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家校联合

2016-03-01 15:11
关键词:家校联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项 阳

(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实验中学 辽宁铁岭 112003)



教育需要家校联合

项阳

(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实验中学 辽宁铁岭 112003)

摘 要:目前基础教育已普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然而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却存在了严重的脱节现象,特别是家庭和学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教育孩子不是一个简单是事情,更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家校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一项任务。

关键词: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家校联合

在谈及家校合作的问题,上海徐汇区机关建国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张敏薇说:“其实,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目标一致的,是互相配合的关系,它不存在此强彼弱,一方面发展就会影响着另外一方面的问题出现,它们各有职责,最关键一个问题就是两者必须要同步,要协调,并且有一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合作关系。在这样的一种合力之下,我们的孩子才可能成长得更健康、更快乐。”

一、家校联合的必要性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一个主要教育阵地,而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也对学生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家长职业阶层、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生活经历、思想修养和孩子表现各不相同,在与家长的接触中,我们发现不少家长缺乏系统、科学的教育方法,不知怎样教育孩子,许多家庭都存在着严重的家庭教育问题。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和理解,家庭教育需要学校教育的指导和配合。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养花、养草、养鸟、养鱼,都要先懂得专门的方法,才可以养得好;难道养孩子,不懂得方法,可以养得好吗?”

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这是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方面,现实生活所提出的又一个重要问题。教育的完善,它的社会性的深化,并不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削弱,而是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加强。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受教育者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目标明确,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二、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1.建立家校联系

我们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改变了以往的家委会形式主义,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中。运用现代的通讯手段进行联络,适时进行家访。

2.同盟目标一致

我们还把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情况,认真向家长讲解,并注意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解决好“成人”比“成才”更为重要的问题;二是解决好教育孩子怎样做人,做什么人的问题;三是解决好如何优化家庭育人环境,如何科学培育一个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孩子,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让家长懂得: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成长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且影响甚至左右着孩子一生的道德行为。作为家长,不要认为严肃的说教就是思想品德教育,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在玩中学,在生活中学,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体验认识比简单的说教更富有深刻性。尊重教育与惩戒教育应该是互补的。家长要处理好“宽教”与“严教”、“言教”与“身教”、“自教”与“他教”的关系,学会与孩子沟通,营造健康的家庭氛围,注重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预防教育,教会他们一些自我调节的办法。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效果,达到教育目的,我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家长进行培训。我们让家长知道:良好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对人生、事业、生活起着永久性的作用。

“家”的概念总是与亲人之间的温存、抚爱、关怀联系在一起的。在家庭这个教育环境中,孩子奠定了善与恶,真与伪,好与坏、是与非的基本信念,学会如何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知道应当向往什么、唾弃什么,因此家庭集体中人与人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关系。家庭中成人之间的关系还突出地表现于父母对老人的尊敬和孝顺。有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甚至有些爷爷奶奶更是娇惯隔辈人,要星星不敢摘月亮,助长了家中“小皇帝”的地位,穿名牌,讲排场更是不在话下,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和困难,家长应当引导孩子与爷爷奶奶交朋友,同情和关怀周围需要帮助的老人,培养孩子良好的中华传统美德。像这种家庭教育型的,学校就得通过教育家长,改变教育方式方法来提高认识,互相配合,使得家校教育发挥作用。

父母和老师都是孩子无可替代的教育者和教师。大多数家长热爱孩子,渴望孩子成才,愿意孩子在家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多数家长都能很好地认识这一点。但是不少父母强调工作忙,没有空管教自己的孩子。有时候孩子作业完成的不好,联系家长,家长也会说,孩子学得知识太难了,家长辅导不了,一句“自己没文化”就推脱了责任。甚至直接就把孩子贴上了没出息的标签,把孩子放在学校就不管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如同一双筷子一样,缺一方都会显得无助,只有双方一起努力才会实现筷子的作用。家长依靠学校让孩子接受系统的知识学习,在这一点上,家长无法取代学校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只能承担起教育孩子的一部分,家长如果把教育责任全推给老师,老师同样无法取代家长。尤其是品德教育、习惯养成、性格培养等重要教育任务,更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合作,才能完成。

有时家校之间的相互理解,光靠我们老师自己去说服是不够的。它不仅需要家长和教师之间换位思考,更需要换位行动,用他们自己的切身感觉与其他家长交换意见。

由此可见,家长对学校教育所给与的支持,学校对家庭教育做出的指导,其中学校应起到了主导作用,家庭要有高度的教学素养,学校和家庭教育要和谐一致。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缺一不可。其中学校对其产生的影响更大些,家庭因素对某些学生起决定意义。需要家长配合学校,配合老师,扎扎实实的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学校也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配合,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其中家校联合会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家校合力就有可能撼动一片深林和热土。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

猜你喜欢
家校联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关于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体育教师如何开展家访工作
家校联合 共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