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民办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2016-03-01 15:11
关键词:社会因素文化发展民办高校

李 悦

(长春财经学院 吉林长春 130122)



吉林省民办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李悦

(长春财经学院 吉林长春 130122)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得到空前发展,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走向社会,这就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而民办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发展,就必须重视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本文就吉林省民办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进行了相关研究,制造促进吉林省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 文化发展 社会因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不断发展,在短短数十年的发展中,高等教育正趋于普及化,这就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巨大压力,而高校毕业生在市场就业中也呈现出弱势地位,并且这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成为各大高校的重要课题。[1]

一、社会经济转型、文化发展对吉林省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

1.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与改变

国内企业人才资源的社会竞争与社会转型期的就业岗位整体趋紧的背景下,致使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加剧,优胜劣汰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导致大学生就业愈来愈难。国内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日益吃紧、严峻。与之相应的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变得更加的困难。严峻的市场就业竞争和相对不完善的市场就业机制造成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三本民办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模式、途径和方法也发生了变化,每年的毕业季同样也成为难就业季,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2.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用人制度不合理

社会上一些用人单位对名校、高学历的追捧,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信心不足。部分企业随着用人自主权不断扩大,单纯追求高学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用研究生的不用本科生,用名校、一本大学毕业生的不用本三大学生。一些民营、中小微型企业存在人才消费短视行为。小微企业在发展中,由于很难招到名校毕业生,即偏向对三本本科毕业生的选择,一些小微企业用人不规范,不能及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规避承担社会保障责任,损害了三本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使得民办高校的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失去信心。

二、多措并举,探索破解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难的具体路径

1.多种方式拓宽就业渠道

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迁涉到成千上万个家庭,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社会性问题,由于民办高校性质的特殊性,更应结合自身企业出身的性质,密切联系企业、行业用人需求,与校外企业建立稳定的人才供需关系,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非公企业、中西部地区就业,并结合国家创业扶持政策,加大对民办高校学生创业培训,引领民办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使广大民办高校学生“有业可就”。

2.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就业理论指导,促进求职技能的提升

通常情况下民办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求职技能培养的时候,主要是以相关讲座和就业指导课程为载体来实现的,这种教学模式就会让学生产生枯燥和乏味感。因此为了有效地改善以上现状,就必须注重理论指导和实践能力的整合,并将就业指导实践活动和就业指导理论知识培训计划等特色培养方案制定出来,同时开展就业指导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并且针对学生专业的不同定期开展针对性专题讲座,使学生能够明确市场竞争的压力和自身所处的位置,并将就业方向明确。[2]

3.开启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学校以企业用人协议为依据,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组织人才培养工作,实现产销链接,对口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达到学生、企业和学校的“三赢”效果。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可以有针对性的做好专业学习。通过订单式培养方式,企业也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在企业的实习实践,很容易融入到企业中,习各适应期缩短,从而极大地节约了培养成木和时间。

4.加大对吉林省民办高校的宣传力度,营造平等就业氛围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发展起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总体而言是规范办学且卓有成效的,既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又为国家培养各类高端技能型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因而吉林省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媒体应像关注公办院校一样正确对待民办高校,政府应在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配套公共交通措施、当地治安管理及民办高校学生免费享受就业推荐机会等方而给予有力支持,使民办高校能集中力量办学,解决民办高校后顾之忧。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包括吉林省在内的全国民办高校均面临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通过当地政务出台相应政策给予支持,并加大民办高校宣传力度,扩大民办高校知名度,同时民办高校自身也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促进民办高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光华. 民办高校如何注重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拓宽就业渠道[J]. 品牌,2015,04﹕163.

[2]王黎娜. 浅议提高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J]. 现代经济信息,2015,15﹕428.

猜你喜欢
社会因素文化发展民办高校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唐宋交通发展对文化交流影响几何
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网络学习社区中情感因素和社会因素分析
语言接触角度下的英源外来词的发展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民办高校应用型本科创业教育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