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教学的推动方法

2016-03-02 07:05袁鹏
教育·综合视线 2016年6期
关键词:阿廖沙章节读书笔记

袁鹏

阅读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它意味着要跳出自己的局限,在其他人的故事里延伸、扩展,丰富自己的生命意义,体验今生无缘亲历的许多浪漫奇异、惊心动魄的生活;通过文本进行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在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与别人的分享中,确认同声相和,百感交集的温暖。下面,笔者以高尔基的《童年》为例,从班级教学实践层面来谈谈名著阅读推动方法。推动名著阅读是一场战役,其指导原则是:计划先行、强化指导、持续跟踪、积极反馈。根据经验,笔者制定计划分四步走,每一步都有指导跟踪和反馈。

确定阅读标准和阅读方向

2014年底,在寒假之前,笔者与学生们就设定《童年》这本书读完时应该达到的标准,特别是对活动时间节点的明确。这样就确保了在实施过程中目标一致、方向明确,所有学生都清楚了解到每个阶段各自应该做哪些工作,相互之间该怎样配合,以及阅读过程中可能要遇到的困难,如何避免发生此类问题及遇到后如何应对。最后,把这些内容形成文字方案,在班级群里发布。

假期初读:浏览为主

首先,要求学生查看目录,明确全书共有多少章,每章大概多少页;然后,估计自己每天大概能读多长时间,读多少页;最后,综合多数学生的意见,设定每天的最低限额,要求学生最好以章为单位,制作阅读时间自查表,统计假期每人每天的阅读进度。这样,既方便学生对自己阅读节奏的控制,也便于返校时,老师对阅读任务的监控,阅读效果把握。同时,发动家长在假期里跟踪监督进度和阅读效果,确保名著阅读的质量,不止于流于形式。

开读之前,结合初一上学期专题讲座《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所得,一起复习读书的众多方法,如精彩和重点部分精读、其他内容略读等。同时提出了三个“强调”:强调闹中取静,强调独有所见,强调心到收到。教师的指导集中在《童年》的导读、介绍作者情况和书的影响上。根据《童年》一书的特点,笔者的跟踪形式和反馈主要是对读书笔记的检查。假期读书笔记的类型包括:知识表格、故事梗概、摘抄片段、读后感。一章一得,每篇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

开学审读:分组承包,阅读展示

根据《童年》的行文脉络和故事场景转换的节奏,可把全书13个章节分为3个模块:①第一章,是写去外祖父家的原因和经过;②第二章至第七章,写外祖父和孩子分家前老房子发生的故事;③第八章至第十三章,写阿廖沙在外祖父新买的房子里发生的故事。其中,第二、三模块可根据阿廖沙的经历再细分为“小茨冈专题”“不同的上帝专题”“染坊失火专题”“好事情专题”“三个小伙伴专题”等8个专题。在对学生假期名著阅读完成质量检测和《童年》知识点考核成绩评定的情况下,把全班分为8个小组,然后抽签决定承包的专题,同时组织学生创建展示流程和设计评价标准。

分组承包任务完后,大约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这一时期,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审读所负责的专题,全面概括,细节研读,集小组之力钻研专题,补充扩充相关的课外阅读,准备展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学生创制阅读展示流程和评价标准,并让所有同学明白评价标准的使用方法,确保流程顺畅,程序公平,评价合理。

从2015年4月中旬开始阅读展示,然后小组互评,提出修改意见;由于各有不同的思考和不同的观点,笔者为学生们创设了小辩论的机会,激发了大家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课下复习阅读,进而深刻体会文本内涵。老师的引导和总评,主要话题集中在小组活动中优缺点、提出活动改善的方向上,不做总结性的概述,而做有深度问题的提出者、对权威观点的怀疑者。

重点研读,考核阅读效果

进入2015年5月中下旬,迫于期末考试的临近,我们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对历年中考试卷中对《童年》考核的形式和范围的研究,提出了重点章节重点研修、考核形式多样化,确保人人有发展。因为课内的名著常常会面临考试的检验,所以,笔者鼓励学生自己参考设计题目,然后招标高质量的内容重组,把学生的名字备注在被征用的题后面。这样,他们会更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名著,也能够减少对名著阅读的抵触心理。面向个体的方法:鼓励擅长朗读的学生,以微信的形式发送语音;鼓励擅长画画的学生,给重点章节配系列插图;擅长写作的学生,可以就重点章节创作剧本、影视脚本等,并第一时间反馈给大家。面向群体的方法:办专题的手抄报,如“我与阿廖沙对话”“初到祖父家的阿廖沙”“我眼中的小茨冈”“眼中的上帝”等专题;写读后感;写作竞赛;片段剧表演;经典故事情节演讲等。

此外,利用初中生普遍勃发的个体意识,尤其是在意其他学生的评价这一心理特点,开展了“每周新知,与你分享”活动,不仅可以强化展示同学的阅读兴趣,提升其自信心,而且还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好奇心,引领他们在书籍中探宝。同时,笔者通过审阅学生的读书笔记,把学生的佳作推上班级博客、校刊、校报以及班级外墙展示等,督促、检查学生的阅读。这样,一批批高质量的读书笔记,一张张设计精美的思维导图,一次次意气风发的精彩演讲,让教师们坚信:给了学生机会,他们反馈就可能是奇迹。

语文教师之所以如此努力地推动名著阅读,是因为坚信阅读的力量,相信任何劝导规训的金玉良言“都比不上他自己翻开书页,亲身体验书中奇妙而广博的世界”。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金州新区红星海学校)

猜你喜欢
阿廖沙章节读书笔记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高尔基的童年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父亲的群星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四招”记好读书笔记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利用“骨架突破法”,提高复习效率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烃》一章中的实验考点大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