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县级广电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以桃江广电为例

2016-03-02 05:55卢扬知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桃江广电困境

卢扬知

(湘潭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浅析县级广电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以桃江广电为例

卢扬知

(湘潭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目前,县级广播电视台“内忧外患”,只有不断调整自身结构、实现创新性改革,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目前,湖南省桃江县广电也面临着这一普遍困境,并在突破困境上做了不少尝试。

县级广电;桃江广电;困境;出路

县级广电承担着引导舆论和文化传播等职责,对于维护基层稳定、促进县域经济文化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湖南省桃江县广电是桃江对内引导舆论、对外宣扬形象的重要机构,但目前桃江广电面临着县级广电普遍存在的一些发展困境,亟须解决。对此,桃江广电正在不断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桃江广电的现状概况

桃江广电迄今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2012年文化体制改革后隶属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由于没有固定模式可以借鉴,加之上下之间认知的差距,文化体制改革对桃江广电的发展并没有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反而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最明显的就是“财政饭”不再容易吃。在这种情况下,桃江广电进行了机构改革,增设新闻中心和广告公司以保证创收。桃江广电目前拥有两套频道,自办了《桃江新闻》《走乡村》和《话说桃江》等节目,现有员工200多人,其中一线员工120余人,员工招聘主要采用台聘和县委招聘,县委招聘的员工享受财政全额编制。

二、面临困境

县级广电因其基层地位,生存发展存在固有困境,随着社会整体进步及各类新型媒体飞速发展,县级广电的生存空间更是被挤占。县级广电的发展“先天不足,后天不良”。具体面临的困境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挣不脱逃不开的陈旧体制

县级广电的诞生与发展依托于行政的力量,但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职能转换,原本对县级广电颇有照料的体制现已逐渐成为县级广电发展的障碍和羁绊。县级广电的管理模式多年来没有根本性变化,一方面县级广电的管理行政色彩仍然浓烈,另一方面县级广电所面临的市场主体尚未健全,导致目前县级广电的“财政饭”饿不死也吃不饱,自己创收又门路不广。

(二)引不进留不住的人才技术

人才短缺是县级广电的“硬伤”。由于发展前景受限,薪酬福利不高,优秀人才往往不愿到县级广电工作,而县级广电要用有限的资源创作高质量的节目,难以招到合适的广电人才。对于处在编制内的员工而言,台聘员工在财政方面的保障和支持稍显不足,大多数的台聘人员缺少归属感,流动性强。另外,资金的匮乏导致设备难以及时更新。

(三)上不去下不来的节目内容

县级广电在资源、设备、人力等方面的固有限制,使得县级广电难以有高质、精品、高端的节目,而多年报道会议新闻形成的“惰性”也使县级广电在面对新媒体时手足无措,因此形成了县级广电“高大上拼不过上级台,接地气搞不赢新媒体”的尴尬局面。上级广电资源的压倒性优势暂时无法突破,而媒体为受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获取新闻与信息的渠道,实现了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即时互动,这些特点都是县级广电无法通过传统电视媒体实现的。

三、应对策略

县级广电目前常常纠结的是:不肯放弃财政的“奶水”,又想摆脱体制的桎梏。这就要求县级广电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探求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科学化的道路。

(一)创新思维策划方式,制作影响力大的节目

县级广电可以在“贴近性”上做文章,制作在内容、形式上更符合本地受众“口味”的节目。同时,县级广电不仅要增强拓宽收入门路,也要有将现有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决心和勇气,策划有内涵、有高度的节目,敢于做出有影响力的节目。桃江广电在2012年推出《回家》系列节目,2013年推出《寻访屈原的足迹》系列节目,2014年策划大型系列报道《资江行》,斩获了“湖南新闻奖”“湖南广播电视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在拍摄《资江行》过程当中,桃江广电实现了与资江沿线各市县广电的横向联合,节目成型后,桃江广电将节目传送到了这些广电并经由他们播出,使《资江行》的影响力不只是局限在本县。通过这些大节目、大活动,桃江广电逐渐提高了自身的影响力。

(二)直面新型媒体冲击,打造优质新媒体平台

新媒体给县级广电的发展既带来了冲击,也提供了出路。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可以将县级电台的节目直接与观众的电脑、手机相连,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同时将县级广电的竞争对手拓宽到省市甚至中央级别,使县级广电不断推陈出新好作品。桃江县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开通于2014年,目前拥有粉丝近7万,每天推送自办新闻专题栏目和大量追逐热点的原创内容及独家报道,在平台上实现了与受众的互动,根据受众的反馈提升节目内容质量。

(三)福利培训双管齐下,引进留住人才的技术

县级广电可以采用竞聘上岗、制片人负责制等方式,调动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给予就业者满意的工资福利和发展前景,增强员工安全感;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以业务量为考核指标,定待遇、定报酬、定地位;定期对全体员工开展实质性和针对性的培训,实现传统员工队伍的转型。在技术设备方面,除了开源节流引进性价比高的技术设备以外,还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使一线员工掌握基本的技术技能,减轻维护更新设备的压力。目前桃江广电对所有的员工实行同工同酬,员工均享受“五险一金”福利待遇,同时对大型的专题节目实施制片人制度。但由于整体收入较低,在留住人才方面还需探索更加完善的方式方法。

四、结语

县级广电在“政治红利”减弱时期仍需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进而探索文化体制改革的形式和内容。未来县级广电的发展方向应是走产业化道路,这就要求县级广电盘活存量资产,优化人员配置,打破“大锅饭”,实行企业化管理。同时顺应新形势,拓展新媒体,改革节目内容和形式,使节目深度融入地域特色、地方经济和民生关注,达到传统电视节目支持新媒体,新媒体反哺传统电视媒体发展的效果,从而提高自身影响力。桃江广电与其他县级广电一样,唯有不断创新理念,挺过改革“阵痛”,方能涅槃重生。

[1] 吉曼.略论县级电视台的体制困境与应对之策[J].今传媒,2012(1):70-71.

[2] 张加春.县级电视台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及其突破[J].东南传播,2009(6):42-44.

G229.24

A

1674-8883(2016)23-0244-01

猜你喜欢
桃江广电困境
桃江凤凰山:屈原发出《天问》绝唱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困境
桃江竹笋的种植管理技术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河东·河西
EPON在广电双向网改造中的应用分析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
中国“富二代”家庭教育的困境
对当前PPP模式困境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