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手机终端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2016-03-02 05:55马晓晴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传播学背景媒介

马晓晴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媒介融合背景下手机终端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马晓晴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前新闻媒体广泛传播下的重要发展趋势。随着媒介融合工作的逐渐深入,对手机终端的应用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逐渐离不开手机终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手机终端的新闻传播学具有极大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意义,能够为新闻传播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本文主要是从媒介融合背景下手机终端的新闻传播学的重要意义入手,针对媒介融合背景下手机终端的新闻传播学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介绍。

媒介融合;背景;手机终端;新闻传播学;意义

一、前言

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更新,人类社会已经逐渐进入信息时代。现阶段,传播媒介的数量和种类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传统媒体处于重要的改革和转型时期。随着4G网络的逐渐发展,以手机终端为基础的技术产品,不断扩大开发范围、加大开发程度,人们使用手机进行各项活动的情况越来越多。手机终端传送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前手机终端广泛使用的重要前提。基于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手机终端具有更加明显的新闻传播学效果,能够为信息的传播和人们之间的交往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手机终端的新闻传播学的重要意义

在媒介融合的重要背景之下,积极应用手机终端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新闻传播学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手机传播能够有效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时空限制。处在数字信息时代的人们,无论处在何时、何地,使用手机这一客户端就能开展众多的活动。手机能够有效弥补互联网无法移动的不足之处,能够在移动状态之下开展各项传播活动,只要手机有信号就能够传播和获取相应的信息。随着通讯网络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当前手机终端的使用有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对各类信息进行发表、传播和分享,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接收到各类新闻信息。第二,手机终端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能促进手机用户和媒介之间的互动。当前,手机终端的用户数量不断增长,并且这一增长速度十分快,手机用户可以接收信息,也可以传播信息,手机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源。第三,手机媒介能够有效促进人们知识水平的提升。人们在使用手机终端传播各类消息时,可以彼此之间分享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思想,这对于人们知识水平的不断提升、思维和眼界的不断拓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手机终端的新闻传播学教学情况分析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处在不断的变化和改革之中,手机终端的出现和发展对于新闻传播学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前,新环境和新技术对新闻传播学教学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只有积极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才能提升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和可靠性。

(一)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新闻传播学的教学工作

新闻传播学是当前社会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生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影响,能够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传播学专业人才,为社会新闻传播工作作出重要贡献。手机终端受到媒介融合背景的重要影响,对于新闻传播学的教学工作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开展新闻传播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应用多媒体的各项技术,创建一些教学课件,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使用多媒体课件简化教学内容和观点,积极使用电子教案和多媒体的案例库。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时事热点的多项情况出发,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更加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积极列举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案例,让学生们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设置一些问题等让学生们进行有效的解答。[2]

(二)开展理论教学和融合媒介相结合教学工作

新闻传播学的教学工作,不仅需要教授给学生们基本的传播学知识,传授理论观点,还应积极增强学生们对于传播和新闻的敏感度与理解度,学生们需要对传播者、受众、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效果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学习,并积极掌握这种学习模式。教师需要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和讲解世界范围内传播学的各种理论成果,同时还需要积极传授各种传播媒介、新闻媒体运行方式方面的知识,积极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新闻传播学的实践教学工作。将新闻传播学的理论教学和融合媒介进行充分有效的结合,给学生们提供更加完善的学习环境,促进新闻传播学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教学成果,培养出新型的、高素质的传播人才。新闻传播学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将多种学科进行充分结合,实现跨学科之间的训练工作,让学生们充分发挥和应用多种融合媒介的优势和作用,促进新闻传播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必须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对于新闻传播学的理解和认识。[3]

四、结语

媒介融合背景下手机终端的新闻传播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能够有效促进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增强手机终端的应用效果,便利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新闻传播提供更加有效的途径。需要注意的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通过手机终端能够积极开展新闻传播学教学工作,培养出优秀的新闻传播人才。

[1] 杨成杰,严功军.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对策思考——2010年全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年会会议综述[J].新闻研究导刊,2011(1):50-54.

[2] 陈力丹.新传播技术条件下我国新闻传播学的视野——2010年新闻传播学研究有感[J].新闻战线,2011(1):18-21.

[3] 姚建惠,吴海涛,张文婷.媒介融合背景下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9):112-113.

G206

A

1674-8883(2016)23-0285-01

马晓晴(1996—),女,山东滕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学。

猜你喜欢
传播学背景媒介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