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大学新闻教育核心问题与应对策略探究

2016-03-02 05:55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大学融合专业

孙 涛

(南京晓庄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7)

全媒体时代大学新闻教育核心问题与应对策略探究

孙 涛

(南京晓庄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7)

全媒体环境下,各种媒体的报道方式悄然发生变化,融合新闻、数据新闻和移动报道等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欢迎,与传统媒体相适应的大学新闻教育格局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细分型的单一专业技能培养模式必须随之作出相应的调整,甚至变革。

全媒体;大学新闻教育;核心问题

互联网时代,报纸、广播、电视不约而同地进入数字时代,新闻媒介从相互竞争走向不断融合。传统媒体从最初对新媒体不屑一顾到主动与各种新媒体相互交汇与融通,媒体新闻的采写、编评、播报、发布等业务呈现出形象、立体、多样化的融合趋势,新闻传播模式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与此同时,大学新闻教育总体来看仍然停留在原地踏步或小步慢跑的状态,观念滞后、机制缺失、专业过细、技能单一、师资缺乏的问题日益凸显。

一、全媒体的冲击

“全媒体”一般是指信息化时代,信息通过音频、视频、文字、网页、动画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和表达,信息传播的媒介不再单一,而是通过广播、电视、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不同类型的媒介进行传播。

在国内学界,对全媒体的理解尚有不少的争议,西方新闻传播学界甚至没有把它视为新闻传播学的一个术语。但在现实中,媒体融合已是波涛汹涌、大势所趋,上至国家层面,下到纸媒、广电等传统媒体都在积极推动实施全媒体战略。全媒体的技术、平台和业务已在各种主流传统媒体得以快速发展,全媒体报道逐渐成为媒体争夺受众的一块“吸铁磁”,全媒体采编中心、全媒体演播室和全媒体记者应运而生。

江苏广电总台早在2012年开始,就围绕搭建和运行全媒体新闻联动平台,在本台内考试招募了120名记者组建总台首批全媒体记者队伍,并在2013年将总台一线记者全部转型为全媒体记者,以顺应向全媒体传媒集团转型的发展需求。近年来,在媒体融合领域颇有建树的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新媒体人员已经占到了集团总人数的1/3。植根于互联网平台的澎湃新闻明确表示,以后不再招聘技能单一的摄影记者,而是招聘会拍照片,还会拍摄、剪辑视频以及写稿的全能型记者。

近年来,国内传媒领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反映在各级主流媒体的年度校园招聘计划中,就是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新媒体专业和具有全媒体技能的字样。南京广播电视集团2017年校园招聘需要的新媒体编辑和数据分析岗位的人数超过了传统的记者、编辑岗位;中央电视台的校园招聘计划中,首次取消了传统编播岗位而只招收新媒体岗位。有专业人士分析认为,这样的重大变革是中央电视台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领域转型的一个信号。

二、大学新闻教育的困惑

全媒体时代,融合发展急速前行,站在媒体变革的历史拐点上,体制内专业人士要么选择离开传统媒体拥抱新媒体、寻求新发展,如罗振宇、吴晓波、秦朔,以及我们熟悉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泉灵、刘建宏等;要么迫于现实压力、寻求自身的突破以适应新媒体,如担任过《新闻调查》《焦点访谈》等主流电视节目制片人的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的杨继红,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新媒体部的主任。

知名传媒学者陆高峰在参加一个新闻传播学教师培训班上,一家媒体高管对在座的高校教师们说的是“少上课”,画外音是上的课已经没用,就不要浪费时间了。此话尽管有些偏激,但却意味深长。其实,对于新闻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界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也是清醒的,即已经到了必须要改、非改不可的时候,否则新闻教育将背离媒体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也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必要。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郭庆光在2015年10月召开的一次论坛上谈到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业与新闻教育时指出:传统的新闻教育面临重大拐点,新闻传播的学术研究、课程建设及人才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技能培养等必须全面改革。[1]

然而,认识从来不等于行动。与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纷纷转型发展不同的是,大学新闻教育似乎波澜不惊、变化不大,多数还处在“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状态。真正的举措主要就是新增一些诸如新媒体、融合新闻、数据新闻等方面的课程,更有不少学院仍是按部就班地延续传统的采、写、编、评模式,自称是“以不变应万变”。就像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胡正荣说的那样:“老师是在象牙塔里的,针扎不进,水泼不进。他对业界的切身感受是淡漠的。所以他们感受不到业界的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也体会不到学生的知识脱节以及就业困境。”[2]

应该说这其中,教师的作用其实是十分有限的,大学新闻教育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推进不是个体教师能做到的。首先,它需要决策者准确认识和把握形势。全媒体时代,大学新闻教育需要改变什么、坚持什么、发展什么还存在不少争议,而且在高校内部,研究性大学和应用型大学的态度也不一样。

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很多人士主张按照媒体的变化和需求来改革新闻教育的培养模式;但是也有不少学者并不赞同这一观点,认为媒体的变革从来都是由于科技的进步,而非新闻人的努力。再者,人才培养需要周期,不可能永远跟着媒体或时代跑,因此主张采取“若即若离”的态度,“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对于“全能记者”的提法,各方也有完全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有人反对片面强调技能而忽视学识和素养,否则记者将沦为“工匠”,虽然什么都会但通常什么都不精,认为其即使从事媒体行业或许上手很快,但往往后劲不足;有人则不以为然,认为新闻教育必须会采访、写稿、摄像和剪片,基础再扎实,没有过硬、全面的专业技能,不会动手操作的人很难进入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除非是未来想继续读研、读博搞研究或当教师。

诚然,以上观点不存在谁是谁非的问题,可以理解为各家新闻学院根据自身定位和实际情况得出的不同结论,但也反映出面对全媒体时代,大学新闻教育如何改革的确没有一个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标准答案。

三、大学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应对策略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全国有1240多个新闻传播学本科教学点,传统的新闻、广电等专业占到将近九成,相应的课程体系也是主要满足传统媒体的需求。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媒体对培养专门人才的新闻院校已经明显发出了不同以往的准确信息,就是需要更多具有融合思维和融合采编能力的毕业生,然而,当前新闻院校很难满足这一要求。

(一)核心问题分析

1.跨学科知识体系明显不足。全媒体环境下,大数据时代悄然来临,应用数据新闻已非财经新闻的专利,其题材越来越广泛。无论是纸媒的平面图表,还是电视的动态模板,数据新闻都简洁明快、通俗易懂,足以让一篇以往精心构思的传统报道“大惊失色”。然而,制作数据新闻在业界内部绝非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往往是一个团队合作的产物,记者、编辑负责整理内容素材,技术人员设计数据分析模式。因此,媒体急需一专多能的人才来实现“统揽”,以提高数据新闻的制作效率和质量。毕竟团队合作有利有弊,不利之处在于制作周期延长、沟通不畅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对于强调时效性的新闻报道来说是个大问题。

正是看到了媒体对大数据专业的迫切需求,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在国内率先开办了数据新闻班,但在师资方面却遇到了难题,教新闻的人不懂数据分析,教数据的人不懂新闻业务,可想而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又会是怎么样。但无论如何,这种尝试都值得肯定,毕竟跨学科培养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需要摸索前进的。

2.跨专业技能体系急需加强。在大学新闻学院,还有一个更为普遍的现象,绝大多数讲授传统新闻写作的教师,往往对电视新闻的创作缺乏认知和经验,本科4年学下来,广电专业的学生不会撰写电视新闻稿不足为奇。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新闻的采编又是一个新的难题。很多学院纷纷开设新媒体专业之后,由于没有这方面的专业教师,只好让以往教授传统新闻或广电新闻的教师来承担新媒体专业的授课任务,教学与实践均存在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

如今,全媒体又来了,媒体需要复合型多面手,新闻院校需要培养“一鱼多吃”的全能型人才。但是大学新闻教育按照专业方向细分的格局无法有效实现贯通和融合,希望培养同时具备采写编评、摄录播作等融合报道能力的记者几乎不现实,也不可能。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钢认为,面对信息传播的大趋势,必须把各个学科的专业智慧,把新的思维方式、新的专业方法、新的知识体系,引入今天的新闻教育中。[1]传播学者、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S.Shyam Sundar则说,没有哪一个领域像新闻传播学一样如此认真地对待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我们的课程必须紧跟最新技术的发展。[3]

(二)应对策略探究

1.调整新闻教育观念。全媒体时代,大学新闻教育何去何从始终处在争议之中。尽管如此,改革现有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呼声还是主流。也就是说,改革已经获得了比较一致的认同,目前的关键分歧主要集中在如何改、怎么改、改什么?这些问题就涉及新闻教育观念如何转变的关键问题,因为观念不变,一切就无从谈起。

无论对于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还是强调动手能力的应用型大学来说,注重基础课程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仍然必不可少。同时,需要正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媒体融合迅猛发展给传统新闻教育带来的冲击。因此,必须以全媒体传播的理念来统领新闻教育的当下和未来,根据学校的特点、自身定位和专业特色,正确处理好基础理论与综合技能之间的辩证关系,既不可盲目地肯定一切,也不可轻率地否定一切,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扬弃”。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郭庆光指出,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及人才培养模式所对应的是非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播,而今新闻的边界被打破,信息传播实时交互,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已难以适应当下媒体及社会对新型传播人才的需求。[1]

互联网时代的新闻报道已经颠覆了人们对于传统新闻的认识,媒体和社会对于人才“一专多能”的要求明显增强。这就要求大学的新闻教育培养模式必须打破原有专业方向细分的格局,探索构建一个以互联网思维为基础、跨学科知识和跨专业技能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坚持通识教育和核心基础不变的前提下,逐步更新和完善现有的课程体系,把融合新闻、数据新闻和移动报道等新的课程有机融入其中,进而做好自身专业的融合与学科的融合,乃至新闻传播教育的融合。

与此同时,作为一门十分强调操作能力的专业,新闻专业学生的实践课程至关重要,它必须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针对课堂与媒体“两张皮”的突出问题,需要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化、制度化设计和管理,通过“部校共建”、产学研合作、实践基地建设等平台、形式和途径,让学生更方便、更有效地贴近新闻一线的全媒体实际运作环境,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3.破解教师成长和缺乏难题。有人说,“新闻教育的关键是大学教师”,此话肯定是正确的,然而媒介融合时代,大学新闻专业教师已经感到了某种无所适从,根本原因就在于多数人无法适应科技进步、媒体变化带来的种种挑战。

目前,国内高校新闻教育专业的师资队伍主要以中青年为主,这些教师在象牙塔里成长,又在象牙塔里教书,很少有在业界的长期历练。他们比较擅长传授各种理论知识,但往往拙于“动手”,当全媒体扑面而来时,难免会有不知所措的无奈情绪。加之众所周知的现有考核制度,很多教师即使心有余,希望在自身专业方面不断突破和成长,也是力不足,因为以课题、论文为导向的职称和业绩评价体系已经让每位身处其中的教师忙得不可开交了。

另一方面,大学新闻学院专业教师匮乏也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多年来高校新闻传播学教学点的不断增加,网络与新媒体、融合新闻、数据新闻等新专业的出现,应用型大学几乎无一例外地出现相关师资短缺的问题,即使是全国和省属重点大学依然存在结构上不足的问题。无奈之下,学界纷纷把目光放到了业界,在“走出去、请进来”的同时,希望引进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媒体资深专业人士充实到教学一线。但是高校学历、职称这道过高的门槛却成了“拦路虎”,即使有些符合条件的媒体精英想进入大学,也会因为高校完全不同的考核评价机制“望而却步”。

可见,大学新闻学院师资面临的困境说到底还是自己造成的,要从根本上破解这些难题就需要高校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体制机制。例如,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4年之所以成功引进了两位央视资深新闻人士担任实务型教师,关键就在于其为他们专门制定了《实务教职评聘办法》,职称上予以“低职高聘”,解除了媒体精英的后顾之忧,这在全国的新闻学院中开了先河。

四、结语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国家教育部党组随后就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明确提出:创新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实践育人,努力培养全媒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逐步改进大学现有新闻传播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动手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在学界和业界已经达成了广泛共识。新闻教育理应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直面变革大局,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和课程设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为媒体和社 会输送更多“一专多能”的新一代媒体人和高素质的新闻后备人才。

[1] 李淼.专家表示:新闻传播教育改革面临重大拐点[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5-10-30.

[2] 杨建楠,张诗悦.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胡正荣:对当前传媒变革与教育的思考[J].新闻与写作,2016(11):9-11.

[3] 郑子琳,宋雅娟.新传媒时代,如何培养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DB/OL].光明网,2014-05-11.

G642.4

A

1674-8883(2016)23-0272-02

猜你喜欢
大学融合专业
“留白”是个大学问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融合菜
《大学》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融合》
专业降噪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