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对远离他们生活的《紫藤萝瀑布》的精神内涵有了更深的感悟和理解,达到教学目标。关于议题的确定,应遵循几个原则﹕能直接或间接体现学习主题;应该是思维的发散点,能让学生在讨论中发表不同见解,引起广泛思索与争论;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能让学生保持持久的探索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四、重视对创新思维的培养

课堂教学中应丢掉以前老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的思维模式,而让学生大胆地想象、思考。创新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应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多角度、多侧面思考问题的关键,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形成新思想、新观念。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春》这篇散文时,先让同学们看到课题后大胆想象,这时同学们纷纷举手,“春到人间”、“春雨贵如油”、“春华秋实”、“春风和煦”、“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年之计在于春”……接着,教师又让同学们不言“春”字,说出对春天的感受,许多同学又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春天。教师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了归纳,并总结到文中的“新”、“美”、“壮”三个字上,落实到文中描绘的五幅图上。这样一堂课不但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把握住了春的特征,很轻松自然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学生大胆想象、思考、发表不同意见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合时宜的奇思怪想。如在教学《陌上桑》这首诗时,就有同学认为罗敷是那样的美丽,作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使君大胆地去追求,应该是合乎情理的,而不能说明使君荒淫无耻。这些教师应充分发挥应变机智,尊重他们的观点、想法,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并加以正确引导,千万不能扼杀学生求新求异的想象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初中生的概括性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提高,因此进行收敛性思维训练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概括力。例如﹕分析小说当中的人物形象,教师设计﹕小说当中人物形象的描写大多运用哪些描写方法?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加以高度概括。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外貌、语言、行为、心理等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具体描写、细节描写)。那么《社戏》一文中人物形象描写采用哪些手法?生答﹕运用侧面描写。写人物动作,哪个人物描写更有特色?学生在阅读后逐一概括出人物特色。再如《最后一课》、《社戏》都有写人的地方,试比较写人的方法有哪些?学生答﹕《社戏》抓住特征描写突出孩子的特点;《最后一课》通过写韩麦尔先生的衣着、神态、语言、动作,刻画人物性格。学生的这种归纳能力就是收敛性思维的体现。学生根据不同的写人方法从不同角度概括具体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这种思维训练就可以让学生掌握写人物时主要采用的手法,这是写作规律,学生将这些规律性的知识系统化就形成收敛思维。

五、鼓励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精神

只有做到这几点,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真正自由的发展。教师应让他们亲自动手实践,参与各种活动,并尊重他们创造性人格和健康的个性。特别是在课堂上,教师应在学生熟悉、掌握教材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实验,让他们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地创新,并加以肯定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有了自信,能力得到了发展,课堂教学也就激活了。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师设置“你最喜欢本文的哪一段描写”问题。学生甲答最喜欢百草园的景物描写一段;学生乙答最喜欢冬天捕鸟一段描写;学生丙答最喜欢听常妈妈讲故事一段;而学生丁却出人意料地答出“我最喜欢写美女蛇结末的话”,教师面对这个“个性”的回答没有否定,而进一步提出为什么?学生丁继续答“因为它告诉我一个做人的道理。”“什么道理”,教师继续追问。“要防备那些外表好而内心坏的人”,学生回答。教师在这个思维活动中有鼓励、有推波助斓,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动机,这是应当提倡的。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