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网络型业余羽毛球俱乐部发展现状研究

2016-03-02 07:21刘建生蒋美星阮雅芳
体育科学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现状

刘建生,蒋美星,阮雅芳

(1.福建师大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2.福建省残疾人运动管理中心,

福建 福州 350001;3.福州市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7)



福建省网络型业余羽毛球俱乐部发展现状研究

刘建生1,蒋美星2,阮雅芳3

(1.福建师大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2.福建省残疾人运动管理中心,

福建 福州 350001;3.福州市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7)

摘要:以网络型业余羽毛球俱乐部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帕雷托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了福建省业余羽毛球俱乐部的发展现状,以期为福建省网络型业余羽毛球俱乐部更好地发展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型业余羽毛球俱乐部女性会员参与度较高;会员的年龄分布趋于年轻化,经济收入以工薪阶层为主、会员职业呈现多样化;俱乐部管理者基本上是羽毛球的爱好者,有着可贵的志愿精神和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关键词:网络型;业余羽毛球俱乐部;现状

作为21世纪的新兴产物,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学习、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其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型业余羽毛球俱乐部应运而生。在这类型的俱乐部中,管理者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信息宣传、资源整合、资料共享和文化融合,把羽毛球项目推广到各类人群当中,推动着业余羽毛球运动的广泛开展。

互网络+体育已经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它所特有的快速便捷、即时高效和广泛互联等特性,使其成为这一时代的关键元素。随着体育意识和行为的普及和体育运动的发展,如何在体育运动中加强网络渗透力就更是值得现代人深思的问题。网络型业余羽毛球俱乐部就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与民间体育社团的一种融合形式,是互联网虚拟世界和相关人群现实体育活动紧密结合的载体,它具有信息传输量大、获取及时、沟通便捷、易于组织的基本特征。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此为互动平台的羽毛球俱乐部也呈现蓬勃的发展态势,但目前对网络业余羽毛球俱乐部发展的相关研究还比较零散,而俱乐部的发展又没有规范的指导,因此,网络型业余羽毛球俱乐部的发展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是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福建省15个采用网络平台运作的业余羽毛球俱乐部。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图书馆资料室等途径,查阅了相关论文资料。

1.2.2调查法

1)问卷调查法:该研究共发放俱乐部会员问卷300份,收回问卷300份,回收率达100 %,其中有效问卷295份,有效率为98.3 %。发放俱乐部管理员问卷15份,回收管理员的问卷15份,回收率达100 %,其中有效问卷14份,有效率为93.3 %。

2)网络调查法:在各网络型业余羽毛球俱乐部的QQ群里,对会员进行在线访谈,获取俱乐部参与者参与状况及影响因素等相关信息。

1.2.3数理统计法

运用一般数理统计和帕雷托分析法,借助于MicrosoftExcel2003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业余羽毛球俱乐部会员情况调查与分析

2.1.1俱乐部会员性别分析

在调查样本的295名会员中,男性比例为69.5 %,女性比例为30.5 %,就此项目的性别比例分布看,男性会员较女性会员多,但相对于其他各运动项目的横向比较看,女性参与羽毛球相对于参加其他项目的比例已经处于较高水平。

表1 俱乐部会员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分析表

2.1.2俱乐部会员年龄分析

网络性业余羽毛球俱乐部中大部分的会员年龄相对集中地分布在20—29以及30—39岁两个年龄段,两个年龄段之和达到81.8 %,并呈明显的正态分布。因此可以认为:网络型业余羽毛球俱乐部这种网络化、现代化的产物得到了年轻一代的青睐和追捧,也是羽毛球这个项目吸引年轻人参与的最好体现。

2.1.3俱乐部会员文化程度分析

从调查得知:大多数俱乐部会员具有较高或高学历,在低学历向高学历的分布情况看,所占人数是呈现逐级递增的趋势,即偏态分布。

2.1.4俱乐部会员职业状况分析

会员职业分布较为广泛,常见于医生、公务员、教师及公司职员等,不同岗位,不同职业的人群之间相互沟通交流,这样的互动交往有效地扩大了会员的交际范围,也促进各种职业人群的相互沟通和理解,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存与共同发展。

2.1.5俱乐部会员阶层分析

调查显示:俱乐部中收入在1 500~5 000元区间的人数居多,占总体人数的64.7 %,网络型业余羽毛球俱乐部的运行费用基本上采用AA制,会员个体分摊的费用较少,参与门槛低,能够吸纳更多的收入不高但又喜好业余体育活动人群的加入,因而这类型的俱乐部更加适合工薪阶层收入的人群参与。

表2 俱乐部会员职业分布情况表

表3 俱乐部会员收入情况表

2.1.6俱乐部会员入会影响因素分析

如表4所示:距离近、氛围好、朋友多、活动全这4个因素的选择频度分别占据前4位。根据帕累托法分析,这4个因素累积频率达到73.6 %,成为了影响人们选择并参与俱乐部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俱乐部的发展应该充分考虑这4个要素,作为管理者,应该要把这4个因素作为俱乐部发展的重点来抓。

表4 俱乐部会员参与动因分析表

2.1.7俱乐部会员称呼取向分析

在网络型业余羽毛球俱乐部中,会员之间通常更愿意用网名相互称呼,表5数据显示:大多数的俱乐部会员选择采用网名和真实姓名相结合的称呼方式,在实际活动过程中,有69.2 %的会员更喜欢选择通过网名相互称呼和交流,这主要是因为网名是会员根据自己喜好而设定的,体现了会员的归属感和价值认同。表6所示,在更喜欢何种称呼方式上,不同年龄段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21<0.05),这种差异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生活背景与生活方式有显著差异,对此类称呼的情感归宿亦有很大的不同。

表5 俱乐部会员称呼方式及取向分析表

表6 年龄对会员更喜欢的称呼方式的显著性检验

2.2 俱乐部管理员的调查与分析

表7显示:男性管理者的数量占绝对优势,主要是因为男性在技能类体育项目活动的运行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相关事务的决断能力比女性要强一些,但随着女性体育参与意识的增强,女性在体育群体管理领域的参与度也随之提高,已经有相当部分的女性参与到这些非营利性组织管理工作中来;从表中我们还发现,73.3 %的管理者年龄处于30—39岁阶段,因为这个时期,事业和家庭都已经趋于稳定,再加上这个年龄段人群的生活与工作与网络密不可分,这些人自然而然就成为网络型体育俱乐部的主力军;从文化程度上分析:有46.7 %管理者是本科学历,整个学历分布呈正态特征,这是因为,低学历的参与者无法满足网络技术操作上的较高要求,而高学历的那部分人因为工作的需要,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俱乐部的管理;因此,俱乐部的管理者,多是由那些业余时间充裕、文化程度较高及热爱羽毛球运动的男性青年担任。

表7 管理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情况表

2.3 俱乐部教练员的调查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此次接受调查的15个俱乐部中,有30 %的俱乐部没有聘请专职的教练员,从技术水平上,有聘请教练员的俱乐部比没有聘请教练员的俱乐部在对外交流比赛中的成绩要更胜一筹,而且会员的数量也明显较多,可见,教练员也是吸引俱乐部会员入会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对俱乐部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4 交流平台分析

2.4.1线上交流平台

俱乐部的网络交流多是通过论坛发帖回帖或是QQ群即时聊天交流两种形式,并逐渐形成以“论坛”为主,以“QQ群”为辅的模式。论坛交流的内容主要包括羽毛球活动、羽毛球技术、羽毛球设备、羽毛球视频、FB(腐败)过程等。日常运作时,多是通过俱乐部活动的正式通知以及各个会员的跟帖发表意见进行交流。另外,QQ群交流内容比较宽泛,所用的语言也比较不正式,纯属一种聊天的形式,两者交流方式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组成了现代网络型业余羽毛球俱乐部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交流平台。

2.4.2线下运动场所

运动场所是所有体育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羽毛球活动自然也不例外。羽毛球场地分为室内馆和室外场地,由于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所调查的俱乐部活动全部都选在了室内馆开展。据调查,目前,省会城市福州共有43个对外开放的羽毛球球馆,每个羽毛球馆基本上都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QQ群或俱乐部自发组织而来参加羽毛球活动。此外,还有各场馆的馆主通过网络联系组建的羽毛球俱乐部,比如:福建省体育馆羽毛球俱乐部、V7动力羽毛球俱乐部等等。另外,问卷调查显示,俱乐部管理者对活动场的预订首要考虑因素是活动场地与大多数会员住所的远近程度,其中有73.3%的管理者以此作为先决条件。

2.5 俱乐部活动经费

作为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网络型业余羽毛球俱乐部一般实行费用AA制,这种费用制度的显著特征就是俱乐部的任何活动所需的费用,都由参与活动的会员平均分担。据调查,目前,福州市网络型业余羽毛球俱乐部会员每次人均参加羽毛球活动的费用约为20~30元不等,各个俱乐部会员消费的水平因场地收费、活动用球品牌价格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总体来说,这样的消费水平比较符合工薪阶层人群的经济承受能力,这也是该活动在中等收入阶层中受欢迎的一种重要原因。

2.6 俱乐部活动制度

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5个网络型俱乐部中,有9个俱乐部分别制定了各自的章程并发布在网络平台上,会员从入会到参加俱乐部的活动都能严格遵循俱乐部章程;有4个俱乐部只发布了俱乐部活动时间及收费等相关条款的简单规定,而有2个俱乐部没有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相关的制度。从俱乐部发展规模上看,有明确章程的俱乐部在会员数量上有明显的优势,活动的组织上也更加的规范有序。因此,俱乐部章程是网络型俱乐部发展的制度保障,只有真正落实到位,俱乐部才能快速和谐地发展下去。

2.7 俱乐部组织文化

网络型业余羽毛球俱乐部的文化真正体现了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的高度融合,正是这两个方面的结合促进了网络型业余羽毛球俱乐部的有序发展。俱乐部的虚拟文化主要是通过网络这个虚拟平台实现,俱乐部会员通过即时聊天或信息发布工具进行各种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或是海阔天空的漫话聊天,或是严肃认真的发布讨论,或是与俱乐部相关的事件,或是与俱乐部无关的新闻,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俱乐部现实活动在线上的筹备与组织工作,而现实文化主要包含在俱乐部现实活动过程中,或是俱乐部组织的定期的打球活动,或是会员间相互邀约的不定期的其他活动,这样的活动方式拉近了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形成了特有虚拟与现实交融的体育文化形态。

3结论与建议

1)目前福建省业余羽毛球俱乐部以网络为依托,构建一个现实生活和虚拟世界融合的业余羽毛球俱乐部模式成为趋势,这种网络型业余羽毛球俱乐部模式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精力,而且促进了人们更为和谐交流。

2)业余羽毛球俱乐部会员呈现男性比例多,女性比例少的现象,但相对与大体育环境,女性的比例还是相对较高,羽毛球这项运动受到更多的青年女性青睐。该类型的会员整体年龄趋于年轻化、经济收入以工薪阶层为主,会员的职业呈现多样化分布,促进了各种职业的交流,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网络型业余羽毛球俱乐部管理者大部分都是对羽毛球有着狂热追求的人,他们在管理网站、组织活动的时候都表现出志愿精神,这种志愿精神促进会员、激励会员,不断吸引更多的会员。同时,有教练的业余羽毛球俱乐部在会员人数和比赛成绩上都优于无教练员的俱乐部。

4)网络型业余羽毛球俱乐部的交流形式是以“论坛为主、QQ为辅”的形式,其多元化的交流也促进了人们信息沟通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5)网络型业余羽毛球俱乐部都有自己固定的场地和活动时间段,主要以晚上和周末为主,这种特征也符合现代生活和工作的方式。

6)该类型的俱乐部在活动经费上,都是以“AA”制的形式,这种方式使得人们各付其费、各享活动,促进了人们的感情积累。

7)目前大部分的俱乐部都有自己的章程和相关制度,但是有些俱乐部也没有一些明确的要求,有章程和相关制度的俱乐部随着时间的推移,俱乐部越来越壮大,而规程不明确和制度不完善的俱乐部发展缓慢甚至萎缩。

8)在现有的生活节奏和经济体制下,群众体育应当大力提倡和推广该类型俱乐部的形成,有利于人们更方便、快捷的融入社会。建议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大力宣传其优点,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现代网络之惠。

9)在管理体制上,需要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完善其制度,多引进各种机制,让更多的人愿意以志愿的精神为俱乐部的发展壮大做积极的贡献。

10)在文化上,虚拟文化与现实文化的和谐融合,构成了网络型业余羽毛球俱乐部的良好文化氛围,形成了一个羽毛球爱好者良好的交流沟通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建生,方千华,骆民煌.网络时代体育运动QQ群的特征及发展路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10):29-31.

[2]万华喆.我国羽毛球俱乐部的市场经营模式探讨[J].集团经济研究,2007(9):187.

[3]许进.益阳市羽毛球俱乐部的现状调查与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1):94-97.

[4]吕建海.网络经济与俱乐部文化建设[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6-8.

[5]金勇伟.网络业余体育团队对社会体育发展作用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11):7-8.

[责任编辑魏宁]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ujian ProvincialNetwork-type Amateur Badminton Clubs

LIU Jian-sheng1,JIANG Mei-xing2,RUAN Ya-fang3

(1.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Science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China;

2. Disabled Sports Management Center of Fujian Province, Fuzhou 350001, China;

3. Teacher Education School of Cangshan District, Fuzhou 350007, China)

Abstract:Applied with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and investigation as well as Pareto analysis, the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network-type amateur badminton clubs, and includ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ujian provincial amateur badminton clubs, in order to foste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provincial network-type amateur badminton clubs. The researching results show that female members’ participation is higher in this kind of Amateur Badminton Club; club members tend to be younger and they are mainly blue-and-white collar workers, whose occupations are diversified; the clubs are basically managed by badminton enthusiasts, witnessing a valuable spirit of voluntary and good sports culture atmosphere.

Key words:Network type; amateur badminton clubs; current situation

中图分类号:G8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413(2016)01-0047-05

作者简介:第一刘建生(1975—),男,福建莆田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收稿日期:2015-12-20

猜你喜欢
现状
黔东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状况与调查研究
卫生类高职校“专接本”的现状和管理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高职数学中微积分的教法讨论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