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病”的抗体
——“Y计划”

2016-03-01 15:11田儒基
关键词:晨光心智定位

田儒基

(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北京 100144)



“大二病”的抗体
——“Y计划”

田儒基

(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北京 100144)

摘 要:目前,“大二病” 现象在高校普遍存在,“大二病”简单概括就是在学业、思想、感情、人际关系等方面出现各种问题的高潮期,这种现象普遍在大二时期出现,因此被称为“大二病”。为预防和治愈“大二病”,学校制定“Y计划”,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健康有序地进行。

关键词:大二病 Y计划 大二病;

所谓“Y 计划”就是学校学生工作部门针对当前大学生特点,为在校生量身定做的励志、成才计划。“Y计划”的内容可以简要地概括为“1.2.3.4”,具体为明确“一个定位”,展开“两项修炼”,消灭“三个敌人”,完成“四个阶段”。“Y”是一个树杈形状,寓意由于定位的不同而分岔为不同的路径选择,也有“Yes, we can”之意,具体来讲,是旨在全面提升大学二年级学生学习动力而制定的行动计划,目的是使其顺利度过大二低潮期,促使其内力觉醒,从而掌握学习福利,在思想境界、学业规划、人生理想方面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打下良好基础。如何把“Y计划”实施下去,真正做到促使大二学生的内力觉醒是现在的重要任务,为此,必须按照成长的心理历程严格有序地执行“Y计划”。

一、明确一个定位,设立成长纬度

所谓“明确一个定位”就是基于对成长或者成功的渴望,自我激发生命学习的潜能,用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去为未来的自己做一个相对清晰的定义。

针对现在学生普遍的想法多、行动少的情况,学生的学习计划多是在没有全面认识自己的情况下制定的,这导致很多计划无法实施下去,最终“夭折”。而在军训期间开展“深海行动”, 在酷日和严格的军事训练中,尽可能地用让其认识到自己的意志和承受压力的能力,通过每天的连队交流,实现准确的自我定位,只有做到充分自知才能产生基于成长的渴望,进而制定符合自身需要的规划,激发学习潜能,否则将原地踏步、一事无成。为此,学生可以按照以下三个纬度明确定位自己,制定阶段目标,激发学习潜能。

成功的历程总在最关键的第一步决定着人生的方向,在众多的“Y计划”讨论会中不断认识、反思自己,默默给自己本身定位,制定阶段性目标,勇敢踏出第一步,助力飞翔未来梦。

第一个纬度——基于成长的渴望。每个人都是希望自己能成功,但是每个人都知道,成功之路艰难。追求卓越是人的优秀品质,但是现实中的困境,我们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卓越上,但是却忽视追求的那种刻苦,追求的那种艰难不懈和那种刻骨铭心的努力。所以,一定要清晰自己的定位,清楚自己的期望,并为这种成长和卓越的渴望而付出努力。

第二个维度——激发学习的潜能。激发学习的潜能,首先要认清自己,了解自己需要什么,通过阶段性目标的不断实现,逐步树立自己的人生自信。站得越高,看得就越远;知识掌握得越多,获得的智慧就越多,人生的能量就越大!成功或许是一种可能性,为了这种可能性,我们要让时间成为我们脚下的台阶,一步一步地提高。

第三个维度——阶段性目标。阶段性目标中的阶段可长可短,目标可大可小,关键是目标要有价值。成功总不是一蹴而就,目标的制定要根据现有阶段的学习状况和努力程度而定。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为学生不断向前奋斗也提供动力和自信,也会使学生更能一步一步轻松地接近自己的目标,而不是终日烦恼抱怨目标的不可行性。成功的实现从来都是由小到大的过程,每个阶段目标的实现正是对自己能力的最大肯定,也为成功提供最大可能。

二、展开两项修炼,促使内力觉醒

所谓“展开两项修炼”,具体包括改善心智模式和实现系统思考两项修炼任务。作为开展两项修炼的重要部分——改善心智模式和系统思考,成为治愈“大二病”的关键环节。

心智模式是固化了的思维模式。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这里的态度实际上指的就是心智模式。改善心智模式要求我们首先要开阔眼界,善于在对比中换个角度、多个角度看问题,在对比中去改善;其次,要求我们提高境界,善于“站在伟人”的肩上看问题,在吸收借鉴中去改善。比如在学习上,总是为失利、失败找借口,就是有害的心智模式;而总是为成功不断创造条件,就是有益的心智模式。当同学们步入大学二年级,明确目标定位后,需要将我们的心智认认真真地“清扫”一下,把不科学、有害的那一部分坚决地扔进“垃圾桶”,用先进的理念支撑我们的实际行动。

“系统思考”就是以整体的观点对复杂的构成组件之间的连接进行研究。事情的复杂性要求我们考虑问题时要整体而非局部、动态而非静止、本质而非现象地思考。为了能让知识和智慧更好地汇集起来为自己所用,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系统思考,以形成更深厚的知识体系。

在我们的专业、学业和事业中,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必须用系统思考来把握、去认知。目前,学校开展“攻科营”、“相约晨光”等计划,提供最大福利保障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通过“攻科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福利,改变学习的态度,清扫不及格科目,丢弃学习不自信的心理阴影;通过“相约晨光”活动,锻炼其意志,改善心智模式,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对事物的整体性系统思考。

三、消灭三个敌人,铸就健康心态

学生所处的班级、宿舍,往往就是学生接触最多的社会,而影响学生社会健康发展的主要就是“三个敌人”,分别是“嫉妒”、“猜忌”和“依赖”。这里强调的是同学们作为集体成员,一定要避免的三个个人问题。消灭敌人首先要发现敌人,要了解敌人的特点和特征。

“嫉妒”的英文表达为envy,在英文中envy还有“羡慕”的意思,所以很多嫉妒是与羡慕相伴随的。嫉妒具有指向性,即将不好的情绪和行为指向了被嫉妒的对象,认为是别人不好导致自己不快;嫉妒具有狭隘性,即对他人的评价有失客观,通常从自己畸形的、偏狭的视角去看待别人;嫉妒还具有伤害性,对他人的嫉妒会激发出非理性的情绪和行为,甚至会直接伤害被嫉妒者,导致不良后果,甚至形成恶性循环。嫉妒给我们的启示有以下三点:第一点,如果你一旦开始嫉妒了,赶紧调整,你要意识到那可能是自卑的开始。第二点,过度的比较是嫉妒的催化剂,不要过度去比较。第三点,学会欣赏。学会欣赏是治疗嫉妒的良方,要学会欣赏,欣赏别人,互相欣赏,欣赏自己,要懂得自己的善良是最美的,懂得自己的坚强是最有力量的。

猜忌是信任堡垒崩“挥锹人”。大家认为彼此之间的猜忌可能是最痛苦的。猜忌的后果就是失去自信,把自己对自己的否定和担心解释在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语言和行为上,这无非就是自己与自己的心理斗争,自己对自己的不自信,彼此间的信任基础也会土崩瓦解。因此,第一,要客观地认识自己,提高自信。第二,要理性地交往,了解外在的世界,就像齿轮似的,你可以比我大,我可以比你小一点,但是你有你的轨道,你可以转动,我同样可以转动,看起来我比你小,但是只要我们吻合了,我们能把这个齿轮咬合住,不一定是大齿轮带小齿轮,也有可能是小齿轮带大齿轮,我们彼此尊重。

进入大二阶段,“Y计划”开始进入实施阶段,经过“深海行动”中,学员之间的同吃同住、同训练、同奋斗,学生之间消磨部分不平感,逐渐开始敞开心扉接受更多朋友;在相约晨光、攻科营等活动中,同学间互帮互助,消除猜忌和嫉妒。 “抱团”现象开始不断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理解、宽容以及比、学、赶、帮、超的融洽氛围。

“Y计划”的四个阶段分布在大学四年的各个时期,具体而言分为动员部署阶段、深刻暑期实践阶段、大二上学期实施阶段、大二下半学期冲刺阶段。四个阶段承上启下,在整个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

第一个阶段——动员部署阶段。每个人的思想犹如海上的冰川一般,展露在外的只是内心很小的一方面,有很多消怠的思想则像沉寂在海平面以下的冰川,体量和规模远超前者。利用军训期间开展的“深海行动”, 在酷日和严格的军事训练中,尽可能地用顽强的意志去清除像藏在深海的冰山一样藏在你们内心深处的那些思想垃圾和负能量。让自己变得积极起来,找到自己的目标。

第二个阶段——深刻暑期实践阶段。学生应该利用暑假做与未来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沉淀思考,假期结束回来后要与大家分享。暑假时间相对较长,一定要找一项特别有意义的事情锤炼自己。比如说,能不能做一次义工?能不能去扫扫大街?能不能约访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聊聊他成功过程中的最艰难的困惑?能不能找一所比较困难地区的学校去支教,看看那里的孩子需不需要“Y计划”?同学之间共同激励,行动起来。

第三个阶段——大二上学期实施阶段。学校组织相约晨光活动,包括晨读、晨练等活动。同学们每天多练一小时,多学一小时,少打一小时,打什么?或者打牌,或者打DOTA,现在都不能打,所以一定要给自己有一个相约晨光的机会。还有利用好“21天理论”,所谓“21天理论”就是通过21天的重复动作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习惯。21天能形成一个初步的习惯,然后90天里再把这个模式给它加固,如果再用2个90天,或者说是3个90天,你可能一定能把好习惯保持得很好。所以在大二上学期大家一定记住:你们一定要“相约晨光”,坚持每天多练一小时,多学一小时,少打一小时;用“21天理论”证明自己的价值和梦想的力量,养成新的好习惯。

第四个阶段——大二下半学期冲刺阶段。在大二下学期,同学要用具体的成果来支撑人生自信和未来发展,不应该像“大二病”描述的那样,到了大二结束时,发现同学之间的差距真的越来越大,那不是应该看到的结果。到那时应该看到,大家依然自信地走在这样一条路上,度过了这样一个分岔口,以后人生无论是怎样的分岔,无论是怎样的发展态势,都没有关系。

总之,“Y计划”就是“大二病”的一个抗体,是学生自信人生的一个支点。现在我们要改变的是“大二病”现象,它的支点是“Y计划”,那么杠杆是什么呢?就是坚持,要学会坚持,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最难,因为少了坚持,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最容易,因为有了坚持,坚持是一种品质,一种智慧,一种能力。我们衷心地希望大家能深刻理解 “Y 计划”的内涵,尽快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Y计划”,并且落地实施。

猜你喜欢
晨光心智定位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书评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晨光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晨光与小鹿
甘露珠宝 匠心智造,创新引领未来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晨光
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