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农村科学课的有效途径

2016-03-01 15:11余善从
关键词:科学课农村

余善从

(湖北省房县大木厂镇大木小学 湖北房县 442116)



上好农村科学课的有效途径

余善从

(湖北省房县大木厂镇大木小学 湖北房县 442116)

摘 要:小学科学课,作为新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学科,老师的认识有偏见,把科学课当作搭头课,认为学校只看重语、数学科成绩,不重视科学课的教学。针对这种现状,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上好农村科学课: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采取灵活多样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用趣味科学活动创设情境 、因地制宜,自制实验器材、提高专业素质,势在必行、师生互动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关键词:上好 农村 科学课

小学科学课,作为新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学科,我认为要上好这门课当务之急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1.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解放学生的嘴巴,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我在教学中不设限,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想说就说,想问就问,有不同的认识允许争辨,培养他们发言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动手,多给学生尝试的机会,小学生好奇、好动、好玩,他们对什么都想摸一摸,玩一玩,做一做。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在教学中我积极创造条件,尽量满足他们的动手要求。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是引起思维的动因,当问题刺激大脑,大脑就会大大加紧活动,甚至产生自己也意想不到的新认识和好办法来。因此在教学中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对于激发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有重要意义。

2.在探究活动中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解决问题。如:在教学《谁装得水多》时,我模拟了生活情景,为了让学生的聪明才智有施展的机会,我在上课时,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或提出不同的方法解决难题。 如:三年级《科学》上册《各种各样的叶》,如果按课本上介绍的拓印叶子需要颜料,但许多同学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没有买到颜料,于是我让学生尝试用其它的方法拓印,有的学生把纸蒙在叶子上用铅笔进行拓印;有的用蜡笔来印,有的直接把拣来的落叶贴成图案。通过不同的探究方法同样达到目的,实现学习的目标。

3.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促使学生科学探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靠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有一名学生,家中几年前在一块较低洼的地上种了许多荔枝树。一天,他告诉我,他家这块地上的许多荔枝数莫名其妙地枯死,不知是什么原因。于是我和他回家仔细观察,发现荔枝树周围有许多积水,拔出枯死的树,发现根部没有蛀虫,但有霉烂的现象,所以排除了蛀虫的因素,应该是根部长期泡在水中缺氧的所至。于是我让他们组织科学探究小组开展探究活动,他们查阅资料,分析原因,寻找挽救的方法,最后学生想出增设排水沟和加高荔枝栽种穴的解决方法,收到的明显的效果。学生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要逐步养成从“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比较——解决问题——类化经验”的科学探究模式。在农村小学低年级阶段的科学探究,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自主探究的意识。

二、用趣味科学活动创设情境

科学探究活动是一项兴趣盎然的活动。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可以看到或亲自感受到自然现象的演化或自然事物的形成过程并对此会有深刻的印象,有时还会激起学生创造性地活动。情境教育科学课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取灵活多变的实验方法,巧妙地安排新异有趣的实验,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创设寓教于乐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进行科学探究。如:上《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当学生们发现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有沉浮不同的现象时产生了想要研究的浓厚兴趣。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结果呢?研究的方式很多,有实验研究、有观察法、查询资料等,不管产用哪种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推理能力至关重要。学生们发现问题以后,大胆的猜想推理开始了,他们根据已有的经验猜想,那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肯定是盐水!教师问:“你怎么知道的?”我从书上看来的。怎么证明呢?用嘴尝。这是个好办法。但面对一种新的陌生的液体,先不说其危险,液体是不是卫生都不知道,怎么可以轻易地放到嘴里尝呢?有学生提出可以把这种液体放到太阳底下晒。有学生提出反驳,那要晒到什么时候呀!又有学生提出可以用火烧的方法等等。师生间的这种相互交流既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想知道爱提问的好习惯,又进一步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学生们这种旺盛的研究欲望,大胆猜想,想要探究到底的决心,真是科学精神的具体表现。学生选择好实验方法后开始实验取证、交流。学生们通过这样的活动从中领悟到,科学研究的方法过程:从问题产生、到研究计划的制订、取证实验的开始和最后交流总结。学生们在探究中理解科学培养了能力。

又如教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让瘪了的球鼓起来》时,我用一个“喷泉”实验,学生被这一新奇的现象吸引住,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学生知道了自然界中有很多很多有趣的现象。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还要创造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气氛中自觉、主动的去完成对自然现象的探索。

三、师生互动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农村的孩子朴素善良,天真可爱,在教学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对教学而言,课堂中营造教学的和谐性,建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师生关系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对学生而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在教学活动中要讲求民主的教风,教态要自然,态度要和蔼,给学生以微笑,给学生以自由,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大胆的怀疑,大胆的猜测,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不要害怕节外生枝,允许学生给老师指出缺点错误,让课堂在和谐的氛围中深入。这些都是有效教学的强有力的保障。

农村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这还需要我们更多的去思考、创造性的去设计、艺术性的去实施,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农村小学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探寻出一条新途径。

猜你喜欢
科学课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透过细节抓本质——关注探究教学细节,体现科学课的科学本质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为一二年级小学生准备科学课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科学课教学反思
科学课不利因素的实验改进
浅谈科学课中实验的运用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