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根留住”的阵痛与药方

2016-03-02 07:05
教育·综合视线 2016年6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农村学校

多年来,农村教师流失严重,老龄化突出,外出培训不足,工资待遇差。这些问题现已引起全社会的重视,问题正在快速解决中。

困扰:培养即走

有一批稳定的教师队伍,才会有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城镇化大潮之下,教育行政部门很难阻挡教师向城市流动,因此,一系列公共政策的设计,难免会在强制性调控的基础上,保留必要的向城性疏导特征。在实践中,教育行政部门自身也面临重重困局,这些困局的破解,又助推了乡校中农村教师的发展危机。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民办教师是农村教师的主体。其中,代课教师又占了大部分。尽管代课教师没有被纳入国家的编制体系,但是在教学性质上仍然隶属于国家行政化教师序列体系之内。长期以来,代课教师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且教育教学水平不高,再加上城乡二元的制度性区隔,使得农村教师自由迁徙的主观意愿并不强烈。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在村落中的文化优势,也使得他们在农村中的社会地位总体较高。

随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的提升,教学质量问题逐渐被农村家长重视。很多地方开始通过公招和清退的方式,解决代课教师和民办教师问题;同时,通过公招、特岗、支教、交流等多种形式,大量引入毕业于正规大学的毕业生服务于农村学校。这种方式有利于快速实现“双高普九”,但这批在城市中受过正规化教育的农村教师,也具有更多向农村外溢的选择空间。再加上工作环境、社会舆论、收入待遇以及农民分化等多重外在因素的刺激,农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开始不足。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李涛在对四川芥县的调研中发现:大量农村青年教师仅仅将这个岗位看作是一个暂时的“过渡岗位”。他们对提升自己教育教学水平并不感兴趣,反而成了寄居于乡村文化城堡中的“考试专业户”,只要能进城,各种考试他们都会争相参加。

四川芥县成镇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校长说:“我们培养一个老师,就走一个,城里的学校又不给我们培养费或者转校费;因此,我们农村学校越来越不愿意去培养教师。这样,我们学校的老师反而相对稳定。”

另一所学校的校长说:“现在这些青年老师很难管,上完课就抱着公务员考试的书看,一到周末就去城里考试,一考上就辞职。中年教师则将精力集中于参加城市学校的各种招聘,同时寻找各种关系,借调到城里学校,或者县教育局和乡政府到学校把骨干借调走了。那些中老年教师则普遍职业倦怠,等着退休。农村学校陷入到管理人才和教学人才青黄不接、人心散离的状态。”

外流:被城市学校牵引

在四川省芥县和重庆市的一些区县,经过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教学点和村小全部被撤销,以前的乡镇的小学和初中,合并变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在这些九年一贯制学校中,除了管理学生日常住宿的几位德育处老师和生活老师暂时住在本乡镇,其他老师都住在县城。每天早上统一乘坐学校租赁的车辆到乡镇学校上课,下午又统一坐车回县城。

很多县都实施了农村教师周转房政策,周转房主要建于县城和乡镇之中的校园内。这种农村教师集中居住政策确实稳定了教师队伍,解决了居住难题,但也进一步将农村教师与外在的村落社会隔离。农村教师的生活圈逐渐向城镇转移。

四川芥县云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4位年轻老师透露:学校里年纪大点的老师基本在县城都有房子。年轻教师暂时住在宿舍里,也都希望住到县城里。年轻教师希望教育局领导在修建周转房时,建在发达一点的地方,最好是县城,这样,生活会方便。一位教师表示:“虽然我们都来自农村,但毕竟都在城镇读的高中、大学,早就习惯城镇生活了。尽管目前我们在农村学校工作,但不想在农村住,父母在村里都觉得没有面子,更不要说我们自己在同学和朋友面前的感觉了。”

住在县城的教师们,教育着住在农村的学生。这种现象已经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地区越来越普遍。农村教育几乎完全被城市教育所牵引,而处于集体失语的状态。“被代表”的尴尬话语地位,使农村义务教育只能被动全盘接受城市教育的文化平移与观念嵌入,致使农村教育在这种不断的权利剥夺中,被剥离于农村社区的日常生活空间之外。在村落社会中,农村教育体系仅仅作为“人才抽水机”而存在,是整条教育生态链中价值位阶上的“最末端”。

当前中国农村教师岗位严重缺乏吸引力,农村教师队伍非常不稳定,农村教师事实性外流和潜在性外流的比例都过高,农村教育的发展堪忧。

统计:3年流失30%

2015年教师节,是我国的第31个教师节,教育部将教师节的主题确定为“聚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倡导全社会给予乡村教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据统计,我国目前共有乡村教师约330万人,他们长年扎根乡土,为了教育事业默默付出,为无数的农村孩子点亮了知识的明灯,开启了一扇扇人生理想的大门。正是他们的奉献和坚持,支撑起了农村教育的一片蓝天。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邬志辉说:“根据我们的调研,过去,乡村教师要评职称,跟城市教师比起来,小学平均要多花5.6年的时间,中学要多花4.8年。也就是说他们的机会比较少,要花更多的努力才能得到。”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间,全国农村教师数量由472.95万降为330.45万。短短3年时间内,乡村教师流失率达30%。

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曾发起一项关注乡村教师生存现状的系列公益活动——“师魂”,他们做了许多关于乡村教师生存调查,希望通过电视专题片、雕塑和音乐会等多种形式,呼吁人们记住那些在基层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并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和中国乡村教育。

“老师们工资低,社会地位低,并且流动性很大,对孩子们的教育造成较大的影响,”桂馨慈善基金会“师魂”项目经理酆伟说,“我们曾经去过一个小学校走访,那里有位年轻的女老师。等到电视片拍完后,我们接到消息:这位女老师已经结婚并辞职了。这就是乡村老师队伍的真实情况,很现实。”当地乡村教师的生存现状,让他们大受震撼。

乡村教师地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待遇低。尽管国家一直在努力提高教师待遇,但是乡村教师的收入水平依然不尽如人意。酆伟说,一般拥有正式编制的乡村教师的收入水平大约在每月1000元至2500元,随着地域、工龄等因素,有所浮动;而代课老师的收入,更少得可怜。甘肃古浪县程铺初小的一位代课教师,一个月仅有700元;而这位老师之前在外打工,每天收入近百元,相差悬殊。

药房:倾斜措施配套

2014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经费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有关地方各级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乡村教师生活费补助管理工作,确保严格规范,阳光透明。通知要求:要结合教师实名制管理系统建设,建立以身份证信息为基础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申领信息库,实行实名制管理,防止虚报、冒领、套取补助资金。要严格落实“以岗定补,在岗享受,离岗取消”的补助原则。补助要重点向条件艰苦地区倾斜,向村小学和教学点倾斜,不能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要充分发挥补助政策对吸引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教学点)任教的作用。

前不久,福建省教育厅出台了《福建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今后将建立生活补助制度,优先为乡村教师安排保障性住房。福建省还将优先培养本土化乡村教师,为支教大学生代偿学费。职称评聘将向乡村学校倾斜。乡村教师评聘高级职称不作课题研究、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强化对师德素养、教育教学工作业绩和教学一线实践经历的考核。在乡村学校任教累计满25年且仍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已取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可直接聘任,不占核准岗位数,鼓励教师长期在乡村任教。此外,完善城镇教师乡村学校任(支)教服务期制度,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应有在乡村学校任(支)教1年以上或薄弱学校任(支)教3年以上的经历。2018年起,县镇小学新任教师应有在乡村学校任教3年以上的经历。城区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到乡村学校,保留其在原学校所聘教师职务等级,在乡村学校任教满3年且考核合格的,可在同一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内高聘一级。

2016年起,河南将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通过“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良性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解决乡村教师短缺问题;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据了解,河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河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提出多项举措,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河南省将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岗计划和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扩大中央特岗计划实施规模,继续实施省级特岗计划,并向乡村学校倾斜。自2016年起,将以培养小学全科教师为载体,启动开展省级免费师范生教育制度试点,依托河南省内高等师范院校进行全科综合培养,对定向培养的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免除学费、住宿费和发放生活补助)。各地将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标准。同时,各地要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要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等。为鼓励乡村教师扎根乡村,河南省专业技术中高级岗位设置将向乡村学校倾斜。同时,对基层和农村学校实行职称倾斜政策。

在西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对优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开出了自己的“药方”,主要包括:拓宽培养和补充渠道,自2016年起,将地方免费师范生计划由200名扩大到300名,对自愿到乡村学校支教的退休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由市、县财政按照每人每年2万元的标准补助;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教师补贴标准由原来的山区每人每月200元、川区120元提高至500元、300元;在定期体检、离家就近安排工作、周转宿舍建设、住房保障等方面给予倾斜照顾;乡村教师在评聘职称时不作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和发表论文刚性要求,城市中小学教师晋升中高级教师职称,应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自治区本级逐年增加师资培训专项预算,到2018年达到1200万元,支持乡村教师培训;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对在乡村学校从教20年、15年、10年以上的教师分别给予奖励,每年组织100名从教20年以上的优秀乡村教师到区内外疗养。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农村学校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学校推介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农村教师的课改观
报告显示:超六成农村教师希望流动到城市任教
新农村 新一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