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的应对策略

2016-03-02 05:55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公信力传统媒体广播

徐 曦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宝安广播电视中心,广东 深圳 518101)

浅析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的应对策略

徐 曦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宝安广播电视中心,广东 深圳 518101)

随着优酷、映客直播、新浪微博等新兴媒体的不断涌现,传统媒体的地位正不断遭受着挑战;然而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同样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似乎碰上了极大的发展机遇。相对于纸媒和电视来说,广播的优势在于对象广泛、传播迅速,在新媒体发展中,其怎样搭上顺风车,成文本文要论述的重点。为此,文章以新媒体时代下的广播新闻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新媒体时代下广播新闻的应对策略。

新媒体时代;传统传媒;广播新闻;应对之策

广播电台最早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随着电视媒体的兴起,逐渐走向衰落。近年来,得益于私家车的快速发展,广播似乎要迎来前所未有的曙光。然而事情并没有预想中那样一帆风顺,随着优酷、映客直播、新浪微博等网络媒体的兴起,广播在传统媒体中“对象广泛、传播迅速”的优势被取而代之,传统媒体整体遭遇巨大的冲击。以深圳为例,深圳上空有20多家电波,然而面对网络媒体的强势冲击,广播似乎难以发挥其原有的舆论主导作用。在这座城市,传统媒体甚至在不断地消亡,而网络媒体却以成倍数的速度增长、爆发。在此背景下,广播媒体要想抵御被快速取代的危机,势必需要再次走上转型升级之路。只有不断寻求和摸索,找到应对之策,广播媒体才能在新媒体的挤压下得以生存。作者基于新媒体时代,以传统广播新闻作为分析对象,探讨传统广播新闻该如何传播和应对。

一、广播新闻传播现状分析

对于广播电台而言,新闻是立身之本。在计算机网络尚未普及的时代,广播新闻是人们了解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获取新闻的途径开始丰富化、多元化,获取信息的习惯也发生了较大转变。手机、电脑正逐步取代报刊、广播和电视。在新兴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博弈中,网络新闻以其信息即时传播和信息容量大的特点获胜。加之网络新闻中自媒体人的出现,通过手机拍摄,网络传输,一场异地火灾的现场立刻能够呈现到受众面前。这种传播门槛极低、不需要任何加工报道,就能攫取受众的目光,让其切实感受到现场的氛围。为此,广播新闻若不尽快实现转型,则很容易在市场竞争中失去砝码。

(一)广播新闻快速性不足

时效性是新闻最突出的特性之一。广播新闻在传统媒体中以快速、即时著称,然而在新媒体的境遇下,这种优势正在慢慢消失。广播新闻从业人员是一个专业的团队,采、编、播需要系统的分工,加上没有新闻源,记者基本不可能第一时间出现在事发现场;此外,后期文案写作、审稿环节的时间消耗,写稿质量高低的衡量等过程,造成了传统新闻的快速性远不如新媒体的现状。

(二)广播新闻的公信力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与新兴网络新闻媒体相比,广播新闻在公信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在于长久的品牌塑造,给予公众的信任感;另一方面在于广播电台更能纵向挖掘新闻事件的内涵,从而获得媒体公信力。然而,当前广播新闻在媒体公信力方面的优势并未得到有效发挥,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中,由于广播新闻的快速性不足,导致在事件被报道之前,网络上、电视上的报道早已经铺天盖地。在此情形下,广播新闻很容易被淹没,致使媒体公信力优势未能得到有效发挥,从而造成受众反应冷淡。

二、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广播新闻的应对之策

穷则变,变则通。那么,在面对网络新闻的多重狙击和挤压之下,广播新闻该如何寻得应对良策,以获得生存呢。笔者认为,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媒体应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应对。

(一)利用地域优势,贴地飞行

第一,广播作为典型的新闻内容生产商和供应商,必须通过短、平、快的方式,突出新闻的大容量、高密度、时效性和贴近性,同时也要打造出精品节目。广播相对于新媒体来说,最重要的优势在于权威性。作为政府的宣传归口,它可以第一时间进入政府机构,在提高社会公信力的同时,还能充当好社会的“解压阀”。所以,要办好广播新闻,还必须利用地域优势,创办服务本地市民,对受众有益、有用的新闻。

第二,从节目理念和内容方面,要切实加强新闻评论的时效性,让公众正确认识社会矛盾,这是主流媒体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广播评论的重要职责。广播评论向公众提供的观点作品,应是在梳理和整合社会各阶层具有代表性意见之后,产生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意见信息,并通过主持人和评论员发表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舆论观点,以此达到辨明真理,说服听众的效果。

第三,广播新闻可适度增加短评、快评、连线评论的比重,在遭遇重大突发事件时,插入即时评论,充分发挥广播评论“短、平、快”的优势。此外,广播评论可以与追踪报道、连续报道等新闻形式相配合,伴随新闻事件的发展,动态发掘新闻事件的深度价值,给听众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和观点。

(二)与新媒体融合,培养专业化人才

第一,要积极进军网络新媒体,开展与网络媒体全方位的合作。现代社会瞬息万变,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也越来越快,新形势下,其对信息的需求也愈加强烈。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国内、国际消息,关注全世界各个角落当下发生了什么。于是广播新闻有了24小时滚动播送的方式,但是怎么加强新闻的实效性呢,这个时候网络媒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此,广播新闻加强与网络传媒的联合,可以打破固定空间的限制,充分利用媒介融合和广播电台特有的无线传播技术,来开拓新的发展良机。

第二,培养新记者,留住有经验的老编辑。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多的媒体人投入了电视和网络新媒体,那么对于广播人的业务水平,我们就更需要去着重培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造出有观点、有品质、可听性强的广播新闻。只要注重对碎片化需求的挖掘和内容互动性的编排,新闻内容生产才能有的放矢。

三、结语

从长远角度上看,广播新闻应对新媒体的挤压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但只要能与时俱进,广播新闻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1] 于海军.浅析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的应对策略[J].今传媒,2012(3):101-102.

[2] 赵洋.浅析新媒体时代城市广播新闻发展新路径[J].今传媒(学术版),2015(7):75-76.

G229.24

A

1674-8883(2016)23-0185-01

徐曦(1986—),男,本科在读,新闻编辑,研究方向:广播新闻在新媒体下的弱势突围。

猜你喜欢
公信力传统媒体广播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
内参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