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观”背景下提高初中“大阅读”模式教学

2016-03-01 15:11李培宏
关键词:初中语文

李培宏

(白银市第十中学 甘肃白银 730900)



“大语文观”背景下提高初中“大阅读”模式教学

李培宏

(白银市第十中学 甘肃白银 730900)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实施,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得以不断创新,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初中教学中,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其自身的人文性对学生影响深远,探讨如何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点,文章基于“大语文观”教育背景下深刻剖析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重点阐述了“大阅读”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大语文观 初中语文 大阅读模式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点所在,且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逐渐引起重视,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尤其是大语文观在教学中的渗透作用非常明显,语文阅读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将课内课外有效结合,这也是开放式教学的一种体现。本文探讨了在大语文观理念的推动下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列举了具体的教学模式,以此作为参考依据。[1]

一、大语文观概念剖析

所谓大语文观,其实质上是教学的一种创新,属于新型教学理念,它主要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将生活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使其能够学以致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从教学内容着手,而且还需从生活获取教学资源,以此不断丰富语文教学,课内外知识实现有效融合,进一步拓宽学生思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断增加,感悟语文学习的魅力,促进语文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基于大语文观教学环境下,教师可以运用以下教学模式:依据学生自身的具体情况,满足学生对阅读的需求量,向学生提供推荐文学作品,以此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发掘学生身上潜在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从时代层面分析,语文知识的讲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成下述内容:首先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其次是对生活的积累,最后是情感的体验,这也为初中语文教学拓宽了范围,教学内容更为丰富,且贴近学生生活,加深他们对生活感悟。[2]

二、基于大语文观环境下阅读教学基本准则

初中语文阅读量相对小学而言在数量上有所增多,阅读类型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内涵,于其它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初中生在品读文章时,极易将自己带入作品之中,想象自己是故事的主人公,通过这样的形式与作品产生强烈的思想碰撞,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进而抒发自己的情感,从中感悟生活的真谛。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喜爱使其文章阅读积累量不断增多,学生的心灵受到洗涤,大语文观在这样的环境下推行效果可想而知,教师在开展阅读活动时,要对学生阅读进行指导,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以此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促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

三、“大阅读”模式阐述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爱上阅读才会使其不断累积阅读量,并从阅读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感悟阅读。从目前情况分析,初中教学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忽视了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大部分学生对于语文阅读不感兴趣。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模式,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其感受到语文阅读的魅力,实现知识的累积。例如:某教师在进行鲁迅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这篇文章中讲述了鲁迅童年时代的故事,教师同时引入鲁迅的其它作品,比如《故乡》、《藤野先生》等文章,让学生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了解鲁迅,增加学生的阅读累积,使学生对鲁迅作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将课堂阅读不断延伸,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加深对作品理解

学生阅读能力体现在其对作品的理解上,很多学生有这样的困惑,他们在课内外的阅读上都花费了很多时间,但是成效相对较差,这与学生自身情况息息相关,同时也与教师的引导有着极大的关联。初中生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在阅读的筛选上局限性较大,他们对阅读作品的挑选往往依据自身的喜好,制约了学生的阅读面,阅读知识储备相对不足。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引作用,依据学生阅读倾向,或是喜爱的书籍类型,向其推荐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好的作品。例如:《巴黎圣母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围城》、《平凡的世界》等,这些文学作品或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或是传递了励志精神,这些书籍的阅读对学生而言可谓益处多多,拓宽了学生阅读范围,增加学生知识储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完文学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悟写读后感,由此可以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为深刻,在阅读中积累知识,感悟文学的魅力,进而达到知识传授目的。[4]

3.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大语文观教学环境下,初中语文大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基于此展开。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以及其感兴趣的文章类型,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文学作品,并从发展的角度剖析学生如何提升其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教学,比如慢读、快读、略读等,结合自身经验,向学生传递阅读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正确阅读,使其掌握阅读规律与方法,从而逐渐提升阅读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课外阅读活动的形式开展读书活动,以赛促学,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的正确定位,可以自主进行阅读,且能够理解作品中所要表述的情感。[5]

结语:

综上所述,大语文观环境下,初中语文大阅读教学模式不断创新,进一步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兴趣,继而有针对性的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并且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教学效果,推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得以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张巍巍.“大语文观”背景下提高初中“大阅读”模式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4).

[2]赵莲.培养阅读习惯——创新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模式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3]李国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语文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5(33).

[4]周恒国.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亚太教育,2015(32).

[5]褚宏伟.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思考[J].成功(教育),2010(07).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红色文化教育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浅析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