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016-03-01 15:11
关键词:课前预习习惯小学生

郭 毅

(重庆市万州区铁炉学校 重庆万州 404046)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郭毅

(重庆市万州区铁炉学校 重庆万州 404046)

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教授说:“从长远上来看,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要远比教给孩子一门知识更有意义。”语文作为教学的基础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更好地全面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的奠基作用,决定了其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一、小学语文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主要内容

1.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

小学语文的学习课前预习,对第二天要学的字词弄清楚,对 第二天老师要讲的课文内容有一个 大概了解,老师上课时才会成竹在胸,游刃有余,尤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好处更多,通过课前预习,对老师讲授的内容才会理解 的更加透彻,课堂效率才会更好。 同时小学的语文学习还要做到及时复习,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的实验证明,人对知识的的遗忘是先快后慢,所以对于当天学的知识要做到及时复习,语文知识琐碎繁杂,及时复习就更有必要,只有坚持及时复习,语文知识才会记得更加牢 固和全面,语文成 绩 自然也就会上去。

2.认真读书的习惯

读书可以说是语文学习 的生命线,祖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中 华文化博大精深源于流长,作为一名小学生,培养 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语文学习一生都是有益的。读书时要做到精力集 中,身心 一体。小学中低年级要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低年级的儿童机械记忆占主要成分,让孩子放声去读,不仅可以调动孩子不同的感觉通道,而且培养孩子良好的语感。高年级学生要培养良好的默读习惯。心理学告诉我们,除了外部语言人思维离不开内部语言。要一边读,一边思考。这样不但有利于语文的学习而且有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遇到不懂 的问题不敷衍马虎,不绕开走。而是尽自己的努力把问题弄懂。

3.写规范字的习惯

写字读语文来说也是非常地重要,尤其从低年级开始就要高度重视,让孩子认识到写规范字的重要性,如果小学阶段字写不好,到了中学学习量更大,就再也写不好,甚至影响人的一生。所以写规范字不仅是提高个人语文素养的必然要求,更我们现代教育的主要 目的。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

1.把基础的语文学习习惯放在首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首先需要重视学生基础的语文学习习惯,注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小学生合理安排学习习惯,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重视时间分配的重要性;培养小学生课前预习语文课文的习惯,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坐姿端正,着装整齐,礼貌用语等习惯,帮助教师规范语文教学课堂;培养小学生认知做笔记、独立完成语文作业和及时复习巩固语文知识的习惯等,小学语文教师也需要在课堂上严格执行。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学生的穿着打扮,在课堂上坐姿是否规范端正,同学之间是否能够礼貌用语等,语文教学要从这些基础的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注意发展性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小学生的发展性语文学习习惯主要是指学生科学用脑、主动探究、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等开发性学习。基础性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是针对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而发展性的语文学习习惯则考虑到学生的综合发展与长远发展,同时发展性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能够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来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拓展其思维能力。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时,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思考黄河的水为什么会这么浑浊,在治理黄河的时候,自己可以贡献哪些力量,认识到人类破坏大自然的危害,要学会保护自然环境。通过这一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3.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对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在课前进行了良好的预习,可以使其对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有所准备,其对不明确的知识点就可以有的放矢,这样可以明显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忽视了学生课前预习这一习惯的培养,致使学习效果一直不太理想!教师在讲课之前,学生完全不知道所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的现象比比皆是。对此,教师要对课前预习这一习惯的培养加大重视,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有一个良好的准备。如教师在每节课结束后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关的预习任务,并在下节课开始之前进行预习情况的抽查,对不同学生的表现进行合理评价,从而使学生能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4.重视课内外结合的语文学习习惯。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时,仅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并且实现与课堂时间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课外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其中,家长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教师可以通过家访或者是开家长的形式,与家长沟通交流,彼此反馈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情况,家长可以辅助教师培养孩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家中督促和指导孩子学习语文知识。例如,学生在家中写语文作业的时候,家长要对学生的写字姿势给予指导和规范,对于作业中的难点,可以进行指导或协助。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课外阅读活动,增加语文知识的见解与认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5.重视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提高家长的学生学习习 惯的重视。 对于小学生而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教会和家长之间适度的沟通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师要加 强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在沟通前,教师要清楚地了解到班上 每个同学的学习习惯养成状况,沟通时,将这些问题告诉家长, 以便家长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必须首先认识到其重要性。要针对教学中一些不甚合理的地方加以改进,在日常的教学中逐渐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教师还要督促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切不可使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半途而废。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习惯小学生
上课好习惯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新课标下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做好课前预习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