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养培养与提升*

2016-03-01 15:11何妮娅
关键词:素质培养全媒体高校图书馆

何妮娅

(四川音乐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养培养与提升*

何妮娅

(四川音乐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职能和服务方式也发生较大变化。这为高校图书馆实现全媒体化提供了可能,目前高校图书馆在许多领域已实现了数字化。但是对图书馆馆员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工作在高校图书馆中的管理人员也要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素质,来满足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的需要。本文就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分析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的素质,提出一些提升图书馆员的素质的途径。

关键词:全媒体 高校图书馆 素质培养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高校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 CY2014188

引言

在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服务范围不再局限于图书馆内,而是逐步延伸到馆外,并且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享受服务。图书资料由纸质的图画、文字形式发展为数字化的影像、声音、图像等多媒体形式。图书馆员的工作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馆内的书籍进行筛选、整理,再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可以为用户提供多功能的查询、检索和综合网络服务。所以高校图书馆馆员必须掌握图书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不断开发利用文献信息及应用新技术的职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改善服务态度,保证服务时间,提高服务质量。[1]

一、高校图书馆员的工作现状

由于我国高校的历史原因和人们的认识原因,图书馆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后勤部门、服务部门,不被重视,图书管理工作无非是借书、借书、购书、藏书,极为简单,稍微有点知识的人就能干好,在用人方面比较随意,导致现在图书馆员队伍结构不合理,普遍缺乏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参差不齐。再加上早期的图书管理工作较为单调、乏味,许多的图书馆员对工作失去热情,得过且过,存在职业倦怠,养成了懒散的工作习惯、懈怠的工作作风,以致在图书馆数字时代来临的今天,难以适应图书馆发展的需要。[2]

二、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

1.扎实的专业基础素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各科学之间交叉、融合,综合性越来越强,图书馆学也相应走向多学科结合的综合化道路,成为一门既具有应用科学、社会科学性质,又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综合性学科。因此,一个合格的图书馆员,必须具备厚实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网络信息时代的图书馆是一个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电子网络资源系统,既包含本馆内的图书文献,又包含国内外其他图书馆的文献资料,还包含各种网络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料,要求图书馆馆员还应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

2.为读者服务的良好素质

高校图书馆馆员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图书馆又是一个与读者、与人打交道的职业,这就对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服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正热爱图书馆工作又有很好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的人在图书馆工作,高校图书馆软实力的增强才会有保障。高校图书馆馆员具备为读者服务的良好意识,要树立并发扬甘为读者做人梯的奉献精神,坚持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提升自身的服务品质和工作质量,转变服务方式由被动到馆和简单咨询服务向信息化的主动知识服务转变。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基础性服务、个性化服务和高层次服务。

3.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

当前的图书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而是逐渐演变为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的综合服务场所,信息的载体不再是单一纸质品,而更多是以数字形式呈现的现代化设备,对文献资料的管理由单一的加工、整理、保存转变为搜集、加工处理、数字化、网络化、共享、传递。读者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多是通过数字查询和网络搜索等,计算机管理成为数字时代图书馆管理的重要标志。这些变化必须依靠信息技术手段才能完成,这就要求图书管员既要具有图书情报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将文献资料整理、加工、数字化、网络化的能力;具备运用各种平台、软件管理文献资料、读者信息等的能力;甚至具备网络管理维护、服务器架构、开发软件系统等能力。如此不仅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使读者方便选择各种引擎,迅速、准确地找到所需资料。

三、提升高校图书馆员素质的途径

1.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高校图书馆作为教育的重要阵地,要求馆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操守。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正确的理念武装馆员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辨别力和敏锐性。大力宣传和表彰优秀图书馆馆员,以优秀人物为榜样,强化敬业意识、职业规范意识。积极培育图书馆价值观,把“爱馆奉献、甘为人梯、创新理念、增值服务”作为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服务准则,并贯穿于日常工作中,使之成为馆员牢固的内心信念和自觉的行为习惯。广泛开展诚实守信、服务读者、奉献社会优质服务活动,增强馆员服务读者的责任感、使命感。[3]

2.开展岗位培训

首先需要根据不同的业务进行岗前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图书馆学的基础课程。可以很好的提高基础较差的馆员的能力,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其次要有计划地组织岗位培训,培训的重点要放在岗位的实际管理和学术的深入研究。可以通过参加专家的相关讲座和座谈会等,来拓展馆员的知识面。最后,需要有丰富经验的老馆员来带领经验不足的馆员,在各个方面提供帮助和指导。

3.建立健全制度机制

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将竞争引入图书馆日常管理中。在用人上革除传统的论资排辈模式,建立能上能下、灵活多变的用人机制,实行公开聘任、双向选择、竞争上岗,营造能者上、庸者下氛围。实施定期考核制度,图书馆的各项专业技术岗位都要制定出各自的考核内容和标准,建立业务档案,年底进行评比,并把考核结果与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和奖金发放挂勾,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作为学生和教师阅读和学术活动的主要场所,对学校的教育、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全媒体时代的图书馆员面对都是高校有一定文化水平,知识层面比较高的人群,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素质、为读者服务的良好素质、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才能更好的服务读者。通过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岗位培训、建立健全制度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全媒体时代的图书馆管理一定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董焱.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与图书馆员[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0

[2]赵新龙.高校图书馆工作: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3]刘广明.信息时代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素质培养全媒体高校图书馆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及人员素质的培养
生物工艺实验教学特点
素质培养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研究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浅谈小学图书管理员的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