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行业发展逻辑与前景展望

2016-03-02 05:55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直播间主播

刘 劼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军事新闻传播系,江苏 南京 210000)

网络直播行业发展逻辑与前景展望

刘 劼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军事新闻传播系,江苏 南京 210000)

近年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网络直播迅速成长为一种新型媒体文化业态,吸引了大批网民关注和参与,全民直播的时代已经来临。与此同时,很多问题和矛盾也随着行业的发展逐渐凸显出来。本文试从当前网络直播的发展现状出发,探究其兴起背后的内在动因与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对网络直播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与展望。

网络直播;自媒体;大众传播

2016年4月,为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监管,文化部对国内主要网络直播平台进行了巡查,并下发了第25批违法违规的互联网文化活动查处名单,斗鱼、虎牙等多家网络直播平台因涉嫌含有淫秽、暴力内容受到查处。[1]网络直播的兴起,对互联网文化生态来说是喜是忧,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与定义这种媒体形式,网络直播未来又将走向何方?这都是在面对新的网络传播环境时,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网络直播的媒介特性

(一)自媒体的又一典型代表

从产生时间上看,在线直播这种传播形式早已有之,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新鲜事物;但直播发展成为普泛化、平民化、自主化的媒介却是近两年才出现的网络现象。由于准入门槛低、相应规范少,且不需过多的经营成本等特点,网络直播迅速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自媒体,实现了“人人有机会,全民可参与”。有别于传统正规媒体机构主导的信息传播,网络直播是由普通大众推动的传播活动,其参与主体已由过去专业的主播转变为直播间的“房主”。这些变化和特征使网络直播成为继微博、微信、贴吧、论坛后自媒体的又一种平台形式。

(二)多平台呈现,全内容覆盖

与其他媒体形式相比,网络直播拥有广泛的传播载体,能够应用于每一种互联网终端,加上移动网络设备的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入“直播间”,充分发挥了在线直播的优势。此外,由于全民化的平台特征,网络直播形式灵活、内容多样,除了以往流行的新闻直播外,演艺、游戏等直播形态相继出现,每一位主播都可以将自己的兴趣或特长作为直播内容进行分享,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直播的内容和范围,实现了直播的全内容覆盖。

二、因何兴起:网络直播“井喷”背后的动因

(一)当前社交环境下自我表现的需要

随着信息传播媒介的发展,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使人不需要通过交际就可获得必要的信息和资源支持,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日趋疏远,交往范围缩小,彼此互不关心;使其变得个体化、孤立化,形成了现代生活所谓的“宅”文化;尽管如此,人作为群体性动物,依然需要表达、交流,需要获得他人的关注与认可。网络直播恰逢其时地为大众提供了表现自我、施展才华的理想平台,使其很容易在“直播间”里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满足了用户对于分享和陪伴的需求。

(二)“钱”景可观:盈利方式丰富多样

每一种新兴行业背后必然存在着巨大的利益驱动,网络直播也不例外。尽管不同的直播平台经营风格各异,但其盈利模式却基本相同。网络直播的变现渠道主要有广告收入、用户打赏、线下活动、商业赞助等,商业因素的介入推动了该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在网络直播平台上,不少“豪客”出手阔绰,一掷千金;拥有较高人气的主播可轻松月入两三万,其利润空间不可限量。低成本、高收益的直播行业特征吸引了很多年轻人,让其愿意投身于此。

(三)对现实生活的有效补充

从为直播买单的用户心理动因上看,人们观看直播一方面是出于对他人生活的好奇,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弥补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缺憾。

在网络直播平台上,人们可以暂时摆脱现实生活的各种束缚,从自己的社会角色中抽离出来,抛开现实中的不安与矛盾,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与寄托。在现实中遭遇挫折、困境,受到冷漠和疏远的边缘人群,在网络直播间却可以通过打赏、送花、砸礼物等获得主播的感激与青睐,从而从中找到久违的自信与存在感。

三、问题与发展并存:网络直播行业乱象

在网络直播高歌猛进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极低的准入门槛与尚不健全的监督规范体系,使得网络直播的质量良莠不齐。一些直播间异化为暴力发泄平台、赌博色情平台,内容趋于“三俗化”,充斥着“星、腥、性”;部分直播平台法律意识淡薄,忽视了自身应当承担的媒体责任,向用户提供含有违规或禁止内容的文化产品,宣扬暴力、教唆犯罪,打着淫秽、色情的擦边球,危害了社会公德,降低了受众的审美趣味,同时也污染了文化和信息环境。此外,有的主播甚至在直播间乱发评论、妄议政治,大肆宣传消极、错误的思想意识与价值取向,挑战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对用户尤其是青少年观众危害极大,不利于形成正确的思维导向,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

四、前景展望:网络直播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行业规范化势在必行

当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朝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相应的制度体系也会逐渐完善、成熟,这是网络直播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必要保证。此次文化部查处涉嫌违法违规的直播平台,就是为了加强政策法规的引导与监督,降低网络直播平台的违规运营风险,从而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

行业的规范不仅来源于他律,更需要自律。无论是网络主播还是平台运营者,都需要树立红线意识与底线意识,培养起对法律的敬畏感、对职业的责任感,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健康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与市场经营秩序。

(二)与传统行业跨界融合不断深入

基于互联网平台特征,网络直播自诞生之日起,便与其他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庞大的用户量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目光,其逐渐发现潜藏在火爆的直播行业背后的巨大商机,尝试将企业品牌推广移植到网络直播平台上。比起传统的广告堆积的宣传模式,借助在线直播推销产品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推广一款衣服或一种化妆品,主播可以在节目中分享自己使用产品后的心得经验,与网友进行交流互动,甚至可以以此为话题展开讨论,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观众对这款产品的关注度与认可度。

(三)泛生活化直播渐成主流

前文提到,网络直播已发展为一种平民化的媒体形式,参与主体的普遍性使直播内容更加广泛、多元,且越来越富有生活气息。其直播内容涉及旅行、厨艺、读书、运动等多方面;用户只需下载一个手机客户端,就可以随时随地开始直播。从这个角度来看,网络直播在今后更像是一个微信朋友圈式的个人分享平台,而非刻意经营、专门布景的职业秀场。

[1] 文化部查处斗鱼、六间房等19家网络直播平台[DB/OL].新华网,2016-04-14.

G206

A

1674-8883(2016)23-0109-01

猜你喜欢
直播间主播
“羲和号”开直播间
惠农直播间 美好在身边
『人气』主播
我们的直播间
第一次做小主播
小鬼进军直播间
进军营直播间
中国蓝主播
我是小主播
热线直播间:假期里12316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