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升广播节目的品牌影响力

2016-03-02 05:55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泰州广播节目影响力

鞠 蕾

(泰州广播电视台,江苏 泰州 225300)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升广播节目的品牌影响力

鞠 蕾

(泰州广播电视台,江苏 泰州 225300)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创新发展,必须主动拥抱新媒体。打造全媒体制播平台,增加节目受众;用互联网思维再造节目流程,互动方式更多元;借助新媒体技术,培养名主持人;注重“本土化”,做强“区域广播传播”;创新广播活动,实现活动常态化;加强节目包装,塑造广播形象是提升广播节目品牌影响力的必由之路。

新媒体;广播节目;品牌影响力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兴起和发展,涌现出如微博、微信、电台APP、直播平台等许多新型传播媒介,其凭借操作便捷、传输及时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有品牌就有竞争力,就意味着能拥有更多的受众,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提升广播节目的品牌影响力,为受众打造一位值得信赖的、具有影响力的无线电另一端的“朋友”,更能在为广大受众提供优质广播产品的同时,凝聚广播节目甚至其播出平台的核心品牌竞争力。[1]结合多年的工作和学习经验,笔者认为,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广播节目品牌影响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打造全媒体制播平台,增加节目受众。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往广播最主要的终端收音机收听率在下降,手机、ipad、车载广播、数字电视广播、互联网收听在增加,新媒体给广播提供了多平台的传播渠道。在与原有节目播出形式结合后,听众不仅可以在上线的各类广播节目中灵活选择,还可以通过各类新媒体进行传播推荐,提高节目的受众率,有助于打造精品节目。与其他媒体相比,广播最大的劣势就是只能听不能看,为此,泰州广播三大频率在2016年8月与360水滴直播合作,3个多月,浏览人次分别达到21万、24万、28万,点赞数3万多个,评论20多万条。目前,泰州广播的微信公众号都已实现了收听收看,受众群体得到了全面扩大。

第二,用互联网思维再造节目流程,互动方式更多元。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完成了由单一传播方式向多元传播方式的转变,节目可听、可看、可用、可分享,新技术为广播节目的互动搭建了便捷、顺畅的平台,听众本身参与互动,也能提供节目内容,通过互动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争夺受众市场。以各地电台大都开设的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为例,节目前可将邀请嘉宾、节目话题、接听热线等通过网站、微博、微信、QQ群、微信朋友圈发布出来,再将听众在各个平台上发表的观点反馈到节目中,在强化音频特色的基础上,融入图文、视频互动,使节目内容更充实,互动性更强,节目品牌效应得以凸显。

第三,借助新媒体技术,培养名主持人。传统广播节目转瞬即逝、不易保存,个别主持人缺乏节目品牌意识,认为播出就是节目的终点,日常节目简单应付。新媒体环境下受众能随时随地收听广播,对主持人“见其人、熟其声、知其事、随其行”。一些主持人开始主动适应新媒体,并注重操控新媒体设备的能力,有些主持人还开设了个人或节目的微博、微信、微电台,以提升品牌知名度。众所周知,品牌节目的打造,离不开优秀的主持人。一方面,各地电台通过建立科学化、常态化主持人品牌影响力评价体系,创造在岗培训机会,健全主持人队伍;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培养、推介和宣传本台主持人,充分利用资源,重视优秀人才引进,让他们为广播节目增色添彩,这对于广播节目和电台整体品牌的打造大有裨益。

第四,注重“本土化”,做强“区域广播传播”。本土化是广播的“根”,本土化的内容更有亲和力,更能引起共鸣,本土化某种意义上就是指互联网所说的“精准化锁定目标受众”。地方电台要想立足本地、做强品牌,就必须走“区域大广播”发展道路。[2]比如,可以承担起“应急广播”的责任,掌握公路、铁路、航空、气象、医疗等,在特殊时期显示广播的独特功能。在一些重点题材及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与采编部门密切配合,超前策划,统一协调,尤其可以在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追踪和对本土新闻的深度挖掘方面努力,做强地方电台传播“本地视角”,以此更好地服务听众,提供温暖的、陪伴性的声音,打造收听率高、影响力大的节目。

第五,创新广播活动,实现活动常态化。新媒体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户体验”,广播节目又该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广播节目应依据节目属性和频率定位去策划相应的营销活动,活动的各种元素与新媒体融合,线上线下良性互动,甚至可通过音视频同步直播,有效地黏合受众,聚集受众。例如,音乐节目举办音乐节、歌友会通过网络征集粉丝同台表演;少儿节目举办小主持人大赛、朗诵比赛等组织微信投票;购物节目与商家联系利用黄金周、销售节点等开展团购活动进行线上秒杀等。泰州新闻广播2016重阳喜事纪念婚典活动99对老年夫妇重走红地毯,重温幸福路,营造出了孝老爱亲、家庭和谐的社会氛围。活动中微信投票评选9对“最幸福老人”代表,10天时间新闻广播官方微信增加粉丝近10万,活动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实践证明,经常性地举办活动不仅能牵引受众,打响品牌,还能助力营销,锻炼团队。

第六,加强节目包装,塑造广播形象。广播在本质上是听觉媒体,高品质的广播节目决定着深层次的受众影响力。广播节目要把声音的魅力发挥到极致,必须注重节目包装。要根据频率特点及所属节目的定位和具体内容,采用独树一帜的创意和鲜明个性化的手段,对节目精心包装,进行特色声音传播,构建有助于受众记忆、识别、区别其所在节目及频率,并持续凝聚受众的注意力,从而有效提升节目品牌形象。

新媒体是平台,内容是核心,只要传统广播善于与新媒体交朋友,紧扣“内容为王”这个立命之本,为听众提供个性化的广播节目,广播必将迅速转型成为第一个真正跨地域、跨媒介、全互动、全营销的现代传媒,迎来发展的春天。

[1] 龚超.构建广播主持人的品牌影响力[J].中国广播,2012(6):61-63.

[2] 刘玉军,刘锦岳.新媒体环境下地方电台的传播策略[J].中国广播,2016(9):65-67.

G229.24

A

1674-8883(2016)23-0124-01

鞠蕾(1978—),女,江苏泰州人,本科,主任播音员。

猜你喜欢
泰州广播节目影响力
幸福水天堂——泰州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天才影响力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泰州古韵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
泰州出土的两方北宋木地券 栖身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