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视角研究

2016-03-02 05:55李凤启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平民化平民老百姓

李凤启

(射阳县新闻信息中心,江苏 射阳 224300)

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视角研究

李凤启

(射阳县新闻信息中心,江苏 射阳 224300)

平民化视角的新闻报道遵循以人为本、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等基本原则,以平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展现平民老百姓淳朴的人性美,从而促进民生新闻健康发展。

新闻报道;平民化;视角

平民化视角的新闻报道,即以平民老百姓作为新闻报道的出发点,站在平民老百姓的角度和立场,围绕平民老百姓的生活进行记录和报道。平民化视角的新闻报道遵循以人为本、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等基本原则,强调关注平民老百姓的生活,选取贴近平民老百姓的报道题材和内容,以平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展现平民老百姓淳朴的人性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新闻媒体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新闻报道逐渐呈现平民化、人性化、故事化等特征,尤其是基于平民化视角的新闻报道逐渐成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发展趋势。

一、报道选材平民化,贴近百姓

报道选材平民化,即在选取新闻报道题材时应贴近平民百姓的生活,从平民老百姓的视角出发,选择平民老百姓高度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和感兴趣的政策决定,站在平民老百姓的立场去看待和思考问题;观察、体验生活,探究新闻报道主题,挖掘新闻报道内容,真实地展现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比如,医疗体制改革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住房以及出行相关安全问题等,都是平民老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央视《第一时间》为例,其题材大多聚焦于平民百姓的生活,选择平民百姓身边的事,深刻地体现了“平民化”的宗旨。“如果您有什么要紧事、新鲜事、感人事、有趣事,别忘了《第一时间》就在你身边”,正是这些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构成了普通人的生活,使得《第一时间》成为深受百姓喜爱的民生新闻资讯服务类栏目。

二、报道内容平民化,服务百姓

新闻报道内容平民化,即新闻报道内容与平民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服务于平民百姓,力求便民、利民。内容是新闻报道的核心和灵魂,新闻报道内容要能真实地还原平民百姓的生活,展现平民百姓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真正为平民百姓所用。在进行重要会议的新闻报道时,既要宣传好党和国家的政策方法,又要关注平民百姓的利益,重点报道会议新闻中平民百姓充分关心的民生热点和焦点的问题,让新闻报道成为党和政府与普通老百姓之间相互沟通、互动、理解的重要桥梁。在进行经济活动的新闻报道时,要注意运用有效的表达方式,重点报道与平民百姓相关的经济新闻信息,扩大新闻的传播力度。在进行典型新闻人物报道时,应从平民百姓的视角去选取典型新闻人物,从人文关怀的根本出发,通过“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方式,彰显人性的光辉,展现正能量,增强影响力。以首都经济报道为例,它所报道的内容几乎都与首都平民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如“供暖季开始”“废报纸饮料瓶全涨价——小废品大经济”等,十分贴近平民百姓生活。

三、报道形式平民化,喜闻乐见

新闻报道形式受新闻报道内容的影响,然而,相同内容的新闻报道并非只有一种表达形式。不同的表达形式产生的效果不同,但是其共同点是不论在新闻报道内容还是报道形式上都应站在平民化的视角,这就要求新闻报道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应采用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发现平民百姓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新闻报道,吸引大众的眼球,集中平民百姓的注意力,拉近新闻媒体和受众之间的距离;或者引导平民百姓积极参与,将话语权交给平民百姓,让他们主动讲述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希冀。例如,中央电视谈话类节目《实话实说》、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等栏目,充分体现了新闻报道形式的平民化,密切了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同时,还可以通过设置电视热线和微信、微博、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平台,让平民百姓参与到新闻报道的话题中来,提出自己的困难和问题,发表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的看法和见解。

四、新闻报道语言平民化,通俗易懂

新闻报道的目的在于传播信息,让大众了解新闻报道的内容。如果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语言表达过于专业化,或过于干瘪空洞,使大众看了但无法理解,这样的新闻报道往往是不成功的。语言是一门艺术,新闻报道中的语言生动活泼、准确凝练、简单明了、内容有趣,往往这样的新闻更容易受到大众的青睐。因此,在新闻报道中,我们要注意新闻报道语言的平民化,充分考虑平民百姓接受和理解的能力,做到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简洁明白、朴实亲切。如湖南卫视《晚间》这一新闻栏目,语言平民化和口语化,具有非常鲜明的地方色彩。不论是记者还是主持人都喜欢用“王大爷”“刘大姐”“赵大哥”等称谓来称呼被采访者,这样的语言往往容易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再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栏目《本周》,在报道北京罗士瑞大爷和他的爱车这则新闻事件中,充分体现了新闻报道语言的平民化,如“甭管到哪儿”“窝在家里”“回头率”等用语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生动有趣。此外,辽宁电视台《说天下》的主持人就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观众谈谈身边的奇闻趣事,以及帮助观众解决难事。

总之,在新闻媒体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类新闻栏目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新闻报道要想立足市场、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就应在保持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同时,及时转变传统理念,突破思维局限,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注入新的元素、新的活力;应从平民化和大众化入手,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平民百姓的利益,选取贴近平民老百姓的报道题材和内容,以平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展现平民老百姓淳朴的人性美,从而促进民生新闻的健康发展。

[1] 裴德明.基于平民化视角的电视新闻报道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11):102.

[2] 侯雪娟.浅谈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J].科技创新导报,2013(23):184.

[3] 冯孝忠.探索社区新闻报道的新视角[J].中国地市报人,2016(10):60-61.

[4] 林上军.正能量新闻何以写出10万+——以“最美司机”毕怀彬事迹报道为例[J].中国地市报人,2016(10):52-53.

[5] 褚建勋,纪娇娇,黄晟鹏.微信公众平台的转基因新闻报道框架偏向性研究[J].情报科学,2016(11):140-145.

G212

A

1674-8883(2016)23-0187-01

猜你喜欢
平民化平民老百姓
乌克兰战火未息,平民在帮助平民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如何理解陶渊明的平民品格
老百姓的话
老百姓的福
要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
关于电视新闻平民化的分析
平民领袖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