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在解数学题中的心理障碍研究

2016-03-01 15:11刘晓燕
关键词:数学题心理障碍初中生

刘晓燕

(白银市第十中学 甘肃白银 730900)



初中生在解数学题中的心理障碍研究

刘晓燕

(白银市第十中学 甘肃白银 730900)

摘 要:主要研究初中生解数学题的心理障碍,介绍了初中生解数学题时容易出现的心理障碍,并对其相应的疏导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生 数学题 心理障碍

数学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核心学科,初中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好数学教学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健康的心理是数学学习的前提基础,但是初中阶段,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逐渐凸显,学生之间在数学学习上的差距逐渐拉开,一些后进生对数学解题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障碍,需要对这些学生进行适当的疏导,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提高数学成绩。[1]

一、初中生解数学题的常见心理障碍

初中生解数学题容易出现思维惰性、惯性和思维定势等心理障碍,其根本原因是解题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2]

1.思维惰性

思维惰性是学生在学习和大量机械解题训练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很多学生在解题中,读一遍题目之后如果不能直接看出应该应用哪条公式、性质和定理进行运算,不能直接求出结果,就会直接看下一道题,将这道题直接Pass,认为自己不会做,缺少探索精神。也有一些学生不能灵活的应用公式定理,直接盲目套用,不愿意在定理公式的应用和概念理解方面动脑筋,过分依赖教师讲解,自己不愿意认真做题,思想狭隘,将数学学习变为对教师解题过程的模仿,对于错题也不够重视,不能对错误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而是抱怨自己没有发挥好,而这只是为自己的不努力、思想懒散和懒惰找借口。[3]

2.思维惯性

思维惯性和惰性思维之间是伴生的,同样是题海战术导致的问题,一些学生在还没有通读题目时,就开始罗列公式套入数据,凭借自己的解题经验进行解题,往往因此忽略了题目中的隐藏线索,最终因为粗心导致错误。

为了改正学生的思维惯性,教师需要强调学生的审题,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养成审题的习惯,教师可以在课后作业中体现出这一点,布置一些需要同学认真阅读题目才能够找到解题线索,否则就容易出错的题目,学生在吃几次亏之后就会意识到阅读题目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从教师方法方面入手,通过“变式教学”等强调多方面认识问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方式,打破思维惯性。

3.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长期心理操作过程中形成的倾向性,学生在学习掌握了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之后,会受到自身积累数学经验的影响,解题过程中不自觉的遵循以前的解题规则,导致学生思维呆板狭隘,数学解题过程出现程式化、应变能力弱的问题。例如在小学阶段,学生都通过列算数式解决应用题,本来列算数式是一种比较抽象复杂的解题方法,但是学生经过长期训练习惯了这种方法,对于初中涉及到的比较直观和容易理解的列方程解题方式却比较不习惯,用列算式的思路去方程,出现了解题困难的问题。

二、初中生解题心理障碍的疏导策略

1.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的营造

轻松的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排解学生的负面情绪,学生能够更加自由的进行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从而更容易打破思维定势,抵抗思维惯性,维持学生轻松、积极、认真的健康心理状态,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避免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不应该过分高调的发布数学成绩,但是应该对优秀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同时鼓励后进生,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并没有放弃自己,从而树立起数学学习和解题的信心。教师给后进生施加压力时要掌握好度,不能让学生因为过分焦虑而自暴自弃,而是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压力,从而静下心来认真做好解题训练,配合教师适当的学习策略指导,消除解题心理障碍,提高解数学题能力。

2.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无论是思维定势还是惰性或者惯性,其根本原因仍然是对数学缺乏兴趣,学习热情不佳,因此在解题中思考不积极,过分依赖以往的解题经验,求知欲不强烈。想要消除学生的解数学题心理障碍,最根本的措施是激发学生解数学题的热情。因此教师可在布置习题时选择一些有趣味性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题训练中,教师就可以布置这样的题目:[4]

将若干只鸡放入若干笼中,若每个笼中放4只,则有一鸡无笼可放;若每个笼里放5只,则有一笼无鸡可放,问有多少只鸡,多少个笼?

这样生动鲜活的题目比单纯的x+y类题目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这类生活化的题目对锻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着很大益处。

3.学习态度的养成

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好的学习成果的前提。一些对于数学解题比较抵触的学生存在着这样的心理,即“我已经会算加减乘除了,上街买菜找零钱什么的完全够用,学解方程、学几何又有什么用呢?”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开导,告诉学生们“现在感觉不到数学有什么用,是因为掌握的知识很有限,方程是一切涉及到数学模型的现实问题的解决工具,大到神舟载人航天宇宙飞船的运行轨迹,小到分子原子的化学反应控制都需要通过解方程进行计算,而几何证明题看似在生活中没有用处,但是几何题体现出的朴素的‘证明’思想,是一切科学事业严谨性的集中体现,例如前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的失事原因仅仅是忽略了一个小数点。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工具,无论你将来想做什么,都应该学好数学。”在适当的心理疏导之下,学生将消除对解数学题的厌恶心理,端正学习态度,在解题中更加积极的思考,从而走出思维定势,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加快解题速度。[5]

结语:

初中生解数学题心理障碍的疏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工作,教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因为学生在解数学题时很容易因为长期计算不出答案失去耐心和信心,负面情绪长期积累导致学习热情的丧失,因此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并通过对学生解题情况的分析了解学生存在什么样的解题心理障碍,对症下药进行适当的疏导,消除学生对数学题解题的抵触心理,提高学生的解数学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庄永校.初中生在解数学题中的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J].新课程导学,2013(12).

[2]丁立红.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毛颂.初中数学后进生数学学习心理问题转化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李太辉.解决初中数学学困生心理问题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5]肖霄.初中生函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数学题心理障碍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解数学题后的思考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一道高考数学题的多种解法オ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