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消费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6-03-01 15:11唐凯娥
关键词:消费行为分析研究中职学生

唐凯娥

(重庆市工业学校 重庆 400043)



中职学生消费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

唐凯娥

(重庆市工业学校 重庆 400043)

摘 要:本文立足中职学生实际,通过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研究了当前中职学生消费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究了造成中职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针对这些问题和原因,笔者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营造良好的社会消费风气、加强学校和家庭教育等方面提出了现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生 消费行为 分析研究

中职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年龄上还未成年、经济上完全依赖父母,但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其消费意识、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因此,关注中职学生的消费状况,把握中职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塑造和培养中职生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幸福成长,是社会、家长和学校共同的愿望,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1]

一、中职学生消费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

.1.消费水平不适度

当前,许多中职生消费时全然不考虑家庭实际条件,呈现出高消费、盲目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等超度消费现象。笔者从调查、访谈和班主任经历等获知,中职生的月消费水平从500—3000元不等;许多中职生花钱没有计划和控制,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甚至提前醉的超前消费和盲目消费观念;再有一些中职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因虚荣心驱使而形成的攀比心理, 手机要用最流行的苹果或三星的,衣服要穿名牌的,鞋子要穿耐克或阿迪达斯的,为了追求名牌,他们常常苛求父母多给些钱,或打着幌子、变换花样向父母骗钱,致使他们的思想变异、行为扭曲。

2.消费结构不合理

中职生在校的实际消费中出现了消费结构不合理现象。一方面,时间安排不合理,那种“前十天像大富翁,花钱大手大脚,下馆子、购物等心想事成;中间十天像贫下中农,节衣缩食粗茶淡饭勉强度日;最后十天像是要沦为乞丐,东借西借,吃一顿饿一顿”的学生大有人在。另一方面,消费内容结构不合理,调查结果发现,中职学生每月消费中用于吃饭的钱占月消费中的50%左右(男生高于女生),零食、喝水、抽烟占20%左右,通讯费(话费、上网费等)占10%左右,网上购物消费占5~10%,朋友聚餐或生日送礼等其它消费占10~15%;用于买书、学习资料方面的花费少得可怜,部分学生甚至不愿花钱考计算机、普通话等级证,甚至参加技能培训与考证时都会说自己穷得要命;一些学生手机流量费相当高,课上课下手机不离手,成了典型的“低头一族”。

3.消费方式不健康

中职生在校消费时,出现了不健康的消费方式。主要表现在打牌、赌博,抽烟、酗酒、上通宵网吧、烫发染发等等与学生现在的年龄、身份、经济实力不符的不健康消费现象;同时,饮食方面也存在不合理现象,一些学生从不喝白开水,专买饮料水喝,甚至不吃饭专门买零食吃,既花钱,又不健康。

二、中职学生消费行为出现偏颇的原因

1.内在原因

(1)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导致盲目消费

中职生年龄小,大多是头一次离开父母自己独立生活,缺乏生活阅历,计划性不强,自控能力弱,消费时易随大流,导致了一些冲动、盲目消费。

(2)攀比、从众、炫耀的消费心理

一些学生错误地认为:“穿上名牌,用上品牌,才可以提升自身形象、增强自信心,获得别人尊重和好感。”也有同学认为“别的同学都有,如果我没有,那我怎么抬得起头,岂不遭他们笑话吗?”在访谈中也曾有学生流露出这样的心声:“如果穿得不体面,同学看不起,出门吃饭、买东西,服务员对你都不热情,这个社会交往中就是先敬衣冠后敬人。”[2]

2.外在原因

(1)家庭的原因

中职学生是家庭从小重点保护和照顾的心肝宝贝,再加上受“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传统观念的影响,父母们对自己子女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政策,即使经济条件稍差的家庭,父母自己省吃俭用甚至借钱也要满足自己子女的需要,生怕孩子在同学中丢面子而产生自卑感,或担心孩子会产生邪念、不择手段地去取得。总之父母为小孩的高消费助长了态势,根植了土壤。

(2)社会环境的原因

中职学生身心尚未成熟,容易受社会上不良消费观的影响和感染,形成错误的消费观。近年来,出现一种错误的消费主义价值观,认为一个人是不是值得尊重,是不是有品位,主要取决于他或她的消费水平,一个人的消费水平越高,消费能力越强,就越能证明他或她的成功。这种不良消费观为中职学生错误消费观的形成提供了大气候和养分。

3.与教育薄弱和管理工作有关

中职学生错误消费观的形成与学校的教育与管理也有一定关系。当前,中职德育教育在消费观、理财方面的教育过于肤浅,没有深入,更没有采取强有力的方法和措施,没有教育到点子上,对学生中存在严重错误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等问题没有及时与学生沟通,进行有效引导和管理。

三、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对策与建议

1.引导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中职教育应当着力塑造和培养中职学生积极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一是加强对中职学生消费观方面的德育教育,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采取视频教学、案例教学(如:《一份账单:亲生父亲难解儿子的高消费》)、讨论教学等方式,了解学生真实的消费观念和方式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二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对学生健康消费的宣传教育,开展健康消费理念、投资理财等方面的专题讲座,举办“健康消费、绿色消费从我做起”等消费主题活动,形成整个校园健康消费风气,塑造他们健康的消费心理。三是塑造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合理的消费意识,禁止铺张浪费、染发烫发、抽烟等不健康消费进校园,利用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理性健康消费习惯养成,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作风,做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2.营造良好的社会消费风气

积极扶持、建立和引导社会健康合理消费的新风貌、营造良好的社会消费新风气。社会和学校应及时加强有关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宣传、学习和践行,媒体减少对奢侈

浪费的相关报道,多宣传报道一些艰苦创业、健康合理消费等方面的内容,着力批判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以及“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等不良社会风气……

3.充分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

家庭对中职学生科学消费观的形成承担着主要责任。每个家庭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合理地给予子女消费支持,不应不加考虑地全部满足子女的所有消费需求。家长应促使孩子们健康合理消费,让学生的攀比虚荣消费心理扼杀在萌芽状态。

总之,中职学生的消费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等的影响。如果不及时解决中职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将影响到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因此,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职学生的消费才会更加趋于合理与健康。

参考文献:

[1]赵冰瑶,钟妍,长春市大学生消费问题研究[J],经济视角,2011,(1)

[2]唐赤华,戴克商,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消费行为分析研究中职学生
“九零后”大学生消费行为误区和疏导方法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探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方面的影响
大直径区熔硅单晶的研究与制备技术探究
新时期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分析研究
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
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团购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