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班级管理中小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2016-03-01 15:11曹显春
关键词:合作能力中小学生班级管理

曹显春

(城阳区流亭小学 山东青岛 266108)



浅析班级管理中小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曹显春

(城阳区流亭小学 山东青岛 266108)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也不断加强。合作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培养项目,在中小学的阶段让学生们能够拥有合作的意识,并且能够通过团结协作更好的进行学习和生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对班级管理过程中培养中小学生合作能力进行充分的分析,旨为中小学的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班级管理 中小学生 合作能力

前言:

班级是学生们进行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所以教师想要在中小学的阶段充分的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就应该充分的意识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通过管理提升合作的意识,从而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为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习惯和基础。

一、中小学班级管理中合作能力培养的现状和问题

1.中小学生的合作能力普遍较差

根据调查,目前中小学生的合作能力普遍比较差。主要是由于目前中小学生的家庭状况所导致的,现在的中小学生普遍都为独生子女,所以交际能力普遍都比较差,而且也不会太过于主动的与他人交朋友,甚至有的学生处于一种“唯我独尊”的心理状态,自私的心态十分普遍,所以就导致开展小组活动或者集体活动的时候,有很多的学生出现了“不合群”的现象,就是由于缺乏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导致的[1]。

2.教师班级管理方式有一定不足

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合作能力的培养,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少数的教师在进行课堂管理的时候只是流于形式的进行小组和合作,没有充分的调动学生们的合作热情,也没有设计比较具有趣味性的合作方式,所以往往就会导致很多的合作形式根本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有的时候会产生反作用,让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2]。

二、中小学班级管理中合作能力培养的具体建议

1.培养合作意识,树立合作学习的榜样

由于中小学生普遍都为独生子女,所以起他们的合作意识都比较淡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小学生的竞争意识都比较强。因此针对这种特点,就应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的调动他们的竞争意识,树立一个合作的榜样,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从而才能让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在数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个难度比较大的数学问题来让小组之间进行研究讨论、合作学习。并且告诉学生们在合作完成之后,老师会评选出一名合作水平最好的小组进行一定的奖励。通过在所有的小组中选择出一个合作水平最高的小组,就会让班级中其他的小组以他们为合作的榜样,并且有效的激发他们的竞争心理,从而就会在下一次进行小组学习的时候更好的与他人合作,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模式。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语文的教学中发掘教材中的合作事例,并且将合作的模式进行充分的讲解,让学生们能以这些英雄为榜样。例如在学习《大江保卫战》、《狼牙山五壮士》的时候,让学生们能够了解到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仅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凭借着集体的力量才可能成功。这样就能够让中小学生的合作意识被充分的激发出来[3]。

2.注重能力提升,教师引导合作的方法

中小学生仅仅提升了合作的意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进行多次的合作实践才能让他们的合作能力得到切实的提升。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发挥其主导的作用,让学生们能够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提升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并且更加深化团队合作的意识。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只有良好的交际能力才能让学生之间达成更好的人际关系,才会让合作更加顺利。在进行集体活动的时候,教师如果看见了比较害羞内向的学生就应该对其进行充分的鼓励,让他们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愿望,尽快的与其他同学打成一片。其次,教师还应该在学生们进行合作的时候进行充分的引导,如果集体活动中出现了矛盾问题,应该充分的了解其中的具体情况。同时还要及时的解决学生之间出现的矛盾情况。但是在解决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考虑,避免他们产生逆反的心理。另外,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时候,还应该充分的培养他们的同伴意识和领导能力[4]。

3.体会合作效果,适时的使用激励方法

教师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时候也可以融入激励的方法,由于中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所以对他们进行时时的鼓励会让他们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激发。所以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每一次合作完成之后及时的对结果进行评价,不仅仅要表扬合作效果比较好的小组,还应该要充分的激励进步比较大的小组,让学生能够对合作的方式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另外,有一些中小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和成长环境的影响,所以导致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会产生非常激动的情绪,在合作的时候总是与其他的学生发生冲突。所以教师应该针对这种情况对这样的学生进行单独的辅导。在辅导的时候不能够随意的贬低学生或者辱骂学生,而是应该用比较亲切的语言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让学生能够向教师倾诉内心的真实想法,教师也应该在这个时候对学生进行鼓励,让他培养出更好的心态,在合作的过程中更加考虑到其他的同学,从而才能让合作的过程更加和谐,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中小学阶段提升自身的合作能力。

结论:

综上所述,中小学的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教育阶段之一,所以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发挥班级管理的作用,设计出更多的活动和游戏,让学生们能够在这种愉快的、轻松的氛围下提升自身的意志品质,让学生们能够全面的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水平,从而才能成为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江琴.低年级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曾建刚.小学班级制度建设中学生全员性自主管理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3]李晶.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中培养情绪管理能力的现状研究[D].延边大学,2015.

[4]赫秀红.承德市双桥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调查研究[D].河北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合作能力中小学生班级管理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以“养植”活动为契机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在政治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