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扈”字说户县上古乃以渔立国之地

2016-03-02 20:30韩健畅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户县陕西

韩健畅

(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政府,陕西 西安 710002)



[历史学研究]

从“扈”字说户县上古乃以渔立国之地

韩健畅

(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政府,陕西 西安 710002)

摘要:从“扈”“鄠”“簖”“滬”的含义出发,联系“鄠”的本义和有关“雩祭”的记载,认为西安市西南部的户县一带在上古时代是以捕鱼为生,并且以渔立国的夏的同姓部落,而非东方少昊族的九扈之一。

关键词:扈;鄠;雩祭;赤帝;簖;滬

1 从“扈”到“鄠”

对“扈”字的释义,《实用大字典》卯集“户”部谓:“国名。夏后同姓所封,战于甘者,在鄠,有鄠谷甘亭。见《说文》邑部。”[1]338《辞源》也有解释:“扈,古国名。在陕西户县(原作鄠县)。《左传·昭元年》:‘夏有观扈’。注:‘观国今顿丘卫县;扈在始平鄠县。’”又说:“姓。相传夏朝有扈氏,姒姓,国亡,子孙以国为姓。见《通志》二六《氏族》二《夏商以前国》。”[2]1202又《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释“扈”:“一,夏时国名,在今陕西鄠县北。《书序》: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左传·昭公元年》:‘赵孟曰:夏有观扈。’《帝王世纪》:‘扈至秦改为鄠。’《汉书·地理志》:‘鄠,古国,有扈谷亭。’姚察训纂:‘户、扈、鄠三字一也。’二,春秋郑邑,今河南原武县西北有扈亭。”[3]806扈是夏朝时一个古国的名字,在今天的陕西户县。扈人本姓姒。扈国灭亡之后,其子孙后代就以“扈”作了自己的姓。也就是说,扈姓的人是扈国的后人。但上述文献并没有说明“扈”国为何要以“扈”为名。

仔细揣摩“战于甘者,在鄠,有鄠谷甘亭”,就可以发现其中隐含着另外的内容。战于甘,是指《尚书·甘誓》所记载的战于“甘之野”。此“甘之野”即在鄠谷。谷,据《说文》:“泉出通川为谷。”可知谷即现在的山谷,是山间溪流、泉水流出山口的地方。那么,“鄠谷”也就是一个谷口,是近水滨水之地。甘亭在鄠谷,也就是说扈在鄠谷,扈是在一片水泽的围绕里。

夏启子承父位,立国以火德,但是扈却是一片水域。当夏启即位,扈国的有扈氏表示反对时,启就发动武力,征伐有扈氏,并且在战前宣布扈的罪状“怠弃三正,威侮五行”。关于扈的五行属性已不可知,但既然是在鄠谷一片水域中,那么扈的信仰必然与水有关,也许扈就是以水德立国。水火不相容,成为夏启武力相加的一个借口。

2 “扈”是上古时代和夏商周举行雩祭的地方

“鄠”承“扈”而来,左“雩”右“邑”,可知鄠已经是一个城邑。“鄠”字按照字书释义:“后五切,音户,麌韵。右扶风县也,见《说文》。鄠与扈通。《汉书·地理志》注:‘鄠,古国,扈,夏启所伐。’《通典》:‘鄠,亦谓之扈。今属陕西。’”《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释“鄠”谓:“鄠县,夏时扈国,秦为鄠邑,汉为鄠县,古城在今陕西鄠县北,隋徙今治,明清皆属陕西西安府,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3]1132只是说“鄠”就是“扈”,是夏启曾经征伐过的国家,并没有说“扈”为什么又叫作“鄠”,“鄠”又为什么叫“鄠”。依照六书的造字方法,“鄠”左为“雩”,字书释“雩”曰:“云俱切,音于,虞韵。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1]955雩有大雩、小雩,又有春雩、秋雩。过去一直以为雩乃祷雨、祈雨,其实“雩”本是舞蹈以祭祀雨神,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祭祀仪式。夏祭乐并非只是在干旱时才祈雨,在春、秋两季也要举行仪式,以乐舞、清酒、牲牢向赤帝献祭,以博得赤帝的喜悦与恩赐。所以雩祭就是《公羊传·桓公五年》所谓的“大雩者何?旱祭也”和《周礼·春官·司巫》中“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的祈雨仪式。显而易见,“鄠”即“雩”,“鄠”的本音即“雩”。然而“鄠”今却音hù,这是因为“扈”读作hù,于是也就将应该读yù的“鄠”读作hù了,可见“扈”字原始本意的力量之巨大。

“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首先要弄清楚的便是赤帝到底是谁。过去一直误以为赤帝就是炎帝,可是炎帝据南方,属火,为什么在扈国舞雩祈雨却要祭祀炎帝?原来赤帝并非炎帝,而是禹。根据大禹治水的记载,禹为雨师、水神是没有疑问的,“禹为雨神,固矣。顾战国以来,皆谓雨神为雨师”。为何要单独在扈国祭赤帝?这是因为扈地依山面水,且扈国的水域面积非常辽阔。按照古人的理解,水多是因为水神和扈国临近,格外眷顾扈国,因此选择在扈国演奏祭乐就能够使水神听到。而夏启之前的水神正是夏禹的父亲鲧。鲧由于治水不力被赐死,赐死的羽渊根据民间传说就在扈国。王逸《章句》说:“晋平公有疾,梦黄熊入于寝门,韩宣子问于子产曰:‘不知人杀乎?抑厉鬼耶?’子产曰:‘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举之。”鲧之被殛,袁珂《山海经校注》卷十三《海内经》云:“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4]536《初学记》引《归藏·启筮》也说:“鲧殛死,三岁不腐,副之以吴刀,是用出禹。”《汲冢琐语》则说:“晋平公梦见赤熊窥屏,恶之,而有疾。使问子产。子产曰:‘……其色赤……其状如熊……’”这里的赤熊,丁山以为就是共工,鲧就是共工的别名,“共工壅防百川,即鲧堙洪水传说所分化”。并且丁山在《由鲧堙洪水论舜放四凶》中认为不只共工是鲧,就是传说中的帝鸿、帝江、浑敦、驩兜都是鲧。[5]218-222因之也可以说,鲧、禹父子皆为水神。这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即“鲧殛”的羽山在哪里?这是自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以来就争鸣探索的问题。有的以为应在海外九夷,《汉书·地理志》记载在东海祝其县(今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杜预《左传注》也如此认为。有的认为是在河南嵩县,因为嵩县有崇山禅渚。崇山是《诗经》所说的嵩岳,卜辞曰岳,为殷、周祷雨胜地。丁山亦说:“则鲧化羽渊,宜在崇山附近之禅渚;所谓羽山者,羽之为言雨也,也,即谓祷雨之山也。”丁山还引《周语》太子晋尝称鲧为崇伯,《连山易》亦谓“有崇伯鲧伏于羽山之野”,认定羽山是鲧的食土,必在崇山附近。此种说法有待商榷。因为《周语》和《连山易》的“崇伯”并非是鲧、禹时代的“崇伯”,这种封爵比鲧、禹要晚得多。就甲骨卜辞来说,至今尚未发现“鲧、禹”二字,又何来“崇伯”的封爵?“崇伯鲧”应该是承殷的“崇侯虎”的“崇侯”而来。“伯”是低“侯”一级的封爵,按照爵位承袭的惯例是低一级或数级而赐封,所以“崇伯”应是承“崇侯”而来。《史记·周本纪》说:“(文王)伐崇侯虎,而作丰邑,自岐下而徙都丰。”旧说都认为丰邑即崇侯旧地。《左传·昭公四年》即谓:“康有酆宫之朝。”[6]1242丁山也说:“酆宫当即文王所作丰邑,是文王作邑,即作宫也。《括地志》:‘鄠县东三十五里,有文王酆宫。’《三辅决录》:‘镐在丰水东,丰在丰水西,相去二十五里。’”但他又认为:“丰镐相距如是其近,崇果即丰,其墉即仡,其势又雄,周人安得奕世载德,安枕镐京?崇所在地,自以徐中舒先生《再论小屯与仰韶》说,崇、嵩一字,崇在今河南嵩县附近地之说为允。”实际情况是,文王先伐崇,再作丰,丰是在崇的旧地上重建起来的,而非崇与丰并存,所以已经不存在丰不安枕的威胁了。也就是说,在崇侯虎被伐之后,才有崇伯鲧的封爵,实际上是追封。据斯维至《早周的历史初探》:“周还为商文武帝乙祭祀,商王曾亲至到岐山。这都是文献史料中所没有的,确是惊人的重要发现。……他便接着伐犬戎,伐密须、阮、共,伐畎夷,伐耆(黎),伐崇。……崇在今陕西户县东,是殷商设在陕西境内的侯国,用以监视周的行动。因此,文王伐黎伐崇之后,殷商灭亡的命运就无法避免了。”[7]141斯维至的观点随着近些年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得到佐证。所以说,崇应在户县而不应在河南嵩县。而前文的“赤熊”即是赤帝,以“其色赤”,因之被尊为赤帝。而炎帝两火相叠加,谓火势炎炎不绝。赤取其色,而炎取其形,亦取其质。所以如果是祭祀炎帝,必不会说赤帝。可知赤帝就是黄熊,也就是水神。

这种选在户县雩祭的仪式一直保持到北宋时期。北宋的都城在东京汴梁,即现在的河南开封,可是要举行祈雨的仪式,还是诏令蔡京到户县境内终南山一带的紫阁祷雨,[8]84这可能是夏人雩祭的孑留。户县南乡沣河一带靠近终南山,至今还有天旱“伐马脚”的盛大的舞雩仪式,应该是夏人祷雨的余续。

3 “扈”非九扈之一,乃以渔立国之地

前文已述,“鄠”也是由水而来,从“扈”到“鄠”都没有离开水。由于古代诸多字书中对“扈”和“鄠”的本义都没有详尽的解释,因之,长期以来,学界对“扈”“有扈氏”的地点产生了争议。《尔雅·释乌》郭璞注认为“雇”就是经传的“扈”,而“扈”为东方夷族“九扈”之一。王国维因卜辞地名中有“甘”有“雇”,就据之以为此“扈”即殷代卜辞的“雇”,甚至在《古史新证·古文新证·王亥》中说“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以及《王恒》引《白虎通·礼乐篇》释曰:“狄者易也,是古狄易二字通,有狄即有易。上甲遵迹而有易。不寍是王亥,弊于有易,非弊于有扈。故曰:扈当为易也。狄易二字不知孰正孰借,其国当在大河之北,或在易水左右。盖商之先自冥河,王亥迁殷,已由商邱越大河而北,故游牧于有易高爽之地,服牛之利即发见于此。有易之人乃杀王亥,取服牛,所谓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者也。”[9]18-19具体到地点,即杜预所说的荥阳卷县北(今河南原阳县西北)。据此说,则与卜辞中的殷代地域相合。“有扈氏”不是夏的同姓部落,不是姒姓,而是异姓的东夷少昊族的“九扈”,其地就是殷代的“雇”,具体位置即今黄河北岸郑州以北的原武一带。而“甘”,王国维据甲骨文认为是《春秋》中甘昭公所封之邑,其地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归根结底,这都是因为他们对“扈”“鄠”的字义无法正确解释所致。刘起釪《夏后氏所伐有扈氏及甘的地点》认为:“旧注以为是今陕西户县,显然有说不通的地方。所以《孔疏》提出:‘《地理志》:扶风鄠县,古扈国。鄠、扈音同,未知何故改也’。就是说不知为什么‘扈’改成了‘鄠’,显然对此有了怀疑。而马融说甘是有扈南郊地,《孔疏》也以为没有根据,而是出于马融想像的。孔的话说:‘启伐有扈,必将至其国,乃出兵与启战,故(马融)以甘为有扈之郊地名’。事实上这一说法不仅与甘水在鄠西有矛盾,而且与夏师进军路线有矛盾。所以《孔疏》接着又说:‘启西行,伐之当在东郊。融则扶风人,或当知其处也’。是说这只是由于马融是扶风人,才把扈和甘说成是在扶风的户县。显然是在指出此说的无据。”[10]441其实《孔疏》是误解了马融,旧注也没有错。鄠县属于扶风,马融是扶风人,自然了解鄠县的地理山川。甘水的确在鄠县城西,是从终南山的甘谷逶迤西南流而至于鄠城西面,甘之战发生在鄠城之南临近甘谷的地方,二者并不矛盾。至于夏师的行军路线,从东方过来,无论涉不涉甘水,都要在甘水流域与有扈氏激战。终南山七十二峪,户县境内有甘峪,此甘峪,应该就是甘雨峪或者甘水峪的省略,或者就是远古祈祷甘雨的孑留地名。甘水出此峪,一路蜿蜒,在县西北流,汇入渭水。况且,据《吕氏春秋·先己篇》:“夏后相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相曰:‘不可。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二味,琴瑟不张,钟鼓不修,子女不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11]89《吕氏春秋》的这一段记载虽与《尚书》有异,认为是有扈氏自己输诚归顺的,而非夏启依赖战争征服的,但明确指出夏启与有扈氏战于甘泽,说明战斗是在甘地的水泽中展开的。王国维等学者不了解户县的山川水域,没有亲眼见过甘水和县城的地理位置走势,才致误读史料,产生错误。

4 “扈”就是“簖”,是编竹取鱼的工具

那么,“扈”和“鄠”到底有怎样相通相连的意义呢?《辞海·地理分册·历史地理卷》对“沪渎”有一番解释:“沪渎,古称吴淞江下游近海处一段为沪渎,因当地人民用‘扈’(就是现在的“簖”)在江海之滨捕鱼为业而得名。始见于六朝时记载。”[12]131《实用大字典》申集“竹部”释“簖”曰:“都玩切,音锻,翰韵。编竹取鱼曰滬,吴俗谓之簖。见《陆龟蒙集》。”又曰:“海滨簖也。《陆龟蒙序》:‘网罟之流,列竹于海澨,曰滬。’注:吴人今谓之簖。”[1]739也就是说,“扈”“簖”“滬”三字相通。所以“扈”就是编竹取鱼。扈国因为水域辽阔,在上古时以渔业为生。在水涨起来之前,先民们编竹于鱼游繁密的水域,待水退之后,落在编竹区域的鱼便被圈在水里,扈国的渔民便可毫不费力地轻松捞取。

虽然今天的吴淞江和夏初的有扈氏在时间上相去甚远,地域上也远隔数千公里,但我国历史上就是战乱频仍,人口迁徙不断。而且入荆蛮断发文身创立吴国的泰伯和虞仲本身就是古公亶父的长子和仲子,这些在《史记》中的《周本纪》和《吴太伯世家》都有记载。谁又能说不是泰伯、虞仲把有扈氏的捕鱼技术带到了江浙一代,又为江浙人继承并将原始的“扈”“鄠”读音、字义保存下来呢?

总之,扈应该是以捕鱼为生并且以渔立国的夏的同姓部落,而不是来自东方少昊族的九扈。

参考文献:

[1]实用大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臧励龢.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M].香港:商务印书馆,1931.

[4]袁珂.山海经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3.

[5]丁山.由鲧堙洪水论舜放四凶[M]//古代神话与民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左丘明.左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7]斯维至.早周的历史初探[M]//斯维至史学文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蔡绦.铁围山丛谈[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王国维.古史新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10]刘起釪.夏后氏所伐有扈氏及甘的地点[M]//古史续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1]关贤柱,廖进碧,钟雪丽.吕氏春秋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1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地理分册:历史地理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

中图分类号:K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914(2016)03-0077-04

收稿日期:2016-01-03

作者简介:韩健畅(1962—),男,陕西户县人,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

Hu County as a Land of Fis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haracter“Hu”

HAN Jianchang
(Xi’an Beilin District Government Office,Xi’an 710002,Shaanxi,China)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characters“Hu”“Hu”“Duan”“Hu”,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riginal meaning of“Hu”and the record of the ceremony to beg for rain,it is thought that in ancient times the southwestern area of Hu County features fishing as a way to make a living with the same surname as the Fishing Kingdom’s surname“Xia”,which excludes the possibility of their belonging to one of the nine tribes of the eastern Shaohao nationality group.

Key words:Hu;Hu;the ceremony to beg for rain;Red Emperor;Duan;Hu

猜你喜欢
户县陕西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陕西音乐如何演奏?
走近你,我的陕西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户县农药市场调研报告
户县葡萄
全国首家农民画美术学院揭牌
从电影专题片《户县农民绘新天》中看户县农民画发展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