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分析

2016-03-02 05:55巴桑次仁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人才队伍少数民族民族

巴桑次仁

(拉萨晚报 藏编部,西藏 拉萨 850000)

培养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分析

巴桑次仁

(拉萨晚报 藏编部,西藏 拉萨 850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民族的统一,人们与少数民族的交流变得愈发频繁。因为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所以就存在语言的翻译问题。但是,当前高层次的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并不多,在信息的交流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制约性。对此,本文详细分析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培养策略。

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培养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变得愈发频繁,翻译人才也显得格外重要。高层次的翻译人才是确保文化交流、文化传播的基本因素。相关研究显示,我国5年前的文化传播力有限绝对不是由于文化本身的魅力不足,而是因为翻译人才的欠缺。对此,研究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培养具有显著意义。

二、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培养现状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的教育院校约有20余所,当中有6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院校,其余均为民办院校。这些民族院校当中,大部分都没有硕士级的翻译专业学位。其中,只有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以及云南民族大学有,但是这4所民族学院的英语硕士专业主要是偏向于英语口译能力以及英语笔译能力,其专业的涵盖范围比较小,无法达到其余外语语种的翻译要求。除此之外,一些民族学院的办学质量也并不高,其关于民族翻译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并且不具备申报翻译硕士学位专业的条件。

在当前的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培养中,翻译人才的评价制度并不完善。近些年,虽然各个高校和省市区制定了关于翻译人才的管理标准与制度,但是相关制度本身并不是非常完善,特别是翻译人才的评价制度存在明显的漏洞。翻译人才的评价体系并不完整,评价的主体无明显立场,客体不合理、标准不准确,无法实行真正符合翻译人才培养需求的市场体系。

三、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培养策略

(一)坚持人才培养目的,明确翻译人才培养战略

在当代社会中,人才的培养应当优先于其他方面的投入。在人才培养方面,首先需要明确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战略。中央应当按照国家对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的培养需求,布局整个人才培养的战略,并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一支规模庞大、结构合理、品质优良的翻译队伍。对此,首先需要深入研究,以最快的速度制定一个关于翻译人才培养的具体思路与战略。其次,是明确各个地区对翻译人才的培养布局,尤其是在设备、资金等方面的投入布局。最后,是明确人才培养的最终任务。按照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的发展需求,应当明确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方式以及原则,充分体现相关管理部门、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在当中的作用和任务,并逐渐明确布局的合理性、管理的有效性以及教育的明确性,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高层次的少数民族翻译人才。除此之外,翻译人才的培养工作应当是围绕着社会的发展考虑的。翻译人才的培养应当以社会当中实际化的语言交流为实践目标,真正实现讲求实效、实事求是的标准,在总结经验以及规律基础方面,需要以翻译人才的实际能力以及社会的实际需求为主。

(二)保障工作重点的突出性,做好翻译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快速调整、经济整体快速发展的阶段。全面提高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以及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便是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翻译人才的培养必须具备针对性与实用性,提高对重点语言、重点领域的翻译人才培养力度和重视度。对于用处较大、作用明显的翻译语言类型,可以适当扩大培养的规模,并努力构建一支能够实现多语言翻译的人才。与此同时,需要将注意力放在统筹协调方面,做好财政金融的人才翻译培养、时事政治翻译人才培养、法律法规翻译人才的培养、影视作品翻译人才的培养、文学作品翻译人才的培养以及现代化媒体、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翻译人才培养工作,构建一支规模庞大、实用性强、通用性高的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队伍。提高高层次翻译人才队伍的培养速度,需要针对各个翻译人才的不同特点与成长规律,实行分别教育,应用荣誉来实现激励,应用学习来实现提升,应用法律来确定保障;强化少数民族语言网络文化的高层次翻译人才的培养,能够为少数民族语言的网络建设提供服务、技术以及管理等多方面的支撑。

(三)完善翻译人才管理体系,确保制度的完整性

想要真正培养一支具备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能力的人才,就必须更好地完善翻译人才队伍管理体系,保障文化人才的经费投入充足,文化人才培养资金到位,并且资金的应用是放在翻译人才的评审、奖励以及培训等方面,确保经费能够真正保障翻译人才的培养工作顺利开展。对于一些工作出色以及翻译能力突出的人才,应当给予相应的重视,并让这些人感受到自身价值获得体现的自豪感以及为社会提供力量的成就感。

建立与业绩、能力为导向的社会化翻译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以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的教育路线,借助实践来明确人才的能力。优化人才评价体系,杜绝传统翻译人才的评价当中轻能力、业绩,重资历、学历的现象。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着手于职业的标准以及职业的分类,并将业绩作为核心标准,以知识、能力、道德等要素构建一个完善的高层次少数民族翻译人才评价体系,优化翻译人才评价方式,从而提高翻译人才的教育实际效果。完善翻译人才评价体系的具体方式中,应当更多地注重在现代化人才评价技术方面的投入与建设,努力完善翻译人才评价体系。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必然会在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多方面涉足国外,促使国际和民族之间的交流愈发广泛。民族想要长远、持续、快速的发展,就必须拥有数量充足的优秀翻译人才,引进人才;不仅需要高校有全新的人才理念、资源整合能力,还需要社会对人才培养工作引起高度重视,真正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翻译人才只有具备高水平的翻译能力,才能真正弘扬中华文化。

[1] 李建辉.对少数民族语文翻译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1-6.

[2] 赵俊.翻译人才培养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S5):68.

[3] 穆雷.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翻译研究现状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01):130-140+161.

[4] 李加东智.新时期汉藏翻译培养人才的几点思考[J].西部皮革,2016(10):285-286.

H059

A

1674-8883(2016)23-0199-01

猜你喜欢
人才队伍少数民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培养集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