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改进初探

2016-03-02 05:55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时政新闻报道会议

张 娜

(运城广播电视台,山西 运城 044000)

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改进初探

张 娜

(运城广播电视台,山西 运城 044000)

时政报道作为提供信息、组织宣传的重要手段,承载着大量的政策、信息,代表了党和国家解决重大问题政策和方针。如何把新闻内容及时、准确、生动地传达给广大人民群众,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每一位新闻从业者应该深思的课题。

时政报道;宣传;传达;新闻从业

电视新闻报道期间,时政新闻具有党和政府代表功能的重要作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围绕中心、关注大局进行报道和舆论引导。时政新闻会占据了相当重要的部分,因为其带有大量的政策信息,所以受到观众的普遍关注。电视时政新闻报道多数时候都是围绕时事、政治活动进行报道,侧重表达领导、群众对这些活动的反应,而在这些活动报道中占比最高的是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但是,目前的时政新闻报道中确实存在很多雷同的报道模式,其中会议新闻以及领导活动等报道的礼仪化、程式化、概念化使观众最为反感。电视镜头里会出现会议现场的所有人,流程固定不变,容易造成观众审美疲劳。

为了打破僵化的报道程式,促进新闻媒体改进自身的报道风格,央视在《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中,就已经明确强调了新闻媒体应该报道更多有益的观点以及人们关心的内容,并力求准确、清楚、生动,使新闻报道接近现实和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党和国家服务。

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如何发挥“服务”职能,坚持“三贴近”,制作出鲜活生动的时政新闻,在笔者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时政新闻报道要对新闻的要点和看点进行整理,梳理之后对其进行解读,从中挖掘政治活动的重要的新闻价值。

如何有效地挖掘和抓取新闻价值,是时政消息克服形式上程式化、内容上概念化的关键。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标准。在时政新闻对相关会议进行报道的时候,可以以独特的视角进行提炼和挖掘,把群众关心的、领导关心的有价值的信息报道出来,而不是单纯地陈述会议进程。

而对于类似领导活动的时政新闻报道,内容上必须全部摒弃“到几个地方检查工作并指导和建议”的老套报道模式,必须用全新的视角进行挖掘,以新的视角进行报道。

时政报道总是将会议中的重要信息挑选出来,再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来进行报道。这些会议的重要信息,必须经过精心提炼才能进行报道,凸显报道的价值。在提炼这些元素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会议的决定,会议过程中解决了什么,会议新闻的看点在于领导讲话突出强调什么、对某个问题的态度,以及领导的讲话传递新的思想、新的思路、新的话语。

同样地,报道领导活动也是如此,领导的活动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所以会要求报道以此来推动实践的工作,解决实际的问题。而往往关于这方面的报道缺乏吸引力,主要是记者没有很好地捕捉到新闻的一些关键点,在后期编辑处理上也没有总结出新闻的新意。比如在报道陪同领导活动这类事件时,领导此次活动的意图和目的是记者必须深入挖掘和掌握的。报道调研活动时,要注意此次调研活动的背景以及围绕的主题是什么,并在调研中提出新想法、新思维,以及相关措施。如果是报道检查工作,就要注意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措施,这些元素是构成领导活动新闻报道的核心。所以,记者不应该只专注于领导活动本身,更应该注重新闻内容本身和新闻价值。

第一,时政新闻报道时必须提炼报道的内容,注重拍摄技巧,使拍摄镜头具有价值和可看性。拍摄要跳出单调的会场的人头亮相,插入一些鲜活生动的会场外的画面来表现、解说新闻内容。这些镜头的选取非常有讲究,必须突出领导的正面形象。领导活动的镜头要经过反复选择,拍摄出具有故事性、突出个性、信息传递丰富的镜头,如领导和群众打成一片、关心群众疾苦的画面,此外,解决困难和问题的镜头要重点拍摄。拍摄镜头必须体现出新闻的看点和价值,此外还要善于恰当运用同期声,以增强报道的感染力。

第二,从群众的角度入手,增强时政新闻的“贴近”性。在报道处理上强调观众的视角才能增加时政新闻的“贴近性”。处理时要改变政府公告式的方法,报道会议相关的新闻时,要从老百姓比较关注的、与其生活相关的内容入手进行重点报道。会议新闻本身传达的很多信息都是与老百姓相关的,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从老百姓关心关注的方面找准切入点,突出其实用性,才能更好地被老百姓所接受。

第三,政治新闻报道应该抛弃陈腐的会议新闻语言。现在一些时政新闻套用过多的政治话语,在群众中缺乏吸引力。比如在会议新闻中经常可以看到“每到一处,都详细询问、提出指导性建议”“强调总结,着重指出,总结发言”之类八股式的政治话语。

传播学认为,距离是影响观众接受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量的会议新闻写作,不可能引起观众的阅读兴趣,因此,必须对写作方式进行创新,与时俱进,把握重点,使新闻内容具备看点和价值;在会议新闻写作应抛弃陈腐的会议新闻语言,取而代之的是简单的、个性的新闻语言。

[1] 张明员.创新时政新闻报道探究[J].新闻传播,2014(13):73.

[2] 周元.时政新闻报道如何创新[J].新闻传播,2014(12):200.

[3] 曾肇潮.如何兼顾“新闻”与“宣传”——时政新闻的误区与对策[J].西部广播电视,2016(09):44-45.

[4] 童莉.媒介融合下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江苏城市频道《零距离》为例[J].新闻世界,2016(11):25-29.

[5] 赵峰.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如何提升编辑质量[J].数字传媒研究,2016(09):19-21.

G212

A

1674-8883(2016)23-0200-01

猜你喜欢
时政新闻报道会议
《八七会议》
会议通知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ISO/TC8/SC8 期间会议在沪召开
时政
时政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