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宜县全媒体改革之探索与思考

2016-03-02 05:55袁玉咨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广播

袁玉咨

(分宜广播电视台〈分宜县全媒体中心〉,江西 新余 336600)

分宜县全媒体改革之探索与思考

袁玉咨

(分宜广播电视台〈分宜县全媒体中心〉,江西 新余 336600)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兴媒体不断产生和兴起,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收视方式开始进入大家的生活,并拥有了相对稳定的受众群体。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地位受到了极大挑战。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传统媒体顺应时代发展新常态、加快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将对分宜广播电视台与新媒体融合改革成立的分宜县全媒体中心进行探索与思考,以期给后续的研究者提供一定参考。

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发展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微信、微博等各种新兴媒体纷纷产生和兴起,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娱乐方式、收视方式和消费方式开始进入大家的生活,并拥有了相对稳定的受众群体。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地位受到了极大挑战。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已经成了未来发展的趋势,县级广播电视媒体作为基层传播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与网络新媒体的融合是传统媒体顺应时代发展新常态、加快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

2016年9月1日,分宜县全媒体中心成立揭牌,开启了分宜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成为江西省县级媒体改革第一家。分宜县全媒体中心是由原分宜的三家传统媒体即分宜广播电视台、分宜人民广播电台(频率为FM99.1)、《分宜报》和四家新兴媒体即政务官方微博公众号“分宜发布”、微信公众平台“分宜发布”、《江西手机报分宜版》《中国分宜网》融合成立,现分为总编室、办公室、新闻采访部、编辑制作部、技术部和传媒公司五个部门和一个公司。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之后,如何创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经济、高效、可持续”的融媒模式,推动分宜广播电视台、中国分宜网、两微一端等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融合发展,成为全媒中心下一步工作的有益实践与积极探索。

全媒体中心作为一个全新的新闻舆论工作平台和载体,必须充分发挥好分宜县委、县政府的喉舌作用,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受众需求,借助先进信息传播技术和手段,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全面提升全媒体的新闻采集、编辑制作和解读分析能力,增强全媒体的影响力。

全媒体中心改革后,所有稿件进入“新闻超市”平台,按需取稿计酬,每个人都是全媒体中心的记者,既减少了人才重置,又提高了作战效率;彻底打破了是否一个媒体、打破了绩效考评、多干少干一个样的体制机制壁垒,建立了全媒体中心的指挥中心和“新闻超市”平台,还要实行“一个打造两个统一”,实现“三个转变”,全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与发展。

第一,要打造一个云平台。云平台作为支撑全媒体中心运行的管控后台,是功能强大的资源库,可以完成媒体生产过程中所有的指挥、调度和信息沟通,用一体化思维来整合系统内部原本分立的资源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只有打造适应全媒体全业务贯通需求的云平台,才能从根本改变不同媒体间采集制作相互独立、分散、低效运行的状况;只有打造一个云平台,依托全面的云计算、云服务的能力,融合全媒体技术,才能实现涵盖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新媒体等所有媒体形式的采集、制作、编辑、存储、播出、管理等融合的全媒体功能。

第二,统一指挥。改变原来各媒体、各部门分别指挥、各自为战的局面,所有记者全部进入全媒体中心,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所有稿件全部进入分宜全媒体中心的“新闻超市”平台里,供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和新媒体根据各自的特点抓取选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全媒体中心实现新闻的“一次采集、多样生成、N次传播”功效。

第三,统一考核。中心成立考核组,探索建立严谨、高效的全媒体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和全新的用工薪酬制度,实现编内编外人员一视同仁、以岗定薪、同工同酬,从而留住人才。在考核中,充分利用全媒体的融合互动功能,按照稿件质量、新闻价值和传播效果,如点击率、阅读量等考核打分。记者采访的稿件以广播电视采用稿为主进行基础分值评定,再根据报纸、网络选用情况进行加权计分,选用次数越多加权越大。

第四,记者从单一型向全媒体全技能型转变。全媒体中心对记者的新闻素养特别是新媒体技能进行多次培训,实现从单一文字、摄像记者到文字、视频、图片、音频、VR运用及制作的全技能记者转变。这就对中心记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业务知识面要广、新媒体技能要强,这样才能满足全媒体融合后的发展需求。

第五,工作重心从以广播电视为主向做精广播电视、做优报纸、做活新媒体转变。全媒体中心除了要有一批采集新闻素材的一线记者外,还要组建一支精编团队,负责从融媒体平台上精选、精编稿件;进一步做精党报,做优两微一端,尤其是要做强广播电视新闻,坚持唱响主旋律、守好主阵地。

第六,工作方式由“纸端”到“指端”的彻底转变。全媒体中心生产流程从以广播、电视为主向以新媒体为主转变,编采人员的主要精力和新闻生产流程发生了变化,更符合从“纸端”到“指端”转移的新兴媒体传播规律,更符合现代大众的阅读习惯和心理需求。过去的重点报道,就是一条新闻、一篇稿子加一张报纸,现在则是手机、网络、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方式,全方位、全时段、多渠道、多体裁;立体多维、联动互动;可听、可视、可读、可点、可身临其境。

笔者认为,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融合发展,除了要建立好全媒体中心的指挥中心和“新闻超市”平台,实行“一个打造两个统一”,实现“三个转变”外,同时需要积极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大力倡导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内容传播的有效性和感染力,不断提升传统内容资源的附加值,不断提升广播电视、报纸、微信、微博及网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还需要不断转变传播模式,实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社交媒体等新媒体之间的融合互动。此外,还需要转变运营模式,通过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的深度合作,促使单一、分散、粗放的运营模式向集约、规模、精细化方向发展,以便更好地满足多平台、多终端、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G206.2

A

1674-8883(2016)23-0196-01

袁玉咨(1975—),男,江西分宜人,本科,记者,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闻采写、报道,电视节目编导。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广播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