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我这世的“活拐”,我做你此生的依靠

2016-03-02 16:11
东方女性 2016年2期
关键词:残疾人研究院海南

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贝多芬

故事简介:在海南残友信息技术研究院,这个由残疾大学生为主体的科研机构,生活着一群充满活力的特殊人才,他们不断创造着奇迹——被国务院残工委授予“残疾人之家”荣誉称号;被媒体誉为“海南最美残疾人群体”;当选“2014感动海南十大年度人物”……

这个成立只有短短四年的研究院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和赞誉,其成就离不开团队的核心领军人物之一——海南残友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海南残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进。他在计算机面前是一个巨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却是一名需在妻子搀扶下才能勉强跨越门槛的“渐冻人”。 这个充满奇迹的家庭温馨幸福,时时传出欢快的笑声。

父母不离不弃 兄弟艰苦求学

在湖北黄冈,石进和石腾两兄弟的先后降生,给这个家庭带来无限喜悦。热情好学,成绩优异的他们就是旁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每每提及,邻人对他们永远都是赞不绝口。

无奈好景不长,兄弟俩先后被查出患有“渐冻症”,医生无奈地告知石进的父母,这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发的疾病,世界上的五大绝症之一,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抑制住这种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医生甚至断言,他们的儿子,注定活不过二十岁。

一夜间,石进的父母白发丛生,邻人甚至不敢相信,好端端的一个家庭会突遭如此变故。这个原本弥漫着欢声笑语的家庭,从此踏上了一条千里寻医的艰苦之路。

“我不知道父母在那段时期是怎样熬过来的,无论旁人怎么说,他们都一直没有放弃,带着我们跑遍了几乎所有发达城市的大型医院,看了许多医生,可是最后每一个医生都拿着诊疗单,对着我的父母摇摇头,说着令人心碎的话……即便是这样,我的父母还是紧紧握住我们的手,鼓励着我,不离不弃。”石进抿着嘴,倔强的眼神闪着泪光。

最终,父母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欠下一大堆外债。看着儿子反复治疗,症状不但没有丝毫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时,母亲眼里噙满了泪。石进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生活对他来说已经失去了阳光,为了治他的病,整个家庭已经被拖垮。有的时候,母亲偶然打听到一个偏方,买来了奇苦无比的中药熬给他喝,石进明知道这药对他的病毫无作用,还是忍着强咽了下去。“我喝这些没用的药,也就是为了让父母心里好过一点。”就像是救命稻草,明知道没用,还是抓着不放。

尽管兄弟俩一直遭受着病痛的折磨,但是他们并没有丧失掉对生活、对未来的信心,反而付出比常人多百倍的努力。

湖北的冬天阴冷无比,他们常常忍着双腿的刺痛,异常艰难地迈出每一步。握着笔的手,常常因为“有心无力”,不得不花费比旁人多好几倍的时间,完成繁重的学业。

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兄弟两人凭着顽强的毅力,先后考上了中国地质大学这所全国重点名校。

是什么支撑着他们这么辛苦的一路走来?兄弟两人说:“是父母的不离不弃,是父母的爱”。父母为他们受了太多的苦,他们发誓要让自己成材,成为父母的骄傲。

兄弟结缘残友 共同扶残助残

2010年,石进辗转到了海南,和其他几位同事共同创立了海南残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海南残友信息技术研究院。因为石进的突出业绩和杰出表现,他被任命为副总经理和副院长。

2011年,弟弟石腾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跟随哥哥的脚步,来到了海南残友。拥有杰出技术的兄弟俩,携手并肩,和他们的团队开始了漫长的扶残助残之路。

2011年12月26日,海南残友信息技术研究院的第一期培训班开班。首期培训班就迎来了四十多位残友。

那个时候因为暂时没有专门的培训老师,石进和他的同事们一边工作,一边给前来学习的残友进行培训。白天的工作强度很大,许多关键技术还得石进亲自把关,而晚上为了帮助同事尽快掌握核心技术,石进常常饭都顾不上吃,加班到凌晨。周末也呆在公司,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同事们看不下去,常常劝说他回去休息,可是他总是摇摇头,笑着说:“我不累。”

日夜的辛劳,终于换来了丰厚的果实。三个月后,首期培训班,三十多个学员顺利走上了工作岗位,他们的付出得到了认可,许多残疾人也因此慕名而来。迄今为止,石进和同事们先后免费举办了10期培训班,为海南442位残疾人提供了培训服务(吃住全部免费),这些学员的就业率也达到了90%。

2013年5月份,石进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了“残友信息无障碍云服务平台”,为广大的弱势群体带来了福音,解决了残障人士的信息交流难的问题。这一款软件在2013年8月31日获得国家版权局著作权登记证书。因为这个平台,这些特殊人群通过互联网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方便、无障碍地获取信息与交流,打通了自身和健全人之间的交流通道,从而让残友们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学习。

夫妻相爱互助 共为残友奋斗

石进的妻子符南选是一位海南本地的姑娘,身体健康,善良贤惠,开朗乐观。虽然只有初中文化,可就是这位朴素的农村姑娘,在爱情的道路上却异常坚定。和丈夫石进,从相遇相知到相守,期间遇到了很多困难。一路走来,这段婚姻得之非常不易。

谈起与自己妻子小符的爱情,石进羞涩地说道:“那时候她来到研究院做义工,有一回大家一块出去玩,我的鞋带松了,她主动蹲下来帮我系。那时候就觉得很难得,这世上能有几个女孩肯为你系鞋带呢。”

就是这样一段由鞋带掀起的情缘,让两人惺惺相惜,最终走到了最后。

当初决定要嫁给石进的时候,小符的家里人极力反对。他们不愿意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患有绝症的人,怕嫁过去后半辈子生活没有保障。不过小符有自己的想法,她说:“我能不顾众人反对,坚持和我的丈夫在一起,是因为他是一个可靠的人。他宁愿自己辛苦千百倍,不愿让我受一丝委屈。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包容与关爱,对生命的顽强不屈,我愿意陪着他,不管未来如何,一生一世,不离不弃。”最后,她的这份执着最终打动了父母,与石进喜结连理。

在家里,小符一个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勤俭持家,是石进的贤内助。不仅把家里照顾得井井有条,还非常孝顺公婆。每次出门在外,都不忘给自己的公公婆婆捎上礼物。逢年过节打电话向他们问好。在研究院,除了照顾石进,小符还把患有同样疾病的小叔子也照顾得很好,院内员工对她赞赏有加。

由于病情的不断恶化,石进的四肢逐渐萎缩,走到哪里都要靠妻子的搀扶。短短的几步阶梯,对石进来说,如果没有妻子的帮扶,都将会是难以逾越的障碍。旁人看着心酸,小符却很乐观,她对石进说:“就让我做你这辈子的‘活拐,你走到哪,我就跟到哪。等你以后走不动了,我就做你的‘双脚,你要去哪,我就带你去哪。”石进听了,依偎着妻子,动情地说道:“那就让我做你此生的依靠吧。”

2015年3月,他们爱情的结晶降临,有了女儿的夫妇俩其乐融融,生活充满了阳光。

父母乐于奉献 携手服务他人

对于儿子的事业,石进的爸妈表示非常支持。

2014年1月,当儿子创办的研究院和公司决定一次性捐给残疾人基金会400万元时,他们表示:“残疾人生活不容易,大家应该相互帮助,共同解决弱势群体的困难。”当询问到儿子儿媳的日常表现时,他们连连点头,说他们感到很自豪,尤其是有一个这么孝顺贤惠,通情达理的好儿媳,儿子能找到这么好的一个妻子,是他这辈子最大的福分。他们的能力有限,年纪也越来越大了,只希望儿子儿媳能够把事业发展得更好,帮助到更多的人。

为了更好的发展残友事业,石进还把父母从老家接到公司来。石进说:“公司的员工基本上都是残疾人,行动不方便,把父母接来可以为公司员工提供免费的后勤保障。”石进的父母非常乐意在公司帮忙,他们说:“公司的那些残疾人员工,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

家和万事兴,这是一个让人敬仰的家,他们用自己的切身行动展现着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不屈不挠,永不服输,自主自立;宣扬着中国家庭和睦,奉献友爱,乐于助人,勤俭节约,服务社会的精神。他们用博爱照亮人间,用真情传递温暖,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最美家庭”。(海南省妇联供稿)

猜你喜欢
残疾人研究院海南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捣乱!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