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研究

2016-03-02 07:05顾萍
教育·综合视线 2016年6期
关键词:核实优秀教师话语

顾萍

教师话语是课堂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采用优质课课堂录像与语料,从师生话语量、课堂提问类型、师生交互方式及反馈形式等方面研究了优秀初中英语教师话语的特征。通过对数据的转写和课堂观察,笔者发现:优秀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使用目标语进行双向交际和意义协商的机会,参考性问题高于展示性问题。交互时,理解核实,确认核实并重,兼顾教育与交际功能。积极反馈高于消极反馈,并增加重复加点评和重复加表扬使用次数,这种课堂话语可以为初中英语教师提供借鉴价值。

研究背景

教师话语,是指教师用于组织课堂教学、进行课堂交际、讲解知识、表达思想情感时所用的语言,具体包括提问、讲解、组织教学、反馈等形式。教师用教师话语来组织教学,同时也为学生输入目标语。因此,研究中学英语教师话语能够有效规范和完善教师课堂用语,促进外语教学。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外语课堂教师话语、课堂互动等做了系统的实证研究。

近年来,我国很多学者也开展了课堂话语的研究。2002年,周星、周韵通过课堂录音和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4位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特征;2007年,胡青球对5位优秀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互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优秀教师能创造机会鼓励学生语言输出;2005年与2006年,刘学慧分析研究了实习教师的课堂话语特征。但对于优秀初中英语教师的话语特征分析还较少,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优秀初中英语教师的话语特征,主要回答以下问题:①优秀初中英语教师和学生课堂话语的比例如何?②优秀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提问类型有哪些?哪种提问更有利于学生语言输出?③优秀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堂交互调整方式如何?哪种方式更有利于学生语言习得?④优秀初中英语教师的反馈方式如何?哪种方式更有利于学生语言学习?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江苏省2013年优质课评比活动中,4位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堂语料为研究对象。他们从事初中英语教学5年以上,教学效果优秀,深受师生好评,并多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此外,在2013年优质课比赛中,均代表各自的地级市到省里参赛并获得一等奖。根据课堂录像和转写语料,本文对师生话语比、教师提问、教师交互调整方式、教师反馈进行了分析,语料的定量分析数据展现了优秀初中英语教师的话语特征。

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

教师和学生话语比 笔者根据课堂教学视频与文本,对4节优质课上教师话语和学生话语所占时间以及在每节课所占的比例进行了统计。其中,学生话语包含小组讨论和总结汇报,其他活动指看视频等不需要发言的活动。结果如表一所示:教师话语量平均占39%,学生话语平均占50%,可见优秀英语教师已经开始注意以学生为中心,在他们的英语课堂中,学生的话语量略超过教师的话语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优秀教师引导语较简洁,注重多给学生机会;另一方面,他们总是设置更多的小组活动来让学生在同伴间充分使用语言,降低他们使用目标语的焦虑,从而习得语言。

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互动的主要形式,教师通过提问来提高学生参与度,检查学生的理解力。提问类型分为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展示性问题一般用来指提问者已经知晓答案的问题。教师常用来检测对文本的理解,缺乏真实交际性。比如:

师:Have you find the answers? When did the story happen?

生:One sunny day.

但作为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在处理阅读文章时,教师采用展示性问题能帮助学生练习语言,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而参考性问题则是提问者并不知道答案的问题。1987年,有学者认为教师使用参考性问题,学生的语言输出更加贴近真实环境中的语言。本研究对4位教师的课堂提问类型和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二:这4位教师在课堂提问数量上有一定差异,但所提的参考性问题都高于展示性问题,尤其是T3,使用的参考性问题占到了65%,她的课堂充满了师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就平均数值而言,参考性问题占57%,展示性问题占43%,说明优秀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较自然,注重跟学生真实交流,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师:OK. Boys and girls, I cant wait to know your wonderful answers. Could you show me your answers? If you see such an amazing rabbit, what will you do?

生:I will run after the rabbit.

师: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生:I want to know his name.

以上课堂摘录表明:教师如果使用参考性问题,能让学生积极表达他的独特思维,如追赶兔子并且想知道兔子名字等,促进课堂语言输出。师生之间的对话也更加真实互动,有意义。在这4堂优质课中,参考性问题使用频率较高,说明优秀教师更加注重课堂交流,他们总是尽可能的创设情境,用if条件句来提问,激发学生思维,促进课堂交互,以便学生在使用语言中掌握英语。

教师交互调整方式 根据Long在1983年提出的交互修正理论,当非本族语者在与本族语的交际中,双方为交际顺利才进行相互协商,主要的交互调整方式可以归纳为:理解核实、确认核实和澄清请求。在课堂教学中,理解核实是指教师询问学生是否听懂了自己说的话,通常用“OK?”“Right?”“Clear?”“Do you understand?”等来表示。确认核实是指教师来核实自己是否正确理解了学生的意思,常用“You mean…”来表示。澄清请求是指教师要求学生进一步提供信息来帮助自己弄懂前面所说的话,通常用 “What do you mean?”“Why do you say that?”等来表示。笔者通过对课堂录像以及转写语料的分析,把课堂交互方式的次数以及比率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4位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交互调整与意义协商的策略有不同,T1的理解核实为50%,T4的理解核实为62%,均大于他们使用的确认核实比率。这可能跟他们上公开课有关,因为全英文教学,他们需要用确认核实来确保他们的语言是否被理解。而T2、T3使用的确认核实大于理解核实,分别为67%,15%。这表明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提高确认核实的比率,以便师生更有质量的继续交流。周韵在2002年指出: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里,教师使用最多的是确认核实。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很少提出澄清请求。原因可能是学生英语确实不影响教师理解,也有可能是教师为了鼓励学生说英语的信心而避免使用。数据也显示课堂交互有其特殊性,教师除了注重语言交际的真实性,也重视语言教学的教育功能性。

教师反馈方式 教师反馈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的相应评价,有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两大类。Nunan在1991年撰文指出:教师在给予积极反馈时,不仅能使学习者知道他们正确地完成了任务,同时还能通过赞扬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但消极反馈会使学生感到羞愧,失去语言学习的兴趣。笔者对4位教师使用的反馈类型和各自比例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就平均数据而言,4位教师使用的积极反馈为92%,分别为简单表扬30%,表扬加点评28%,表扬加重复35%,远远大于消极反馈(8%),并且他们在积极的使用表扬加点评和表扬加重复。重复加点评可以使学生更多地接受教师“可理解输入”;重复加表扬可以使学生的答案得到确认,有助于学生对正确答案加强记忆。这两种反馈方式不仅能增加学生信心,而且能积极扩展学生思维角度。数据也表明:4位教师都很少采用请他人回答的消极反馈,其比例仅为1%;而是使用引导加自我修正,使用频率为7%,很委婉地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答案,降低学生使用语言的焦虑感。

结束语

本研究从师生课堂的话语量、教师的课堂提问方式、师生交互调整方式以及教师的课堂反馈形式等方面,分析了江苏省2013年优质课的4位初中优秀英语教师话语,为广大一线初中英语教师提供借鉴。总体来说,这4位教师都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话语都具有较高质量,有助于师生互动。在教师提问上,优秀教师使用的参考性问题大于展示性问题,说明他们倾向于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互方式上,优秀教师理解核实和确认核实都使用得较多,课堂话语具备交际和教育双重功能。但澄清请求运用得较少。就反馈而言,优秀教师使用的积极反馈数量远远高于消极反馈,并且他们不再使用空洞的表扬,而是积极采取表扬加点评和表扬加重复的方式,创造有利于学生外语学习的机会。

当然,本研究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比如抽取的样本数量相对较小,对课堂语料的分析还停留在一个比较浅的层面。但无论如何,优秀教师的话语可为中学英语教师提供一些借鉴价值,以此推动中学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胡青球.优秀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特征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7(1).

[2]刘学惠.课堂环境下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框架与分析单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

[3]刘学惠.英语师范生课堂话语的建库、分析和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6(10).

[4]周星,周韵.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

猜你喜欢
核实优秀教师话语
画与理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阅读理解精练精析
优秀教师辞职终究是教育损失
湖南省优秀教师“三笔”书法比赛参赛作品展示(十三)
湖南省优秀教师“三笔”书法比赛参赛作品展示(三)
江西:优秀教师省内5A、4A级景区可免门票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中国2012年增速确认为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