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为社会服务

2016-03-01 15:11许淑娴
关键词:电子资源社会高校图书馆

许淑娴

(肇庆学院 广东肇庆 526061)



如何利用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为社会服务

许淑娴

(肇庆学院 广东肇庆 526061)

摘 要:随着网络时代的进步,电子信息技术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图书馆里的各种文件资料的载体也逐渐变化,变得丰富起来,从以前大量的手抄本到后来的电子图书资源的出现,不单是图书管理分类用到了电子信息技术,读者的借阅管理也用到了,这种图书资源载体形式,是时代的产物。如何更好地运用电子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成为了图书馆全面发展的重要实施举措。下面文中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如何利用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为社会服务作出简要阐述。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电子资源 社会 服务

我国高校图书馆针对社会化服务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但当时社会公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并不高,相关研究停留在对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可行性的理论求证上。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办学体制与理念的创新,国家对高校社会化服务的鼓励,高校尤其是一些地方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双方互动逐渐增强。[1]

一、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形式

1.限制性开放

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目前阶段大都是限制性服务,体现在对用户身份限制、使用时间的限制和资源开放的限制。限制读者,即高校图书馆有选择地向特定社会成员开放。限制时间就是根据高校师生使用图书馆资源的时间特点,主要在寒暑假期间向社会读者限时开放。限制资源,即高校图书馆仅向社会用户提供电子资源、信息咨询和文献传递等虚拟服务或远程培训等服务。如厦门大学图书馆对外办证则是相当有限的,一年对外办证总数暂时控制在500人左右,并且对申请办证者的工作岗位、借阅权限也有所限制。

2.与公共图书馆或者社会机构合作

限于体制和管理难度的问题,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更多采取与公共图书馆或其他社会机构合作的形式进行,以其实现双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1)与公共图书馆共建图书馆联盟。如由吉林省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吉林理工大学图书馆、吉林农业大学图书馆、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等在长春的家公共系统、高校系统、科研系统图书馆共同发起成立吉林省图书馆联盟(英文名称 The Consortium of Libraries in Jilin,简称CLJ),联盟在资源建设、馆际互借、联合参考咨询、成员馆之间通阅、联合采购等方面进行合作。2)与公共图书馆共建分馆。如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与首都图书馆合作建立了首都图书馆分馆。3)与公共图书馆或社会机构开展业务合作。如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与上海东方房地产开发公司合作,由上海东方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50万元在该馆建立计算机教育中心,该中心由图书馆负责管理,既作为“东方房地产计算机中心”为公司服务,又作为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对全校师生开放。[2]

3.与地方政府共建

随着高校办学体制的变革,很多高校与所在地方政府的联系日益密切,地方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与高校深厚的文化资源相得益彰。为节约资金、整合资源,共同建设图书馆成为最直接的措施。目前,最为成功的案例是“深圳文献港”,“深圳文献港”是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深圳图书馆、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深圳市科技图书馆)、深圳大学图书馆创建,并联合深圳市各类型图书馆共同建设的数字文献中心,是深圳科技、教育、情报及参考咨询的网络资源平台。

4.高校图书馆直接面向市民开放

高校图书馆应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为广大读者提供服务, 最大限度地满足校内外读者的信息需求,实现最广泛的信息资源共知、共建和共享。从而使高校图书馆真正成为社会的“学习中心”、“教育中心”、“信息中心”和“知识中心”。

二、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为社会服务的可行性

现代的高校图书馆拥有较好的软硬件环境,而且现代化程度较高,技术力量强。例如,我国的高校几乎都建设有自己的校园网,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有自己专门的网页,可以说,高校图书馆具有充分实现电子资源共享的软硬件条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密集应用使高校电子资源为社会共享服务成为可能。各种信息网络的建立,不仅馆际之间可以方便地利用各自的数据库资源,也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了庞大的数据和信息的宝库,高校的电子资源为社会提供的服务不仅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而且对高校图书馆合理布局情报信息资源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3]

三、利用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为社会服务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确保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为社会服务,应该尽快制定更详细的法律法规,为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和社会服务提供法律保障和更好的运行环境。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使社会各行业在加入服务系统后能得到法律的保障,在相关法律的保护下进行资源服务工作,可以确保各自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社会各行业与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服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时,还要加强有关方面的沟通与合作,构建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的良好环境。部分图书馆本位思想严重,满足于长期形成的封闭状态,在对本单位的资源建设中片面追求自身的藏书数量和特色,而缺乏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没有把参与和支持电子资源为社会服务成为自身发展的应尽的权利和义务。此外,我国高校图书馆缺乏一个可以组织协调全部高校的机构,使得单个图书馆缺少资金和过于分散,导致深层次的电子资源为社会服务难以实现。

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是和谐社会的体现。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高校图书馆 不可避免的会走向社会化这条道路。尽管现阶段这种观点存在分歧,实施起来有困难,但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会找出一条最合适的发展道路,为民众做好事,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贡献。现在的图书馆已经走到了一个拐点,新时代越来越明确的要求它转换服务功能,更好地用图书馆里的电子信息资源去服务社会,服务广大的读者是高校图书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打开门,走出去,请进来”才是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白晓龙.顾卫兵.浅析医学独立学院电子资源的使用现状和发展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09-05.

[2]王小峰,杜晓非.独立学院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对策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4).

[3]彭举威.汪诚文.付宏祥.等.基于WEB的图书馆自建电子资源系统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28).

猜你喜欢
电子资源社会高校图书馆
关于少数民族师生数据库利用情况调查研究
图书馆数字资源评价指标权重赋值方法概述
图书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最优配置研究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