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与主持艺术教学中“实践促学”研究

2016-03-02 05:55王思行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人才艺术能力

王思行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2)

播音与主持艺术教学中“实践促学”研究

王思行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2)

现今,我国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相关专业的高校逐日递增,媒体行业也迎来众多高专业素养的人才。然而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院校开设艺术专业,院校也暴露出许多教学上的问题。这些问题体现在: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实践,往往只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由于资质、在学校中不擅长组织等原因,学生在毕业后不能迅速融入媒体行业。本文主要根据播音与主持艺术的教学所衍生的问题进行探究。

播音主持;艺术教学;“实践促学”

播音主持艺术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为我国媒体行业培养、提供高素质、高专业技能的人才。但实际上,学校普遍存在教学内容与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的实际媒体运行机制有所脱离的情况。媒体行业更需要综合能力强、能言善道、应变能力较好的人才。面对当前媒体对人才不断提高的标准和要求,学生通过实践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将自己变成社会媒体所需要的人才。在实践中学习可以迅速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还能使理论知识与现实相互结合,以帮助自己更好地体会、理解并运用理论知识。

一、实行播音主持艺术三位一体实践教学

“三位”即课堂、校外、校内三个实践环节,将三个环节进行有效融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以此弥补学生在实践能力上的欠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主观能动性。

(一)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实施课堂实践

课堂实践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其主要作用便是作为培养人才的基础。通过在专业课上针对每个学生各自不同的问题,对症下药进行训练和辅导,以此培养优秀的播音员和主持人。但在一些专业课,如“电视播音与主持”“现场报道”等专业课上,课堂实践有一定的瑕疵和纰漏,那么如何才能结合好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在课堂教学上,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指导学生未来的工作方向。老师可以通过创造实践学习的情境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学习内容,如“电视播音与主持”采取类似选秀的活动来开展,把课堂作为最终的展示平台,学生在课前进行自行选题、策划、备案等所有环节,在节目展示完后,由现场学生及老师作为评审为学生投票,不论是普通的参与者抑或是获得前三甲的学生皆可得到奖励,通过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对课堂实践活动的投入度,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行课堂实践模式。

(二)突破地域限制、建立校园实践媒体

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能力选择合作团队,并制定项目进度表,以校园媒体作为展示的载体,学生创作策划的节目将在校园媒体平台播出。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老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前期策划、文案制作、彩排等,鼓励学生进行原创而非照搬照抄现成的广播电视节目。老师还要根据每个小组作品不同的特点、不同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通过互动性实践教学,让学生对学习更加投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突破实习能力,安排年级统一实践

在课程实践后,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使其更加近距离地体会、感受自己未来的工作环境的氛围和需求,以此改善自身存在的问题,弥补所欠缺的部分。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在电台、电视台等单位通过短期实习来了解该工作岗位的运行方式、职责分工等,将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结合,达到提升学生业务能力的目的。当学生简单了解媒体的运作模式后,便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实践目标和学习目标。

二、播音与主持艺术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体系

(一)软件保障

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首要保障,其作用与影响力非同一般、不容小觑。教师对教学内容把握得好与坏,决定学生是否能成为行业所需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然而许多高校中的教师往往刚毕业,既没有实践经验也没有丰富的阅历就进入教学岗位。因此,许多教师在授予学生知识时往往根据课本已有的媒体运营和操作方式加以想象来展开教学工作。在学生实践过程中,老师不能有效地进行指导,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有所缺失,甚至还会误导学生。所以,不仅学生需要实践,专职教师也应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能力,只有亲身体会后才能更好地进行言传身教。学校可以定期培养教师,让他们积极与业界交流,还可以开展专家讲座甚至聘请高资质的播音员进行教学,以此优化实践教学工作。

(二)硬件保障

只有学校具备相应的演播室、编辑室、录播间等才能满足学生实践需求,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实践活动,通过在模拟真实媒体的环境下进行各自的项目演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提前适应工作环境,为以后从事播音主持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避免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出现适应时间过长,或不会使用设备等情况。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出与媒体对口的播音主持人才。

(三)制度化保障

由于课堂实践中的实践内容大多由老师决定,缺乏科学性和制度化保障,因此,规范实践内容可以保障学生的实践内容不脱离理论知识层面。另一方面,校外实践大多是学生自行安排的,许多学生并不能顺利开展实践活动。所以,在其进行校外实践时,高校也应加以规范,对各个环节进行制度化管理,让学生明确每个阶段的实践应完成哪些内容,在实践中会遇到哪些问题,以及应如何妥善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结语

通过建立实践体系,不仅能让学生提升个人能力,还能推动播音与主持艺术行业的稳健发展。在实践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动手能力、专业素养、业务水平、处事能力等都可以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升,其综合能力越高,越能得到媒体单位的青睐和赏识。学生只有经过实践后才能成为满足社会媒体需求的全能型人才。与此同时,实践不但是培养综合人才的基础,更能在实践中推出许多优秀作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创作的节目内容可以通过卫视、网络平台展现在大众面前,为促进本土原创节目的发展作贡献,而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也会随着体系的完善实现不断创新。

[1] 金叶.新媒体在推动播音主持艺术开放式教学中的创新与实践[J].科技传播,2014(21):52+46.

[2] 李伯冉,赵丹丹.从能力进阶目标设定到对位教学平台规划——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刍议[J].新闻传播,2015(19):31-32+34.

[3] 刘想如.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新课程研究(中),2014(08):70-71.

[4] 郭琳.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小课教学方法的思考与探索[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5(09):73-74.

G642

A

1674-8883(2016)23-0283-01

猜你喜欢
人才艺术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人才云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纸的艺术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