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第二语言
——课堂体态语

2016-03-02 02:47李淑婕
新课程(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体态语手语语文课堂

李淑婕

(吉林师范大学)

语文教师的第二语言
——课堂体态语

李淑婕

(吉林师范大学)

一直以来,语文教育工作者都非常重视有声语言,却忽视了课堂体态语在语文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其实,课堂体态语和有声语言一样,都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途径。重点说明眼语、脸语、头语、手语等课堂体态语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号召广大语文教师积极使用课堂体态语。

体态语;手语;教学

体态语言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语文教师的第二语言来辅助教学。在语文课堂中恰当地使用体态语言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体态语言可以具体地分为眼语、脸语、头语、手语。

一、眼语

眼语是指用眼睛的开合,瞳孔的扩大缩小,眼珠的转动来传递信息的体态语言。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用眼睛来表达赞美和鼓励,也可以用来表达暗示和制止。当一个平时总不完成作业的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时,教师及时给予一个赞美的眼神,此学生日后必然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当学生上课搞小动作时,一个制止的眼神就可以迅速把学生拉回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眼睛也会显示出自身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如果教师两眼无神、目光呆滞,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致必然不高;如果教师眼睛炯炯有神,学生必然会积极活跃。上课时,教师视线不应只停在成绩优秀的学生那儿,一定要关注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千万不可忽视个别学生,给学生一种“总之老师也不会关注我,也不会叫我回答问题,我就可以不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的想法。

由此可见,教师的眼语对教学真得很重要。

二、脸语

脸语是指由面部的肌肉与器官的活动、变化而生成的姿态。

由于受“世道尊严”影响,教师认为只有板着脸、不苟言笑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显示自己的权威。其实并非如此,教师被人尊重凭借的是丰富的文化知识和高尚的人文素养。据学生反应,学生都不喜欢整天板着脸的老师,更不喜欢面无表情的老师。学生不喜欢这样的教师,更不会喜欢听这样的教师讲课了。一位学生曾在语文作文中这样描述她的语文教师:“李老师,每次走进教室都带着笑容,她的微笑让我们忘却了学习的劳累,她的微笑让我们在这寒冷的冬天倍感温暖。我爱语文老师,爱语文。”可见,老师微笑不仅感染着学生的心情,更影响着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情感。

总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学会运用脸语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减少一分敬畏,添加一分友善。

三、头语

头语是指通过头部的动作来传递信息的一种姿态。头部的各种运动都有特殊的含义,比如儿时学的“点头Yes,摇头No。”在语文教学中头语有三类,即点头、侧头、摇头。在语文教学中头语一般和脸语、有声语言一起配合使用。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完美地答出问题时,可点头表示赞同;回答完毕后,点头也意味着坐下;学生有事征求教师意见时,点头就是同意。侧头通常表示怀疑,教师可故意为之,比如学生回答问题时思路有所偏差,教师就可以侧头并且皱眉,提示学生重新考虑思路。也可以在配合有声语言“可以再好好想想啊!”“对吗?”等等。学生的回答不太妥帖时,可摇头表示不妥;学生有非分请求时,摇头也不为是一种拒绝。但教师应少摇头,慎用摇头。

四、手语

手语是指通过手和手臂的运动来传递信息的姿态。通过手和臂的变化,可以传达出很多种意义,因此手语所代表的词汇也非常多。大体可分为三类:评价手语、意会手语、象形手语。

评价手语,在语文课堂中可以表示对学生的各种情感,比如学生表现很出色,竖起的大拇指、鼓掌用来赞美或肯定;学生上课时请求提出不合理请求,摆手表示拒绝,答错问题表示否定。合理的运用评价手语有助于表达教师的情感,有助于增强课堂学习效率。意会手语,此类手语表达传达出来的信息是具有特殊的含义并且是和学生约定俗成。比如,在自习室学生都在学习,只有两个学生在窃窃私语,可把食指放在嘴唇边,告诉学生要“安静”;在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可以双手击掌,向学生传达“停止”的信号,因为学生可能接受不到老师用有声语言发出的“停止”信号,此时,手语的效果就比有声语言好,真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意会手语是可以创造的,只要教师和学生达成一致,彼此了解自己的意思即可。

在语文教学中,手语要灵活、自然、得体,用手势表达什么意思是不能马虎的,否则会闹出笑话的,当要比划牛的时候,结果比出羊,这样的“小糊涂”还无伤大雅,怕就怕,要表扬学生,大拇指比成了小拇指,这就伤到学生的自尊心了。同时,手语也不可过于频繁而流于程式化。

从以上研究可见,体态语言作为教师的第二语言,对现在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语文课堂中,要将眼语、手语、头语、手语和有声语言结合起来,让语文课堂生动有趣。优美的体态语言既渗透出教师丰富的文化素养,又体现了教师的榜样作用,学生必然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就是我研究语文教师课堂体态语的初衷。

于永江.电视主持人的手势语[J].新闻传播,2007.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体态语手语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自然手语在聋人大学生手语中的使用调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课堂教学中教师体态语的作用
无声的世界里,怎样唱一首歌?
课堂教学中教师体态语的作用
女大学生体态语优化课程建构与训练技巧研究
奇怪的手语图
浅谈节目主持人体态语的运用艺术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