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校园塑胶跑道

2016-03-02 07:05张秀红
教育·综合视线 2016年6期
关键词:毒物塑胶跑道检测

张秀红

在我国,从小学操场到大学校园,塑胶跑道几乎已成为标配,然而,这最不易引起人们重视的校园跑道,近来却接连出现问题:2015年9月,江苏苏州元和小学的十多名学生陆续出现流鼻血、头晕、起红疹等症状,为确保学生健康,学校将新铺的塑胶跑道移除;上海市松江区华亭第二幼儿园部分孩子出现嗓子疼等身体不适症状,疑是幼儿园新铺的塑胶跑道所致;郑州市纬一路小学、纬三路小学等家长反映,孩子上学后集中出现了头晕、恶心等身体异常,家长们怀疑学生的症状与塑胶跑道有关。

探究:问题起因

2015年10月14日,姜女士发现北京市丰台区芳草地小学丽泽分校上学的儿子连续一周流鼻血、双臂出现红疹等症状,她与班里其他家长闲谈中得知,班里有几个学生都出现了同样的症状,姜女士突然想到“与几天前电视上报道的因‘毒跑道中毒的学生症状非常类似”。姜女士说:“9月开学上课时跑道还在施工。很多家长不知道跑道有问题。有些孩子在‘十一前就有了反应,但当时还没人当回事。”

意识到儿子的病症“或许与跑道有关”后,姜女士与有类似“情况”的家长组建了近250人的微信群,要求“学校公布真相”。丰台区教委和校方先后于同年10月29日及11月12日向家长出具了跑道生产方在施工之前提供的质量合格检测报告及空气质量检验报告,但这两份结果都显示“合格”。随后,校方表明“为了把孩子的健康放在首位,即使操场检测结果合格,也决定把操场跑道铲除”。报告公布后不到30个小时,红绿相间的塑胶跑道被下令铲除。

就在此事还没有平息之时,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学校小学部也被媒体曝出——至少有38名学生近期出现头晕、恶心等身体异常。这些学生的检测报告均显示:血液和尿液中含有苯甲酸,其他肌酐和二氧化碳结合力数值呈现下降态势,尿潜血呈弱阳。

中国人民解放军307医院中毒救治科主任邱泽武说:“根据报告来看,并不是苯中毒。”邱泽武较为关注“毒跑道”事件。他发现:广东、太原、哈尔滨和北京等地都出现过类似的事情,“截至目前,至少我尚未看到一例‘中毒的完整病例。”邱泽武表示,据他了解,塑胶跑道在铺设早期是有毒物存在的,尤其粘合剂中通常含有苯系物,“但有毒物也不一定就导致中毒。”邱泽武解释说。人在暴露的环境下接触毒物,接触的量、时间和接触毒物的毒性都会影响最后的结果。国内诸多学生出现的头晕、头痛、乏力、眼部不适、身上起疹子等情况,“可能与接触毒物有关,尤其身上出皮疹与过敏体质更相关;脱离接触毒物后,上述症状很快消失,到医院检测,也没有明确生化指标的异常,多考虑毒物接触反应,不能判断为中毒”。他进一步解释说,判定“中毒”通常指毒物进入体内后,对肌体产生损害,并有相应脏器损害的指标呈现,但“在我所接触的许多孩子中,没有看到明显的心、肝、肾功能损害指标异常,因此,不能明确诊断为中毒”,至于备受家长高度关注的少数学生尿中检出的“苯甲酸”,则不能作为诊断“苯中毒”的条件。

而不少家长却质疑:“学生身体出现同一异常情况,医学方面无法鉴定为塑胶跑道中毒所致,难道非要等我们的孩子成为无法挽回的中毒案例,才能为其定罪?”

那么,塑胶跑道的行业标准能不能为学生的安全把关?

行业:不能推脱的责任

据悉,我国目前对于跑道的建造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合成材料跑道面层》(GB/T14833-2011),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参照国际田径联合会《田径场地设施标准手册》中对田径场地合成材料跑道面层质量要求,结合环境保护及产品发展的需要进行修订的。标准根据场地用途、竞赛级别、参赛运动员人数与技术水平等因素将室外合成材料跑道面层场地分为三类。近日,媒体曝出的“校园有毒跑道”应属于“适用于教学和大众健身”的第三类跑道。

塑胶跑道的基本原料多是聚氨酯。聚氨酯是由聚醚多元醇和异氰酸酯等化学物质合成的。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教授张玉清说:“我们说塑胶跑道有‘毒,主要是因为它里面的异氰酸酯有毒。在理想状态下,聚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按照科学比例配比,并进行化学反应形成聚氨酯。实际上,多数厂家在配比这两种原料时控制不好比例,致使这两种原料不能完全反应,残留下来的异氰酸酯就挥发出了有毒气体。此外,聚氨酯还需要用有毒的甲苯、二甲苯等溶剂来稀释。甲苯、二甲苯具有刺激性气味,会导致接触它的人出现皮肤瘙痒、头晕等症状。有些施工方在施工时还会加入重金属催干剂——铅盐,它能促使跑道凝固定型,但铅经氧化后变成的氧化铅,以粉尘的形式积聚在离地面一米左右的空气中,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有一定影响。”

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施设备分会秘书长刘海鹏表示:一些不良生产厂家和工程商大量使用回收聚醚、工业毒石蜡、催干剂等垃圾类原材料,并在施工中为降低难度,大量使用稀释剂(如甲苯、二甲苯等味道重、毒性大的稀释剂、天那水、汽油),加入便宜的无机填料,最终降低塑胶材料成本,昧着良心地制作一些毒性大和污染大的非达标产品。这种产品不仅在铺装过程中会对施工人员产生强烈的刺激和危害,在铺装完成后,5年内都不会挥发干净,始终会有稀释剂的味道,在炎热天气或强紫外线照射下,会加速释放有味道的气体,这种味道会一直毒害校园和大气,这样的场地不仅环保性能不达标,物理性能也不达标,经常会出现诸如厚度不够、表面太硬、与基础脱层等现象,最终造成学校的孩子尤其是运动员不同程度地受害。

实际上,如果配方科学,环保的塑胶跑道中各化学单体完全充分反应,上述化合物的残留会非常少甚至没有。因为反应完全了,哪怕在高温环境中也没有味道。但是,不科学的配方,反应不完全,就肯定会有残留,这也就是有毒气味的来源。那么,既然“毒跑道”是可以避免的,为什么很多学校却一不留神铺设了“毒跑道”呢?

据了解,由于塑胶跑道建设是以建筑工程立项,中标单位多为建筑公司,而建筑公司中标后又会进行层层转包。另外,能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的监理公司也缺少化工方面的专业知识,根本无力对塑胶跑道的材料优劣进行辨别。老杜经营一家弹性材料生产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制造塑胶跑道。他说:“近一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就新增了近3000家原料生产供应商。这些小型作坊一年就占原有生产原料市场的50%以上份额,没有资质、没有技术、没有生产管理系统,没有质量保障体系,没有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没有产品检验检测手段,没有专业生产人员和技术人员等,制造成本很低。有的厂家违规采用有毒有害的低价劣质原料生产产品,在塑胶原料中添加甲苯、二甲苯、丙酮以及含过量重金属的低劣稀释剂、催化剂、溶剂等。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厂家采用芳烃类的化学物品,用化学遮盖方法来遮盖有毒气味,使这些原料更加可怕。”

我国具有一定规模塑胶原料生产厂家,基本都有自己的全套管理制度和认证系统,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和检测手段。这些单位在过去的我国体育场地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曾经也取得过辉煌的业绩。如今,这些单位面临被众多的小作坊取而代之的窘境。老杜说:他的公司已经逐渐退出了这一领域。因为一些机构在制定采购塑胶跑道招标文件时,规定了最低价中标,劣币驱逐良币,他们很难维持生存。

业内人士王斌说:“国产合格的摊铺型的混合型和复合型塑胶跑道的市场价格一般在每平方米200元左右,优质的产品价格在每平方米250元左右甚至更高,渗水型塑胶跑道的市场价格一般在每平方米150元左右。预制型的橡胶跑道材料市场价格一般不会低于每平米380元,甚至更高。低于这个价格的报价,基本可以断定是不可能合格的。”

专家:尽快完善行业标准

刘海鹏说:“杜绝有毒的塑胶跑道进入学校,除了规范学校管理,还要把好竣工验收这道防线。许多场地的建设单位领导在场地上走走看看,就算验收通过了;还有,就是请当地所谓专家进行验收,其专业性远远不如权威机构;即使是送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很多送检的产品样品并不能真正代表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场地施工期间,应要求施工单位同期同地点用同样的原材料制作与塑胶跑道一样的样品,或者在竣工现场挖取样品,然后将样品送到有资质的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物理和化学性能的检测,当检测结果证明合格后,方可进行工程结算。”

国家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总工程师梅一飞认为:需要改进的还有低价中标的模式,尤其面向学生群体的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选择厂商及监督铺设等环节更加重视。不要给使用不合格材料的厂商创造条件。事实上,如果原材料把控好,且铺设后留有近14天的晾晒时间,避免在铺设时就让学生接触,塑胶跑道的侵害性并不足以让人恐慌。但它的前提是:该重视的,要重视起来,不能因为标准不全就认为无害;该遵守的,就一定要去遵守,别把好事变成坏事。

中国环保协会理事师建华表示:目前,“毒跑道”事件曝光后,深圳已经着手对地方标准进行修订,而国标目前尚未有明确计划,不过修订是迟早的事情。塑胶跑道的管理应该上升到食品安全管理的力度。

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化学检验认证部部长郭中宝说:“虽然行业标准还没有修改,但自从媒体曝光‘毒跑道事件后,我所在的检测机构前来咨询和检测塑胶跑道的厂家明显多了。以前大家不够重视,现在厂家和学校脑海里都多了这根弦,把超出指标的产品排除了。不过,在污染物扩充、检测方法改进、增加原材料检验等方面的完善,还是刻不容缓。”

猜你喜欢
毒物塑胶跑道检测
让新国标成为“毒跑道”终结者
毒物分析鉴定的评析及其在案件侦破中的应用
2016年江门市某制革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
2016年佛山市某涂料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
家常“毒物”有替代方案
必修二 Modules 1—6综合检测题
“整式的加减”检测题
“整式”检测题
“有毒跑道”的真面目
人民网评:“毒跑道”,别等出了问题才想起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