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出版社品牌化发展的探索

2016-03-02 05:55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品牌化出版社图书

李 媛

(线装书局,北京 100009)

新时期出版社品牌化发展的探索

李 媛

(线装书局,北京 100009)

新时期出版社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提升出版社的行业竞争力,促进出版社推陈出新,是出版社当前所面临的难题。创新是一切行业发展以及成功的重要因素,有利于改变出版社的传统观念,审时度势,为出版社制定发展战略,并且完善其内部机制,实现企业品牌化发展。基于此,在本文中面向新时期出版社的发展问题,寻找出版社文化传承契合点,以实现行业个性化、品牌化发展。

新时期;出版社;品牌化发展;探索

一、前言

近年来,中小出版社发展中普遍存在出版品种名目繁多、图书库存居高不下等问题,这些问题为文化出版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也导致文化产业企业内部形成恶性循环。而出现这些问题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出版社自身定位不准,急功近利,跟风严重。新时期,出版社的发展需要以品牌塑造为核心,寻找适合的发展路径,必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二、出版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出版社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以很多中小型出版社的发展为例进行分析,小型的出版社投资比较小,在自我品牌塑造上缺乏指导,导致小型出版社品牌不明确,存在模仿、对于其他品牌的二次开发以及刻板树立品牌等问题。在出版社资金匮乏、人才稀缺以及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在市场竞争中,将会导致其内部的运营管理出现问题。而这些问题大部分是由“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体制引起的,出版社发展目标更换频繁,出版社难以捕捉市场发展方向,缺乏文化内涵。从出版社的市场管理方面进行分析,具有品牌化的小型出版社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导致图书产品结构单一。出版社在品牌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会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1]

(二)出版社品牌塑造缺乏创新

在资金、市场竞争、社会形象、出版结构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当今大部分出版社品牌形象塑造不鲜明,在实际的出版品牌塑造上缺乏一定的创新。例如,“快文化”对出版社的发展影响比较大,导致很多出版社在发展过程中不能找到本社的优势,也忽视了传播传统文化。近年来,古籍类、大众普及古籍类书籍出版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但是与流行文化出版相比,前者在文化出版市场上的占有率较低,并且重复出版现象较为严重。若能实现出版社发展创新,从而改善这一问题,定会为出版社的发展带来助力。[2]

三、新时期出版社品牌发展对策

(一)发挥特色优势,创造图书品牌

图书是出版社的产品,在文化市场上流通的同时实现了文化的传播。文化具有较强的价值性,而图书的文化性决定着出版社的品牌取向。想要在新时期促进出版社品牌化发展,就需要发挥图书的价值优势,创造图书品牌。在实际出版环节中,需要对图书内容进行选择、加工、修改、传播,所选择的图书内容、文化取向直接决定着图书商业价值以及出版社的品牌形象。那么对于出版社而言,何为图书价值?在众多竞争中,图书最大的价值就是在填补文化市场空白的基础上得到了读者的肯定。图书价值主要体现以下方面:其一,具有较高的典藏价值,在传播和积累文化价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二,形成了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创造了比较独特的出版模式,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出版文化现象;其三,所出版的图书引导了社会的阅读潮流,出现了持续的阅读热潮。那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引导出版社打造图书品牌,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运用独特的出版理念策划出能带来一定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的选题。例如,江西高校出版社近些年在开发中职教材方面,结合江西省的实际情况,发挥代发职业教材的优势,围绕针对教师招聘、教师培训来进行教材的深度开发,创造品牌。[3]

(二)从国家文化导向方面入手进行创新性发展

出版社是社会文化向外传播的重要途径,那么塑造出版社的文化品牌,需要时刻捕捉国家文化发展导向,以社会舆论为基础,实现品牌文化的创新。文化价值一直是国家文化导向的重点,在出版社图书出版中尊重文化价值,即是对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传播与传承,同时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因此,在出版社品牌塑造中,融入具有文化价值的传统文化内容,一方面能够使读者受到最大程度的感染,另一方面,也能够从图书的属性研究书稿、把握书稿,并引导读者从知识、文化、导向的角度分析作品。在这样的背景下才能够设计出符合文化导向的图书作品,并将出版社的价值发挥出来。例如,北京大学出版社整理并出版了一批从海外回归的西汉竹简,简称“北大简”,该批图书中包含《汉书·艺文志》所划分的“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等门类,保存了汉代贵族阅读典籍的原始面貌,对于人们研究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所出版的《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第一卷为《仓颉篇》,是一部失传已久的重要字书,该书籍在秦汉时期不仅能够供学童使用,也为社会上层与知识阶层所重视。[4]

四、结语

出版本是文化产业中的重点工程,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于出版社的品牌化塑造格外关注。在本文中对出版社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出版社的发展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出版社在品牌运营管理中存在问题,为企业未来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第二,在实际的出版品牌塑造上缺乏一定的创新。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促进出版社品牌化的对策,发挥特色优势,创造图书品牌,从国家文化导向方面入手进行创新性发展。

[1] 于树青.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镇品牌价值链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2] 张锐.基于知识图谱的中国品牌理论演进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

[3] 李纪方.论中国大学出版社品牌建设[D].山东大学,2010.

[4] 欧阳金依.民办高校品牌化发展战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

G230

A

1674-8883(2016)23-0297-01

猜你喜欢
品牌化出版社图书
中药材种业品牌化战略
我等待……
山西省功能农产品走向品牌化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石油工业出版社
主持人品牌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