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中的“标题党”现象及对策分析

2016-03-02 05:55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标题党时政新闻媒体

陈 戈

(平邑县广播电视台,山东 临沂 273300)

时政新闻中的“标题党”现象及对策分析

陈 戈

(平邑县广播电视台,山东 临沂 273300)

本文针对时政新闻“标题党”问题,首先论述了时政新闻“标题党”带来的问题,并深入分析了“标题党”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并就“标题党”现象的防范治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时政新闻;“标题党”;防治

一、引言

在当前的网络媒体中,特别是时政新闻领域,“标题党”现象层出不穷。“标题党”的出现,成因较为复杂,但追根究底还是为了提高收听率、收视率、点击量,最终还是利益的驱使。特别是对于时政新闻来说,“标题党”很容易传递错误的意识形态倾向,这对整个时政新闻的健康传播非常不利,因此必须深入分析“标题党”现象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二、时政新闻“标题党”概念以及带来的主要问题分析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形式和传播方式的不断创新,时政新闻中的“标题党”问题越发突出,有的新闻工作者用一些极具吸引力但与文章内容毫无关联的标题,以获取关注增加浏览量。在形式上,主要有“正题歪做违反正确导向”“侮辱调侃突破道德底线”“无中生有违背新闻真实”“断章取义歪曲报道原意”“夸大事实引发社会恐慌”“格调低俗败坏社会风俗”等。“标题党”有的断章取义,有的避重就轻,还有的无中生有,其传播的不实消息很容易对社会产生误导作用。“标题党”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标题模式化、夸张化误导受众的直观感受。一些时政新闻的“标题党”问题,主要是在标题上采用多种修辞手法,尤其是各种无实际意义的虚词、主观倾向明显的形容词、套用流行语的流行体、与正文内容无关联的标题等等,往往存在着偷换概念的问题,容易造成读者主观认识上的错误,长此以往,很容易失去读者的信任。

第二,导致新闻媒体丧失应有的公允性。对于时政新闻来说,最关键的就是新闻本身的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反映实际情况的公允性。但“标题党”的出现,往往是新闻工作者根据自己的主观倾向,将新闻稿件主旨进行异化甚至是歪曲,这样很容易造成读者的联想。一些主观导向性强、添油加醋,特别是一些抹黑国内、夸大国外、断章取义的“标题党”新闻,违背了基本的新闻价值观。

第三,“标题党”容易造成时政新闻的泛娱乐化。时政新闻往往要求新闻本身具有一定的严肃性,但是“标题党”现象往往会改变时政新闻的主旨,人为地制造一些噱头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助长各种不良风气。

三、时政新闻中出现“标题党”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一,社会层面。随着新闻传媒领域的开放,市场化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在互联网平台、智能手机以及社会网络发展日益成熟以后,时政新闻领域的话语权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开放,一些新闻媒体的发展尚未成熟,受利益的驱使更容易通过猎奇、俗白等来占领市场。

第二,市场层面。在传媒市场商业化运作的大环境下,采用“标题党”来吸引眼球,已经成为新闻传播行业的普遍做法。一些人认为,时政新闻只有采用“标题党”的模式,才能顺应整个新闻传播行业领域娱乐化大浪潮的趋势,才能赢得市场。因此,市场导向一定程度上的偏位造成了“标题党”大行其道。

第三,受众层面。在海量的信息时代,读者对于新闻已经进入了快餐式阅读的时期,很多读者更倾向于各种醒目的、带有冲击性的标题,这些标题能够满足其发泄各种情绪的需要。新闻阅读价值观念和新闻阅读方式的转变,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标题党”问题。

四、时政新闻中“标题党”的防范治理措施研究

第一,治理“标题党”应当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约束引导。在新媒体尚未大规模发展和应用的纸媒时代,虽然新闻的传播速度偏慢,但是由于纸媒图文并茂、记者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能够得到充分保障。而在当下网络新闻时代,新闻从发生到被受众知晓,基本可以做到零时差,新闻的准确性和严肃性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这也是“标题党”现象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治理“标题党”现象,关键在于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管理约束。宣传主管部门应该引导媒体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坚持正确的宣传报道方向,自觉抵制各种有害的“标题党”行为;逐步引导新闻媒体在编辑新闻标题时严把质量关,采用恰当的标题来吸引受众关注,而不是利用夺人眼球的虚假标题、夸张标题来赢得点击率。

第二,治理新闻“标题党”应当加大追责问责的力度。治理时政新闻中的“标题党”问题,应该将精力集中在“标题党”出现最为频繁的互联网领域。我国在《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对互联网新闻有明确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新闻信息,应当确保完整、准确,严禁各种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和新闻信息内容的现象。因此,在对时政新闻的管理上,对于各种负面的、低俗的网络“标题党”时政新闻,或者是容易引起道德指责和社会恐慌的文字暴力和网络谣言,应当加强追责、问责力度,以刚性的约束来确保各类新闻媒体真实、公正地传播新闻信息,正确引导受众,共建社会道德风尚。

第三,治理新闻“标题党”应该不断提高新闻采编队伍的素质。提升采编队伍素质,是遏制“标题党”行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在网络信息时代,很多自媒体人涌入新闻领域,这也是造成夸张表达和“标题党”行为出现的重要原因。要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应该加强对新闻采编队伍的教育管理,引导新闻工作者在工作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提高采编队伍的纯净度、专业度,特别是加强真正的新闻记者和编辑的社会担当;努力在挖掘新闻深度、提高报道质量上做文章,摒弃隐瞒虚报、篡改标题等恶习,用认真的态度确保新闻传播精准到位,积极地传播社会正能量。

五、结语

针对时政新闻领域出现的“标题党”问题,应该注重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管理,提高新闻媒体传播者的职业素养,加强新闻媒体的自律,完善对“标题党”的追责管理,防范各种不当“标题党”新闻问题的发生。

[1] 张华军.标题焦虑中的传统媒体应对策略——兼谈标题党乱象及原因[J].新闻爱好者,2014(12):59-61.

[2] 王艺焜.“标题党”的产生及其新闻心理的分析[J].今传媒,2014(09):67-68.

[3] 邓香.“新标题党”:网络新闻“标题党”现象的文化断想[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2):71-73.

G212.2

A

1674-8883(2016)23-0210-01

猜你喜欢
标题党时政新闻媒体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互联网新媒体中“标题党”现象探析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避免情绪化勿作“标题党”
杜绝网络“标题党”向传统媒体渗透
时政
时政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