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时政新闻播音中的语言特点及审美方向

2016-03-02 05:55智胜艳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语言特点播音员时政

智胜艳

(蒙阴县广播电视台,山东 蒙阴 276200)

浅谈时政新闻播音中的语言特点及审美方向

智胜艳

(蒙阴县广播电视台,山东 蒙阴 276200)

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及思维工具就是语言。人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常常希望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这就要求语言拥有表现力。语言的表达力不但能够通过语法、词汇、语篇模式予以实现,还能透过语音实现。语言中最基础的表现方式即语音,是利用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声音,其主要用来交际和沟通。说者需依靠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声音来阐述思想与情感,听者需凭借听觉器官所感受到的语言去了解说者的思想及情感。广播影视媒体中的播音语言艺术特别注重利用语音来提升语言的表现力。“以情代声”是播音学界备受瞩目的一个用声手段,本文的研究就是基于时政新闻播音中语言特点和审美取向进行的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时政新闻播音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语言特点;审美取向;时政新闻;播音特点

一、引言

在广播电视中,新闻播音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不但要求播音员具备一定的语言创作能力,还要求播音员在进行有稿播音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审美取向。一般进行时政新闻的播报具有一定的及时性,所以在播报的时候既要保证及时,还要确保准确,要求播音员根据实际情况创作出适合自己使用的词汇,将时政新闻播报出来。虽然现今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但播音员进行有稿播音仍是时政新闻报道的主要途径,是不可能被替代的。因此,分析时政类新闻播音员的特点,对新闻电视台以及电台都起到重要作用。因为现今社会,电视台以及电台的播音员已经成为节目的形象代表,大众都是通过播音员或者主持人来了解新闻事件的,所以受众对播音员或者主持人的看法以及评价就是对电视台栏目的看法和评价。[1]

二、时政新闻播音的语言特征

广播电台的新闻播音采用有稿播音形式,是广播电台主要的一种新闻播报手法,对播音员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尤其要求播音员有较高的语言创作能力。时政新闻本身有较高的时效性,因此对于播音员的语言组织能力、创作能力、应变能力都是一种挑战。从根本上说,语言特征是相通的,但其语言特色又各不相同。

(一)符合实际

对于新闻类的播音来说,只有播报实际情况,才能在播报时政新闻时选择合适的措辞。例如,播报地震灾区新闻,那么在语气上以及语言措辞上就要根据新闻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播报,不能使用那些不恰当的新闻播报语言。对新闻类事件进行播报要符合实际,将新闻信息直观地传递给观众,以达到时政新闻的播报目的。

(二)保持语言新颖

现在,时政新闻播音的语言特点更加丰富,在保持严谨的播音态度的同时也要在播音语言上保持一定的新颖性,避免反复使用一些相同的词语。并且,时政新闻本身也是同时代发展趋势紧密联系的。所以,只有对当下的流行元素有一定的了解与理解,在进行时政新闻播音时,才能合理地呈现出新颖的语言风格以及新闻表现手法。因此,在沿袭时政新闻庄重风格的前提下,融合一些时代潮流元素,在大众接收时政新闻的过程中,增加节目与观众的互动,提高时政新闻的关注度。[2]

三、时政新闻中播音的审美取向

(一)能为观众带来乐趣

新闻播音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创作,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是一种艺术传播行为。但是,如果在播报新闻事件的过程中过于重视艺术加工,那么就会对新闻事件本身的真实性、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其就不单单只作为新闻被播报出来了,但这并不能否认新闻播音仍存在一定的艺术性。同时,在新闻播报中融合艺术创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符合时代发展对新闻播报提出的要求。

因此,对于时事政治新闻来说,其也要融入一定的艺术性。这就要求播音人员能够在保障新闻事件真实性、准确性的前提下,以自己对艺术性的理解进行再创作。并且,在新闻播音中可以将自己的播音风格融入新闻播报过程,将其变成富有播音员特色的美学色彩,所以不可否认新闻播音具有艺术创作功能。根据时政新闻的特点,全面考虑播音中的审美问题,能使新闻播报既符合最初对审美的感受,也能将审美落实到新闻播音中去。虽然对于时政新闻来说,这种方式在事件内容上以及社会层面上都会造成一定影响,但是仍然可以进行艺术创作。例如,《新闻1+1》的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新闻播音的同时也将自己的语言特点以及审美取向融入播音工作中,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也收获了更多观众的关注。[3]

(二)可适当进行艺术创作

对于新闻播音来说,播音工作不仅是播报真实的新闻事件,也是一个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一种新闻播音独有的艺术形式。而时政新闻作为新闻的一种,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创作。并且在创作的过程中,将时政新闻同艺术创作结合起来,以达到对时政新闻播音进行艺术再创作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时政新闻中融合艺术创作,其主要目的是使时政新闻播报的内容能够更加符合观众习惯、赢得观众喜爱,以此吸引更多观众。但时政新闻进行过度的艺术创作,会影响其新闻准确性,这就要求时政新闻播音员平衡新闻艺术性和准确性之间的关系。

四、结语

在广播电视新闻中进行时政新闻播音,就是在进行有声媒介的传播,而播音语言在新闻类的新闻播报中也在发生变化。例如,对民生类新闻以及社会类新闻进行播报的过程中,播音员会根据时代潮流特征选择合适的播报语言来播报新闻事件,这种方式能拉近新闻节目和观众的距离。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得以广泛应用。虽然时政新闻播音的根本体制不能变,但是可以改变播音的语言特点以及表现手法,使其更加符合大众的审美取向,也更加符合观众的期待。

对于时政新闻播音人员来说,在播报时政新闻时,要在呈现事件的真实情况的基础上,融入恰当的语言以及表现手法,探究大众的审美取向,在保证所播报新闻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下,对时政新闻进行艺术创作,以提高时政新闻播音对观众的吸引力。

[1] 张毅.新闻播音中时政新闻的语言变化[J].西部广播电视,2015(13):36-39.

[2] 杨洁.新闻播音风格呈现与创新发展[J].大众文艺,2016(04):14-16.

[3] 孔琳琳.基于新闻播音艺术的技术和风格探索[J].戏剧之家,2016(13):106-112.

G222

A

1674-8883(2016)23-0122-01

猜你喜欢
语言特点播音员时政
论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性
浅析广播气象预报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及角色定位
高中历史教学的语言特点浅析
浅析法语新闻报刊的语言特点
时政
时政
做人民欢迎的中用的播音员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创造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