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2016-03-01 15:11李德红
关键词:家校联合情感因素感恩教育

李德红

(临朐县城关街道井田村小学 山东临朐 262600)



怎样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李德红

(临朐县城关街道井田村小学 山东临朐 262600)

摘 要:采取“以课本中的情感因素为诱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家校联合”、“开辟感恩教育专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打开心结”六种方法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收到了明显效果。

关键词:情感因素 家校联合 感恩教育 心结

现在很多学生情感冷漠、麻木,不懂得感谢、不知道感激、不会感动,对这些患有“情感冷漠症”的孩子,对这些不懂得感谢、不知道感激、不会感动、只知道汲取的一代,我觉得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课,因为一个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即使将来在事业上再有成就,也不是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鉴于这种情况,我觉得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于是,我采取了“以课本中的情感因素为诱因”、“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家校联合”、“开辟感恩教育专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打开心结”六种方法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收到了明显效果。

一、以课本中的情感因素为诱因,启发学生的感恩意识

我把课堂作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主阵地,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情感美文,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并以此生发开去,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下面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谈谈我是怎样挖掘课本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进行感恩教育为主线,从“朱自清流了几次泪?每次为什么流泪?”导入新课,我引导他们带着感情在字里行间寻找答案,同学们被“父亲”的“背影”感动着,同时也被朱自清对父亲的理解和感激教育着。看到同学们渐入情境,我趁热打铁,给学生读了自己在《齐鲁晚报》上发表的一篇《父爱深深》的散文,学生们一听是自己老师写的,更加有兴趣了,我读着读着,自己哽咽了,学生们趴在桌子上流泪了,师生达到了情感的共鸣。我没有就此满足,让他们闭起眼睛,仔细地想一想:“我们的父母是怎样对待我们的,而我们又是怎样回报的?”。思考之后,我有意识地让几个家长反映在家表现不好的学生起来回答,虽然他们的回答不尽完美,可从他们的眼神中我感觉到了他们的心灵受到了触动。我又提问了几个一向很懂事的学生,他们对父母深深的感激和理解让我们感动。此时,下课铃响了,我没有就此罢休,赶紧调了一节课,继续给学生“升温”。我让他们以“我的父亲(母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叙述父母对自己关爱的细节,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这次作文,是写得最成功的一次,不仅文章写得好,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发自肺腑的话语令我感到欣慰,让我看到了感恩教育的成功。作文讲评课上,我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自己的作文,全班同学再次受到了感恩教育。

总之,对每篇课文中的情感因素我都进行充分地挖掘,并加以拓展延伸,从学生的内心深处激发情感。我不仅教育他们感恩自己的父母,还教育他们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社会、感恩大自然……

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为了将感恩教育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我经常在饭前、饭后和课余时间深入学生中间,和他们一起体验感恩的快乐。一次,我发现教室的垃圾桶里有学生扔掉的几个馒头,我知道一定是在教室吃饭的学生干的,我没有当面责备他们,只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把馒头扔进垃圾桶里对吗?”此后,教室的垃圾桶里再也没见过扔掉的馒头。还有一次上课前我走进教室时,看见两个男同学紧握拳头,怒目相向,一副剑拔弩张的架势,看见我后,虽然握紧的拳头松开了,可愤怒依旧写在脸上,我把他俩叫到教室外,问清楚原因后,我没有像以往那样分析谁是谁非,而是教育他们珍惜在一起学习、生活的缘分,珍惜同学之间的友情。当他们带着笑容走回教室时,同学们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我想何不抓住这个机会,对全班同学进行一次感恩同学的教育呢?我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我记忆犹新的《第七条裙子》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告诉他们同在一个屋檐下相处,是天赐给我们的缘分,发生摩擦、误解是难免的,但只要我们心怀一颗感恩之心,宽容大度地对待一切,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同学情,等待我们的一定是灿烂的阳光。这次感恩教育后,同学之间打架斗殴的事极少发生了。我还积极给学生创造感恩的机会,班里的黑板擦坏了,我故意拿起来左看右看,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看他们有没有自觉行动,还真见效了,第二天黑板擦就被一个平时很内向的同学买来“502”粘好了,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了这个细心的同学,告诉他我们都很感激他,同时也教育其他同学应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懂得付出,学会感恩。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感恩教育内容

为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我带领他们去福利院参观,让他们感受到孤寡老人内心的孤独,进而善待自己的父母;让他们看看那些失去父母的孤儿,从而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我还带领他们去过聋哑学校和智障中心,让他们通过对比,懂得该怎样感恩。还有一次,我发现了一个在垃圾中生活的乞丐,回校跟学生叙述后,他们央求我带他们去看看,我便答应了他们,学生们非常高兴,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许多吃的、穿的给这个乞丐带去。并且后来他们还经常去给这个乞丐送吃的。通过以上这些校外活动,逐渐培养了学生们的慈悲心、同情心和惜福心。

另外,我还将中国的“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教师节与西方的“母亲节”、“父亲节”定为班级的“感恩节”,在这些节日来临前,我都提醒学生用最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亲人、对朋友、对老师的感谢。

四、帮助学生打开心结,扫除感恩教育的障碍

通过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后,我发现学生们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可同时我也发现个别学生对许多应该感恩的人依然冷漠。我通过找他们个别谈话和侧面了解,终于搞清楚了问题的症结,原来有些学生心中有打不开的结。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让学生把自己的心结写在一张纸条上送给我。我一一帮助他们分析、解决问题。如有个学生对他的数学老师意见很大,原因就是数学老师曾挫伤过他的自尊心,这个学生一直耿耿于怀。我就把这位老师的优点一一列举给这个学生听,告诉他说,尽管老师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不是很正确,可他的出发点是好的,教育他一定要体谅老师的良苦用心,学会换位思考,学会适应,懂得感恩,这个学生终于想通了。我又找到这位老师谈了谈这个问题,这位老师主动地跟学生道了歉,他们的师生关系一直到现在都非常融洽。那一段时间,我一共帮助他们解决了26个问题,找家长、学生、老师谈了60多次话,终于将学生思想上的疙瘩解开了,学生们心里透明了,感恩教育终于畅通无阻了。

猜你喜欢
家校联合情感因素感恩教育
关于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情感因素与外语教学
情感因素对高校训练队训练影响分析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感恩教育”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
网络学习社区中情感因素和社会因素分析
体育教师如何开展家访工作
家校联合 共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