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2016-03-01 15:11
关键词:构成要素核心竞争力策略

朱 莎

(广西银行学校 广西南宁 530007)



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朱莎

(广西银行学校 广西南宁 530007)

摘 要:本文通过对职业学校发展的现状的初步鉴定,结合职业学校实际特征,分析了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品牌效应、内涵建设及环境资源,并就提升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提出了打造品牌效应、加强内涵建设、创造和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构成要素 策略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lement of core competence of vocational school, include﹕ brand effect,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via initial identifi cation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school development. The strategies are presented base on the important of promotion of core competence of vocational school, like creation of brand effect, intensifi cation of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Key words﹕ core competence, element, strategies

*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 年度课题“基于生态学的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研究” 成果(课题批准号:2011C0280)

自国家调整教育结构以来,职业学校的发展经历了不少困难与曲折,无论是在人力资源、物力财力、学校名望、学术声誉等方面,职业学校与其他高等院校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企业的技术得到了优化和升级,以及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发展职业教育,人们的观念也逐步转化,社会对拥有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俗话说,有求就有供,进入发展关键期的职业教育,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提升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势在必行。[1]

一、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首先,我们先明确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核心竞争力最初是指企业运用于市场竞争性的环境中,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关键领域获取独特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那么对于学校而言,要使学校能够拥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的能力,即学校核心竞争力,同样也运用于职业学校当中。但这种竞争力与企业或其他竞争力不同,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有其复杂而多元的因素[2]

二、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与其他性质的院校不同,职业学校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原则,为各行各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遵守职业操守,掌握精湛技艺的创新型人才。笔者认为,如果说普高院校以研究“学术”为发展目标,那么职业学校应以加强“技能”为重中之重。因此,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有其特有的构成要素:(一)品牌效应。品牌是给拥有者产生增值的无形资产,对一所学校来说,拥有良好的品牌即是学校优质品质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象征。(二)内涵建设。内涵即通常所说的“软实力”,是反映于概念中的对象本质属性的总和,“软实力”的提升并非易事,需要学校持之以恒,勇于创新才能实现。(三)环境资源。这里的“环境” 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自然或社会环境,而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影响的精神文化以及为教学工作提供优质服务的物质条件。[3]

三、提升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策略

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在改革与不断探索中总结、积累形成的结果。笔者就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分析提升竞争力的有效策略:

1.打造品牌效应

积极打造学校品牌,依靠品牌提升竞争力。

首先,学校的品牌建设离不开宣传。一直以来,在唯“学历论”观念的影响下,社会普遍存在对职业学校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职业学校是“收容所”,学生毕业后并无多大前途,在这种误区下,人们忽略了职业学校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作用,而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却是许多发达西方国家急需的人才资源,他们不惜高薪聘请这些人才,发展他们的经济与科技。相较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存在很大差距。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越来越来需要这类人才,国家也非常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一批职业院校如春笋般茁壮成长。面临激烈的竞争,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对学校整体形象进行包装设计,努力形成品牌效应,从而引领职业教育的发展。[4]

其次,在专业领域,集中财力、人力及物力全面打造重点专业,使其具备别人所不具备的优势。在课程领域,结合自身特点、学生实际,研发校本教材,打造精品课程。在教师领域,多为教师提供各级培训、继续教育的机会,支持教师参加技能大赛、专业竞赛、科学研究等。提升教师专业技术的同时,加强师德建设,塑造名师。在学生领域,在打牢文化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鼓励学生参加各级技能大赛、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培育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塑造优质名生。学生亦可在实践中历练,明确人生定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未来所从事的行业中成为佼佼者。这些无形中成为学校最有影响力的品牌。[5]

2.加强内涵建设

内涵建设是关键。什么是学校的内涵建设?内涵是相对于外延而言的,如果说外延是指学校的外观、规模及活动形式,那么内涵即指内容和实质。因而,学校内涵建设的主要特征是提高办学质量,包括师资质量及教学质量。提高办学质量就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本质。[6]

(1)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建设一支符合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方向,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富有特色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办学质量,保障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打造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力求打造出一支能够适应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满足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

(2)以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保障教学质量,以素质教育理论为重要理论依据,促进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7]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论及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意义及重要性,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全面发展教育为手段,不仅是德智体方面的培养与开发,也包括教育为人的脑体、理论与实践、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供条件。因此,我们的教学改革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确立新的质量标准,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延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科学途径。结合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特点,将素质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中,使职业教育体现现代化的特性,“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与从业能力,办出职教特色,使之成为适应现代化经济社会的全面型人才。

3.创造与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学校环境即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是以职业技术本身为载体,通过历代师生的传承与创造所积累的精神成果与物质成果,体现出职业学校更多的如: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质等自身特点。

(1)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建设中的首要任务,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引导着师生的价值取向,增进师生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审美观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首先要合理规划校园,加大校园绿化、美化,各场所的净化工作。特别关注教室、校舍的内装饰,体现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精神,同时将艺术性、专业性融入校园,营造出传统与特色、趣味与活力并存的校园环境。其次,精神文化建设离不开德育,即师生德育工作的开展。人的行为举止靠道德支撑,具有良好道德观念的教师,能够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教书育人,把工作当事业,竭尽全力,当学问去研究,提升自身价值,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学生的优良品德,更是学校良好形象、声誉的体现,学校成功办学的典范。“所学要为世人之师,所行应为世人之范。”是启功先生对北师大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诠释,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学问、知识和技能, 能成为后学的师表, 方方面面,时时刻刻, 都光明正大, 成为社会中的模范。这是德育的最高境界,也是精神文化建设的成功体现。

(2)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学校的开办离不开优质的物质条件。学校的环境优化更离不开物质。物质文化包括教学科研设施、校园建筑、传媒载体等。那么,作为职业学校,就应突显职业学校的特点。大门、教学楼、办公楼、宿舍、实验实训场所、路、草坪、雕塑、广场、路灯等既要体现出艺术性,又要突出学校的职业特色。如我校是金融类院校,可将金融、财经贸易等专业放在校园内显眼的地方,设计几个具有金融类特色的模型或雕塑。实训基地、广场、楼房,都可以用人名或企业名来命名,体现校企合作。校园的一草一木都应体现出较高的养护水平;其次,对校徽、校标、校服、学报、画册、教材、光盘、校园网、宣传栏、宣传标语、指示牌、信封、稿纸、交通工具的标识都要力求美观、有品味、有特色,起到赏心悦目的作用。这些物质设施和外在环境,既是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也是学校内在精神的升华,体现一个学校的内涵和品位。再次,职业学校必须有一流的专业实验实训室、图书馆,因为职业学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实践水平和动手能力上,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施建设必须摆在首要的位置,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将教室、实训、实验、技术服务与生产融为一体,使专业教室具有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实验等多种功能,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

因此,打造具有职业特色的学校环境是提升职业学校竞争力的利器之一,擅于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才能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使之发挥最大的作用。[8]

参考文献:

[1]王利利. 中等职业学校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原因分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

[2]周俊. 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培植路径的思考[J]. 职业技术教育,2008.

[3]曹永安. 用创新打造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J]. 人民政协报,2005.

[4]理清华. 职业学校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5]何雪芬. 泛在学习视角下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思考[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

[6]姜大源.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再解读[M].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

[7]秦殿军,薛俊强. 对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思考[M]. 北方经贸,2007.

[8]邵庆祥. 基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实现途径[J]. 辽宁教育研究,2008.

猜你喜欢
构成要素核心竞争力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自媒体领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成要素及衡量维度
PBL联合情境模拟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商业模式:内涵、构成要素及生成路径分析
影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企业竞争力因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